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語文中的文言文來說,這是我們學習中的一個重點,并且随着教育局的最新教育政策推出,大家對于中國的本土文學會越來越重視的,所以今天就讓我們來共同複習一下中考必知的古文言文:《送東陽馬生序》。希望對同學們的複習有所幫助!
【原文】
《送東陽馬生序》·作者:宋濂
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緻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裡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複;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餘之從師也,負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烨然若神人;餘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翻譯】
《送東陽馬生序》·作者:宋濂
我小時候就特别喜歡讀書。家裡貧窮,沒有辦法買書來讀,常常向藏書的人家去借,(借來)就親書抄寫,計算着日期按時送還。天很冷時,硯池裡的水結成堅硬的冰,手指(凍得)不能彎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抄寫完了,趕快送還借書,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願意把書借給我,我于是能夠閱讀很多書。到了成年以後,更加仰慕古代聖賢的學說,又擔心沒有才學淵博的老師和名人相交往(請教),曾經跑到百裡以外向同鄉有名望的前輩拿着書請教。前輩道德、聲望高,高人弟子擠滿了他的屋子,他從來沒有把語言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我恭敬地站在他旁邊。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着身子側着耳朵請教。有時遇到他人斥責人,(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一句話不敢回答;等到他高興了,就又請教。所以我雖很笨,終于獲得多教益。
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緻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觀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了,不敢銷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裡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複;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我去求師的時候,背着書籍,拖着鞋子,在深山大谷中奔走,深冬刮着凜冽的寒風,大雪有幾尺深,腳上的皮膚凍裂了不知道。等走到旅舍,四肢凍僵了不能動彈,服侍的人拿來熱水(給我)洗手暖腳,拿被子(給我)蓋上,過很久才暖和過來。在旅館裡,每天隻吃兩頓飯,沒有鮮美的食物可以享受,一起住在旅館的同學們,都穿着華美的衣服戴着紅纓和寶石裝飾的帽子,腰上佩帶白玉環,左邊佩着刀,右邊挂着香袋,閃光耀眼好像仙人。而我卻穿着破棉祆舊衣衫生活在他們中間,毫無羨慕的心思。因為我心中有自己的樂趣,不感到吃穿的享受不如别人了。我求學時的勤懇艱辛情況大體如此。
當餘之從師也,負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烨然若神人;餘則緼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苦此。
現在這些學生在大學裡學習,政府天天供給膳食,父母年年送來冬服夏裝,(這就)沒有挨凍挨餓的憂慮啦;坐在高大寬敞的房屋之下讀着《詩》《書》,這就)沒有東奔西走的勞累啦;有司業、博士做他們的老師,沒有問而不告訴,求知而得不到的啦;一切應有的書都集中在這裡,(這就)不必象我那樣親手抄寫,向别人借來然後才能看到啦。(要是)他們學業(還)不精通,德行(還)有不具備的,(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思想不象我那樣專注罷了,難道是别人的過失嗎?
今諸生學于太學,縣官日有禀銷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不必若餘之手錄,假諸人而後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馬生君在大學學習已經兩年了,同輩的人稱贊他賢能。去官之後進京朝見皇帝,他以同鄉晚輩的身份拜見我。寫了一篇長信做見面禮,言辭很流暢通達。同論的文相比,語言委婉、神色和悅。自稱小時候學習用功、刻苦。是可以稱得上愛好學習的人。他将要回家鄉探視他的雙親,我特意告訴了他求學的艱難。
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甚稱其賢。餘朝京師,生以鄉人子谒餘。撰長書以為贽,辭甚暢達。與之論辨,言和而色夷。自謂少時用心于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矣。其将歸見其親也,餘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
【重點字詞】
1、古今異義詞
(1)嘗趨百裡外(古義:跑向今義:快走)
(2)以是人多以書假餘(古義:這,些今義:常用作判斷詞)
(3)走送之(古義:跑,趕快今義:行走)
(4)媵人持湯沃灌(古義:熱水今義:食物煮熟後的汁水)
(5)無從緻書以觀(古義:取得,文中指買到今義:達到,實現)
(6)裘葛之遺(古義:給予,贈送今義:)
2、一詞多義
至禮愈至(形容詞,周到)至舍(動詞,到達)
從無從(從何處,這裡指辦法)從鄉之先達(向)
3、詞類的活用
腰白玉之環(名作動腰間挂着)
日再食(“日”名作狀每天)
(“食”名作動給……吃)
無鮮肥滋味這享(原意為新鮮、肥厚,文中為鮮魚和肥肉)
4、通假字
四支僵勁不能動(“支”通“肢”肢體)
同舍生皆被绮繡(“被”通“披”穿)
5、常考虛詞
以
計日以還(而,來,可不譯)
以中有足樂者(因為)
以是(因為)人多以(把,拿)書假餘
以衾擁覆(用)
生以鄉人子谒餘(憑借……的身份)
俯身傾耳以請(來,連詞)
之
錄畢,走送之(代詞,書)
每假借藏書之家(助詞,的)
無鮮肥滋味之享(助詞,的)
益慕聖賢之道(助詞,的)
當餘之從師也(結構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而
足膚皲裂而不知(轉折連詞,但是、卻)
久而乃和(承接連詞)
則
餘則缊袍敝衣處其間(卻)
6、關鍵句子翻譯
①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每每向有書的人家去借,親手用筆抄寫,計算着約定的日子按期歸還。
②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抄寫完畢,跑着把書送還,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日期。
③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
因此人家常常把書借給我,我因此得以廣泛地閱覽到各種書籍。
④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裡之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我)又擔心沒有與大師名人交往,曾經跑到百裡之外,拿着經書向同鄉有道德學問的前輩請教。
⑤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所以我雖然愚笨,最終還是有所收獲的。
⑥餘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
我卻穿着舊袍子破衣服,,夾在他們中間,一點也沒有羨慕他們的意思。
⑦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因為(我)心中有值得快樂的事情,不感到吃穿的享受不如别人。
⑧縣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
政府天天供給膳食,父母年年送來冬服夏裝。
⑨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要是)他們學業(還)不精通,德行(還)有不具備的,(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思想不象我那樣專注罷了,難道是别人的過失嗎?
---------
想在考試中出類拔萃、脫穎而出嗎?
請加ch5188(限呼和浩特)或關注ch_xuex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