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國際學術研讨會?今年是明代常州理學家、文學家、藏書家薛應旂誕辰520周年18日,常州市吳文化研究會發起,常州大學鄉賢研究所、常州市圖書館共同舉辦方山論壇我市多位文史專家、高校研究學者以及常州市地方志辦公室負責人彙聚一堂,圍繞薛應旂的教育講學、為文著述、為學為人等方面開展研讨,紀念常州學界一代宗師,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清代國際學術研讨會?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清代國際學術研讨會
今年是明代常州理學家、文學家、藏書家薛應旂誕辰520周年。18日,常州市吳文化研究會發起,常州大學鄉賢研究所、常州市圖書館共同舉辦方山論壇。我市多位文史專家、高校研究學者以及常州市地方志辦公室負責人彙聚一堂,圍繞薛應旂的教育講學、為文著述、為學為人等方面開展研讨,紀念常州學界一代宗師。
薛應旂(1500—1572),字仲常,号方山,今武進區橫林鎮餘巷村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進士,曾任慈溪知縣、南京考功郎中。他不畏強權,不随俗流,因對嚴嵩不滿,被貶為建昌通判、浙江提學副使;歸居後,專事著述。他與王鏊、唐荊川齊名,是常州學術的旗手,“東林八君子”中的薛敷教、顧憲成、顧允成是其門生。他由此奠定了“理學名教”的地位。
常州市吳文化研究會會長、文史專家薛煥炳告訴記者,薛應旂、唐荊川在文壇、政壇享有聲譽,被稱為“二賢”。明清時期,人們曾在常州東門外文成裡(壩)建二賢祠,崇祀薛應旂、唐荊川。
常州大學中文系主任、常州大學鄉賢文化研究所所長付用現說,在常州推進曆史文化名城建設,推進老城廂複興發展工作之際,對常州曆史文化名人的挖掘和整理也進入非常重要的時期。研究薛應旂,傳承其文化精神,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論壇上,常州市吳文化研究會向常州市圖書館、常州方志館捐贈了《薛應旂年譜》。(劉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