同樣是打仗,有拿闆磚互掄的,也有朝對方臉上噴唾沫星子的,更有千軍萬馬奔騰如飛,殺個天昏地暗的。古往今來,中西各國,方式規模不一而足。
偏偏我們的古人極有文化,把不同形式的打仗都用特定的字詞規範了。如果是明白人,一看就知道什麼是以大壓小,什麼是仗勢欺人。也能通過這字詞立刻分辨出哪方是保家衛國的正義之師,哪方又是欺壓良善的蝦兵蟹将。
所以,要讀古文時留意這些關于描述打仗了字和詞,對我們整體理解和掌握文章很有意義。下面就來說說這些字詞的不同之處。
淩,現在的欺淩,霸淩差不多,都是表達侵犯的意思。如"淩餘陣兮",就是說敵人侵犯了我們,可能是邊境,也可能是首都。對表述方來說,敵人是主動攻擊,己方是被攻擊者。
攻,進攻。如"秦急攻趙都邯鄲",秦軍猛烈地攻擊趙國首都邯鄲。這種描述,隻表示狀态,并沒有褒貶之意。
征,正義或尊貴者攻打無道或低下,才能叫征。比如說曹操"挾天子以征四方",惟有挾了天子,才能明正言順地大殺四方,也才能用征字。
伐,不同于征,伐無所謂上下尊卑,也不論有道無道。所以伐簡單粗暴,随便找個什麼借口,幹就完了。如"楚伐随,随曰無罪,楚曰,我蠻夷也"。楚國收拾随國,随國說你憑什麼打我,楚國傲驕地說,我是流氓我怕誰。多豪橫。
侵,比伐更野蠻。伐要正式宣戰,還得有個借口。侵,就是不宣而戰,打你沒商量。如"齊侯侵蔡,陳”,齊國收拾陳國蔡國等小國,就是這麼直接撲過去的。
襲,就是偷襲。如“楚人夜襲宋",就是那個我是流氓我怕誰的楚人,半夜偷襲人家宋國。屬于不講理,卻講戰術的秘密行動。
得,打仗還能打出花樣來,你們也太有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