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熟悉的曲子,聽5秒就讓人有淚奔的沖動。
這是2015年荷蘭“Viva古典音樂現場”(Viva Classic Live)的交響樂表演。
99年出生的帥小夥,青年法國号演奏家Camiel Lemmens,吹奏起電影《泰坦尼克号》插曲《我心永恒》(My Heart Will Go On)的主旋律。
這首曲子再熟悉不過了,當悠揚的愛爾蘭錫哨笛響起,再次被旋律感動哭。
整場演奏都在緻敬創作這首曲子的美國電影配樂大師——詹姆斯·霍納(James Horner)。
就在這場音樂會演奏的三個月前,霍納的私人飛機在洛杉矶國家森林南部墜毀,他在事故中不幸遇難,享年61歲。
詹姆斯·霍納曾獲得6次格萊美獎,《勇敢的心》、《美麗心靈》、《阿凡達》、《燃情歲月》、《超凡蜘蛛俠》、《勇敢者的遊戲》,還有馮紹峰主演的電影《狼圖騰》…
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這些經典電影的配樂都是出自詹姆斯·霍納之手。
雖然是三年前的視頻,但可以看出,台上台下每個人專注的神情,都是對大師的懷念,有人投來最敬重的目光,有人閉着眼睛傾聽感受。
不隻是現場觀衆,網友也被這首20年的經典旋律感動——
@Y一起來蹦迪Weee:第一次聽,法國号,很美啊啊啊!
@Y撩音樂:雞皮疙瘩一地……
@Y鬼形禮的微博:小時候我覺得這首歌的前奏是全世界最動人的旋律,甚至直到現在我依然能記住全部歌詞。
原來法國号,也是大家常說的圓号,這麼好聽。
《我心永恒》創作背後的故事,其實并不順利。
1997年,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邀請詹姆斯·霍納為《泰坦尼克号》的原聲帶專輯作曲,兩個人在10年前的電影《異形2》中合作過,但那次合作後他們關系惡化,霍納甚至說要跟卡梅隆絕交。
雖然友誼的小船翻了,但卡梅隆一直很欣賞·霍納在《勇敢的心》中的作曲,霍納也覺得《泰坦尼克号》這部電影很有商業潛力,兩人就再度合作了。
歌詞差點被導演斃了。
後來抒情作家韋爾·傑甯斯(Will Jennings)為歌曲填詞,歌詞的創作靈感從“回顧曾經愛情故事的那位百歲老奶奶”的角度來寫的。
最初卡梅隆不想要這樣的歌詞,但傑甯斯堅決表示,無論如何也要這樣寫。
▼
席琳·迪翁差點錯過成為原唱。
卡梅隆在《泰坦尼克号》未上映前,不允許電影出現任何的歌曲,所以霍納和傑甯斯隻能秘密的創作,他們當時邀請了席琳·迪翁錄唱,但被她拒絕了。
因為她剛演唱過《美女與野獸》的同名主題曲,現在又有一部電影主題曲請她錄唱,她内心很不願意。
後來,席琳的丈夫,也是她的經紀人說服了她,為曲子錄制一個唱片樣本。據說電影主題曲用的就是她第一次唱的錄音demo。
2017年,席琳·迪翁再次唱響這首永恒的經典
等到電影出現在觀衆面前之後,《泰坦尼克号》讓霍納聲名鵲起,一舉摘得第70屆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和第55屆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獎。
《我心永恒》登上了18個國家的音樂排行榜第一名,還囊括了第41屆格萊美年度歌曲、年度錄音、最佳流行女歌手等四項大獎。
席琳·迪翁也從此穩坐最受歡迎,殿堂女神級歌手。
詹姆斯·霍納配樂的電影原聲帶,成為了史上最暢銷的電影歌曲專輯,全球銷售超過2700萬張,創下銷量傳奇。
每次聽《泰坦尼克号》主題曲的旋律,都有一種莫名的感動。也許是電影裡悲壯的情結,也許是音樂本身的力量感染。
就像網友評論的那樣——
“歌單裡一直有一首James Horner的My Heart Will Go On,那是我最喜歡的,也是最獨特的交響樂版,每次圓号一起,仿佛看到了泰坦尼克号逐漸沉沒…”
電影裡,100歲的Rose躺在床上安靜睡去。床頭是一張張照片——在非洲騎大象,和飛機合影,去夏威夷沖浪,與孩子們拍全家福...
這是她生命中沒有Jack的時光,但卻是Jack在即将沉入海底前,托付Rose的話,她用一生做到了。
電影外,配樂大師霍納與世長辭,留下他所有令人難忘的音樂,一往而深。
點擊關注
了解更多音樂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