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文章之前,讓我們來了解下天際線的含義。
天際線又稱城市輪廓或全景,是由城市中的高樓大廈構成的整體結構,或由許多摩天大廈構成的局部景觀。
天際線亦被作為城市整體結構的人為天際。在許多大都會, 摩天大廈在其天際線上都扮演着一個重要角色。而其中包括海港的天際線可說是最完美的。
1
國内城市,近年來皆重視打造自己的天際線景觀。
除北上廣深這些老牌一線城市外,武漢,南昌,合肥,長沙,沈陽這些省會城市也開始發力,着力營造都市奇景,以提升區域競争力,籍此樹立良好形象。
上海黃浦江天際線
廣州珠江天際線
長沙湘江天際線
綜上所述,我們一般意義理解上的天際線,好比将城市視為一個人的肌膚,天際線則是服飾包裝,因而,在天際線的定義裡,格外地賦予了美學的最大化内涵。
上述城市中(北京除外),共同特征是擁有水岸線作為依托。諸如香港的中環(維多利亞港),廣州的珠江新城(珠江),上海的浦東新區群像(黃浦江),沈陽的沈北新區CBD(渾河),無一不是憑借寬闊的水景拉開人們視線,從而展現出高低起伏,錯落有緻的天際線景觀。
白河作為南陽的城市名片之一,寬闊平靜的水面給予了承載城市封面的可能,若輔以壯觀的天際線加持,美麗的白河兩岸定能展現出迷人畫卷,傾倒衆生。
有專家認為,如果說一個美麗的鄉村要讓人“記得住鄉愁”,那麼一座美麗的城市則要讓人“望得見天際線”。
說到底,城市之美,不僅應該表現在近處,更應該表現在遠處。
在城市之中極目遠眺,透過一些高低結合、疏密得當、錯落有緻的古今建築,看到近處的湖光水色、遠處的山脊輪廓,以及更遠處的日月星辰,能夠随時感受到一種人與自然、曆史與現代渾然一體的融合,享受到恬淡、閑适之美。
這樣的天際線,美在眼中,醉在心上。
2
理想固然豐滿,可是,現實竟如此骨感......
從上圖(白河北岸)我們可以看出,南陽的天際線真是不堪恭維。
具體為:
1、靠近水岸的核心區,幾乎都是公共綠化和低矮房屋。缺少地标建築。
2、遠處的高層建築無梯度變化,高度趨同無落差,不注重建築高差之比。
3、缺乏市政公共建築和制高點。也就失去了"觀光客廳"和"極目遠眺"的場所。
4、樓宇立面粗糙,造型呆闆,用色單一,以緻于形象大打折扣。
當然,這隻是城區一角,但足以反映出南陽當前城市規劃方面的欠缺。
縱觀南陽城區,這個現象尤為突出。
無論是濱河路還是白河大道,這兩條沿河的主幹道,建築上的集體失分,是不争之現實。
像這樣一線水景的稀缺地段,理應是寫字樓,酒店,規劃展示館,商業綜合體甚至銀行總部“扭身亮相”的舞台。如今這般零散分離,也就無“河岸線”标志景觀可言了。
同理,白河南岸亦然。
鴿子樓密布,城中村充斥,沿河邊好不容易有些建築進入視野,卻是清一色之住宅樓,如火柴盒般孤零零的“黯然神傷”。南陽現代化的都市氣息驟然消散!
光武大橋東三館一院附近,是目前南陽較具“規劃意識”的地段。除了圍繞市民活動的公共建築群,還有油田總部大廈,金融街的寫字樓也已昂首矗立。
隻是苦于南陽機場的“限高”制約,唯有束手束腳,縮頭縮腦,尴尬的望着對岸,似乎有苦難言。
3
凸顯天際線,并不是一味的盲目興建高樓大廈,而是科學設計,合理布局,功能分區。甚至于懂得取舍及退讓。
這點很多城市的規劃都有嚴格的說明。省會鄭州,在這方面就有欠缺。因此在入選國家中心城市後,加強了這方面的規劃引導,意欲改變“四平八穩”的“平頭鄭”形象。
說了這麼多,可能很多會講,南陽隻是三四線城市,和同類型同規模的地區比起來,南陽還是不錯的。言語中透出“不服”。
"你列舉的要麼是超一線,要麼是強省會,這沒有可比性″。
那我們就舉例說明。看下圖。
鶴壁淇河天際線
鶴壁是小城吧,但是淇河邊的規劃卻很有自己的特色。沿河岸的建築式樣豐富,身姿各異,且具一定質感。可貴之處在于串聯起文化設施與公共建築,并将粗陋樓宇排除在外,做到了聚焦效應。
反觀南陽?一種莫名的失落,随即湧上心頭。以我們大多數人的想象,南陽整體實力比其強不少啊!
扼腕歎息之餘,亦不甘心。
有人曾經說過:建築是凝固的樂章。作為城市的規劃建設者,唯有具備良好的審美水準,拓寬視野格局,這樣,彈奏出的樂章才更動聽 。
積極謀劃打造南陽的城市天際線,并不僅僅是為了展現宏偉挺拔的身姿,也飽含着民衆期盼發展的樸素之情,更多的是對城建品質的追求及堅守!
南陽白河的壯美水景下,理應呈現更多有品質的建築與之輝映,湧現更多有情懷的人為之發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