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是繼張骞之後,又一個從長安出使西域的漢人,他被匈奴單于流放到北海(今貝加爾湖),獨自放牧整整十九年。在這漫長的十九年裡,蘇武是如何度過的呢?關注我,一起走近蘇武,探尋曆史背後的故事。
蘇武是陝西西安人,西漢武帝時期的大臣,天漢元年,蘇武被封為中郎将,授旌節出使匈奴。
蘇武此次之行有兩個任務,一是将匈奴的使者送回匈奴,原因是匈奴單于為了向漢朝示好,将漢朝的使者放回,作為回禮,漢武帝将匈奴的使者送回國。
二是給匈奴單于送份厚禮,漢朝和匈奴關系逐漸趨于緩和,漢武帝為增進兩國關系,給匈奴單于送去豐厚的禮物。
就這樣,孫武率領一百多位随從,日以繼夜地艱難跋涉,終于到達了匈奴領地。匈奴單于見到漢使臣送來的禮物很高興,熱情地款待了他們。
按理說,蘇武順利完成了使者的任務,可以回國複命了。但就在他們準備返程時,匈奴發生了一起謀反事件。
匈奴昆邪王的外甥缑王和虞常準備綁架匈奴單于的母親阏氏,然後投奔漢朝。這件事在密謀時期,蘇武的副使張勝知道,但沒有告訴蘇武。誰知道謀反事情敗露,缑王兵敗被殺。
匈奴單于認為漢朝先違反兩國交好的約定,對漢朝使者進行了扣留,并要求蘇武一行人全部歸順匈奴,遭到蘇武的斷然拒絕。
匈奴單于便利誘蘇武,隻要他肯投降,就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和高官厚祿,但蘇武決心不變。
匈奴單于惱羞成怒,将蘇武關進地窖内,不給吃喝,妄圖磨滅他的意志。但讓匈奴單于沒想到的是,蘇武在地窖内,餓了吃身上的羊皮襖和氈毛,渴了就抓把雪啃食。
蘇武被關在地窖裡,許多天依舊不死。匈奴人覺得他很神奇,認為蘇武一定有神靈保佑,又敬重他的節操,便不再逼迫他投降。但也不放他回漢朝,而是将他流放到了北海,一個渺無人迹的地方,讓他為匈奴人放羊。
蘇武被流放到北海放羊,臨行前,匈奴單于對他說:“隻要你能讓羊産下羊羔,我就放你回歸大漢。”這個許諾多少給蘇武留下一線回歸的希望,但匈奴給蘇武的羊全是公羊。很顯然,匈奴單于根本不想釋放蘇武。
在北海放牧的蘇武每天把旌節緊緊抱在懷中,無論放羊,還是吃飯睡覺,都不曾離手。旌節上裝飾的牦牛毛都掉光了,僅剩一根竹竿,蘇武依舊視它如生命。
對蘇武來說,旌節代表着大漢的憑信,寄托着他對漢朝和親人的思念。也許就是這根旌節的支撐,蘇武才度過孤獨而艱苦的每一天。
蘇武剛到北海時過着很原始的生活,沒有食物供給,一切全靠自力更生。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求生存,蘇武隻能依靠獵捕一些小動物和野菜充饑。後來,他學會了織網捕魚,利用北海的天然優勢做到了自給自足,解決了溫飽問題。
蘇武在北海牧羊期間,曾經娶過一位當地女子為妻,但史料上很難查閱到此女子的信息。有學者推測,蘇武的妻子應該是匈奴人的賞賜,身份和地位都不會很高。她和蘇武一起在北海放羊,并生下一個混血的兒子叫蘇通國。
蘇武和他的妻子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艱難生活,他執着地盼望着回歸大漢的那一天。
轉眼19年過去,從漢朝出發時蘇武40歲,如今成了白發蒼蒼的老者。當初流放他的匈奴單于已經去世,漢朝的皇帝也變成了漢武帝的兒子漢昭帝。
此時匈奴已經沒有力量和漢朝繼續開戰,新匈奴單于向漢朝求和,漢昭帝借此機會向匈奴要回使者蘇武。匈奴人不想放過蘇武,謊稱他已經去世。
後來有漢朝使者知道蘇武并沒有死,就責怪匈奴單于說:“我們皇上在林園裡射下一隻大雁,發現大雁的腳上拴着一塊布條,上面是蘇武的親筆信,他說他在北海放羊,你一位堂堂國君怎麼可以騙人呢?”
匈奴單于聽後大驚失色,更加認為蘇武不平凡,他的忠義竟然感動了大雁。于是,匈奴單于便向使者承諾,一定送蘇武回漢朝。
漢昭帝始元六年,蘇武回到了長安,長安城百姓聽了他的事迹,都被他的忠義感動,紛紛上街歡迎他的回歸。漢昭帝也對蘇武進行了嘉獎。
蘇武離開匈奴時,他的妻子和兒子被認為是匈奴人,沒有和他一起回到漢朝。
蘇武回到長安後的第二年,他在漢朝的兒子因為參與一起謀反案被殺。蘇武因此受到牽連,被罷免了官職。
漢昭帝死後,蘇武因為參與擁立漢宣帝有功,被賜封關内侯。漢宣帝念他年事已高,身邊無子照料,便和匈奴溝通,将蘇武遠在匈奴的兒子蘇通國要回了漢朝,陪伴在蘇武身邊。但蘇武的匈奴妻子,有沒有回到漢朝便不得而知。
蘇武去世後,漢宣帝将他列為麒麟閣第十一位功臣。
蘇武出使匈奴和張骞出塞西域的時間相差39年,張骞出塞時,蘇武剛好一歲。張骞開拓了絲綢之路,成為第一個用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
而蘇武用十九年的時間,诠釋什麼叫至死不渝的民族氣節,他因此也成為甯死不屈、愛國忠君的代表人物。兩個人都是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值得後世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