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記》所描繪的生活更多代表了一種對于沒有利益、競争的純粹友誼和感情的向往。
特約撰稿/王思琪
小嘉是國内一名剛剛完成“大學初體驗”的大一學生。當美劇《老友記》于2004年收官時,她隻有兩歲。
上小學時,家裡長輩給她推薦過這部劇,但當時覺得“劇名聽起來太過俗套”,小嘉拒絕了這一推薦。直到後來,因為其觀看的其他美劇常常會向《老友記》緻敬,小嘉才決定看看這部此前被她嫌棄的美劇到底是“何方神聖”。而後,她沉浸于其中不能自拔。
今年,暌違觀衆17年的主演們再度回到片場,回首過去點滴,講述幕後不為人知的故事。這部《老友記:重聚特輯》于5月27日剛剛上線,便以情懷殺沖上了中國的微博熱搜。
于小嘉而言,隻有19歲的她甚至還未踏入劇中所講述的人生階段,但她依然早早關注了預告片,并為這次間隔了幾乎和她年齡相仿時間的重聚而倍感興奮。
始于學英語,逐漸被情節吸引
“00後”的中國年輕人之所以開始看《老友記》,都在向一個焦點靠近:學英語。
将于今年9月入讀芝加哥大學的陳安,初中時第一次接觸到《老友記》。“當時是為了提高英語水平。”她說,“(《老友記》讓我)學到一些很本土的用詞,比如Ross和Rachel吵架時會說‘this ship has sailed’。”
小嘉說,她初一時問英語老師如何提高英語成績的時候,同樣被推薦觀看《老友記》。
作為1990年代末、2000年代初的情景喜劇,《老友記》吸納了當時的大量俚語、習語、日常用語等等。例如“cool as ice”形容某人在高壓下還能氣定神閑,“come out of your shell”則是讓某人不要悶在自己的世界,而要走出去社交。中國的一些英語付費網站甚至由此應運而生,不少人通過看《老友記》去學習美式英語發音和美國人的交流方式。
“小學的時候,我爸為了讓我學英語,在硬盤裡下了全十季的資源,甚至還有劇本。”在美國某所女子私立大學就讀的大一新生曉曉告訴《鳳凰周刊》。如今她已經因為疫情在國内上了近一年的網課。
不過,以“學習”名号觀看不過是個由頭,很多人立刻被它的内容深深吸引了。“故事才是吸引我看下去的原因”,小嘉說,“它呈現了我心中朋友之間該有的樣子。”
在申請大學時倍感焦慮的陳安正是通過重刷《老友記》來緩解壓力、放松心情的:“(我會)覺得他們都是我的朋友,給我帶來了太多歡樂。”
《老友記》制片人獨到的選角和演員的演技讓六位生活在紐約的夥伴不再是虛構人物,而是觀衆身邊的“朋友”。
詹妮弗·安妮絲頓(Rachel的飾演者)和大衛·史威默(Ross的飾演者)把兩人之間的感情糾葛演得極具張力,馬修·派瑞(Chandler的飾演者)完美把控了Chandler說話時的幽默和諷刺。就連非主演——例如Gunther和Janice的選角,也完美貼合了角色。
“每個角色都非常到位,所有情感也抒發得很好,這是為什麼(《老友記》)能打動我的原因。”自初中起就赴美留學、今年秋季即将入讀哥倫比亞大學的中國留學生李榮如此說道。
“有些事情很不起眼,卻非常真實。例如Monica和Ross之間的兄妹情,他們會互相向爹媽告密,甚至争搶家族的‘Geller Cup’(蓋勒杯)。”身為非獨生子女的曉曉告訴《鳳凰周刊》,她一開始是被情節所吸引,但通過多次刷劇,發現最令她着迷的是劇中那些生活瑣碎。
從中收獲成長,産生跨時代共鳴在多數觀衆心中,《老友記》給他們展示了最完美的友誼該有的樣子。例如Monica和Chandler的房子裡,永遠會給Joey留一間房。這點也讓中國年輕人心有戚戚。
“《老友記》所描繪的生活更多代表了一種對于沒有利益、競争的純粹友誼和感情的向往。”陳安說,“我覺得在現代社會,這是一種很難得的友情。”
小嘉也提到,這是她所向往的友誼。“這部劇讓我看到,朋友還可以是這個樣子的:需要的時候相互扶持,邁向下一階段後,在不同地方成為彼此的後盾。”
對于曉曉來說,雖然很多情節與她的生活并不相關,《老友記》卻讓她對以後的生活産生了憧憬。“希望長大之後我也會有這樣一群朋友,也會遇到合适的愛情。”
處于成長中的“00後”們,也從《老友記》裡收獲了成長。
“從小我也像其他人一樣,被教育要考個好大學,學個好找工作的專業,然後找個朝九晚五的工作,升職加薪、結婚生子。好像人生就這一條道路。”李榮說,《老友記》讓自己的思想更開放,看到了人生裡新的可能性,并且消解了一些刻闆印象,例如:自由職業者就是不務正業,學冷門專業就是自毀前程,沒有升職加薪就是不成功。
《老友記》挑戰了傳統理念,“(劇中人物)幫助彼此成長的過程讓我看到了成長的另一種可能。”李榮說。
“一開始看到Rachel要剪她爸爸給她的信用卡時,我還覺得挺可惜的,幹嗎要這樣。”小嘉說,“但後來,我很支持她的做法,明白了獨立的重要性。”
随着深入刷劇,小嘉逐漸被《老友記》中大家的生活方式所吸引,在六個主角身上看到了六種不同的生活可能性,也看清了何為“為自己而活”。此外,《老友記》還告訴她,朋友之間互相包容的重要性,“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需要彼此磨合”。
《老友記》情景喜劇的形式也吸引了不少“00後”的注意。因為觀看《老友記》,陳安對喜劇類表演産生了興趣,并開始關注其他的喜劇表演形式,例如脫口秀、素描喜劇等等。“未來,我也想在大學裡系統地學習喜劇和話劇。”
《老友記》裡人物的性格非常鮮明,和觀衆有不分年齡、跨時代的共鳴。“書呆子”Ross對“校花”Rachel的迷戀,Chandler的冷幽默和諷刺,或是“工作狂”Monica,他們身上的某一特質總會和你産生共鳴。
名為“rsvptorachael”的推特用戶是一名美國高中老師,她的兩個學生在畢業年鑒(類似畢業紀念冊)中使用了《老友記》中主角之一Joey的台詞作為留言。“這個劇大概是15年前播出的,這些孩子可能連旋轉式撥号電話機都不知道是什麼,但Joey是不受時間影響的,懂了。”
被質疑“忽視有色人種”和“恐同”近年來興起的“懷舊熱潮”,讓一些“00後”有意識地去探索上一代的事物。無論是老式照相機、唱片機,還是時尚、音樂,又或是某種生活方式,《老友記》濃縮了上一代人生活的點點滴滴。
“我了解到了那個年代美國人的一些生活習慣,比如打桌上足球,感恩節看遊行,聖誕節互送禮物,過新年也要辦派對,等等。”陳安回憶說。在當下快節奏的社會中,她認為很難再找到這樣一群朋友,并和他們過上《老友記》裡的那種生活。
時隔17年,《老友記:重聚特輯》再次搭建了當年的拍攝場景,講述了這部劇的幕後故事。這次重聚的地點,除了攝影棚,還有片頭的噴水池。在這些勾起影迷回憶的地方,他們談笑風生。
執行制作人凱文·布萊特和兩位創作者以及主演們一起回顧了《老友記》從選角、試播、爆火到謝幕的經曆,講述了他們的心路曆程和生活中翻天覆地的變化。創作者瑪塔·考夫曼和大衛·克雷恩從二十幾歲就住在紐約,有緊密的好友圈。兩人從真實生活中汲取靈感,一起創作了這部劇。拍攝時的記錄影片和花絮讓觀衆看到,主演們在真實生活中也成為了彼此的家人。
“看這個特輯讓我對《老友記》有了更多的親切感。”小嘉說,特輯科普了17年前情景劇的拍攝環境以及方法,讓《老友記》不再是一個陌生的、年代久遠的喜劇。“讓我了解到一部成功的電視劇是怎麼制作的,很有教育意義。”
李榮則覺得,攝制組選擇以這種科普性的方式呈現重聚,而不是讓六位主演重新再演一集,是一種尊重《老友記》的方式。如麗莎·庫卓(Phoebe的飾演者)在特輯裡所說,想要有一集新的《老友記》,就會破壞17年前最後一集中的圓滿結局。而六位演員以《老友記》主演的身份齊聚一堂,也将會是最後一次。
伴随着時代的變化,也讓外界重新審視原劇中呈現的某些價值觀。李榮告訴《鳳凰周刊》,“很多批評聲音說,《老友記》中涉嫌恐同性戀和恐跨性别者,以及沒有足夠的少數族裔來參演。雖然我本人不完全贊同,但确實,裡面的一些玩笑現在肯定不能再開了。”
在《洛杉矶時報》5月27日的一篇評論中,黑人作者格雷格·布拉克斯頓認為,《老友記:重聚特輯》再次躲避了對于該劇忽視有色人種行為的回應。劇中隻有很少的非白人演員及群衆演員。2003年,黑人演員愛莎·泰勒在劇中飾演Ross的女友,卻在九集之後就消失了。而根據泰勒的描述,她所飾演的角色在劇本裡本就不是有色人種。
針對外界的批評,《老友記》創作者之一瑪塔·考夫曼不為所動。雖然去年她在一個名為“ATX Television Festival”的線上研讨會中承認,自己沒有努力在《老友記》中推動種族多樣性,并表明如果當時有現在的心境,會作出不同的決定,不過在此次重聚特輯中,考夫曼并沒有對當年劇集編寫、選角,以及制作中對種族多樣性的忽視而做出任何解釋。
格雷格·布拉克斯頓認為,如此推崇《老友記:重聚特輯》——一個對于把紐約描繪成單一人種城市的情景喜劇——的紀念,是不合适的,尤其是在弗洛伊德事件和它所引發的“黑人的命也是命”(BLM)的抗議遊行後。
“這種純粹的快樂是沒有代溝的”雖說受到争議,《老友記》至今依然吸引着觀衆。
根據《今日美國》今年3月的一篇報道,盡管2020年的電視喜劇總收視率下降了9%,但早就消失在電視上的經典喜劇的觀衆數量大幅增長。這其中,《老友記》成為2020年廣播或有線電視播放量最高的喜劇,共達到967億分鐘的觀看時間,比2019年增加了30%。
因為疫情,陳安回國後需要隔離,看《老友記》成了此間放松心情的方法。李榮說,隔離期間,他在一周之内就刷完一遍《老友記》,之後又反複看了好幾遍。每天上完枯燥的網課,他也會靠看《老友記》來舒緩身心。
“疫情讓很多人有了大把時間,《老友記》也因此收獲了新觀衆,現在發行重聚特輯是個很好的時機。”李榮說。
“對于留學生來說,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邊,朋友就是家人。”李榮說,《老友記》确确實實讓他更在乎身邊的朋友。他還因此而思考自己是否在朋友需要的時候成為了他們的後盾,也想與朋友建立可以彼此依靠的關系。
陳安也變得更加珍惜身邊純粹的友誼,“(《老友記》)讓我懂得付出,用真心對待别人。”推特上名為“elhamkhalkhali”的一位阿拉伯女生寫道,《老友記》不僅是一個劇集,更是她的家人。
小嘉覺得,不同年齡段的人看《老友記》會有不同收獲。小孩子可能會發現友誼新的樣子,剛畢業的學生可能會向往這樣的生活,而年長的人則會懷念年輕時的友情。“畢竟,大家都需要朋友。”
《老友記》中的很多主題,例如友情、陪伴,都是永恒的話題。“可能這種純粹的快樂是沒有代溝的吧。”陳安說,“覺得生活苦悶、孤獨的時候,隻要看他們開心地聊一會兒天,心情就會好很多。”
曉曉看了太多遍《老友記》,已經到了能幫演員接台詞的地步,重聚特輯讓她這個年輕的“老粉”熱淚盈眶。主演們在特輯裡的默契,仿佛這次相聚根本沒有間隔17年。
“角色似乎已經是這些演員們生命中的一部分。”曉曉說,“這部電視劇,這六個人或是裡面的很多角色,也成為我人生中一段不可磨滅的回憶。”
(文中受訪對象均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