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母嬰
/
nt檢查屬于大排畸嗎
nt檢查屬于大排畸嗎
更新时间:2025-04-06 04:19:48

nt檢查屬于大排畸嗎?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nt檢查屬于大排畸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nt檢查屬于大排畸嗎(什麼是NT篩查有必要做嗎)1

nt檢查屬于大排畸嗎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據有關數據顯示,中國是全世界新生兒出現缺陷的高發國家之一,每年出生的兒童中有80萬-120萬存在缺陷,概率大約在5.6%左右,每30秒就可能有一個先天缺陷兒出生。

因此,為了優生優育,盡量避免這種情況,都提倡準媽媽按時産檢。

準媽媽們也很重視,但有的産檢稀裡糊塗地就做了,根本不知道是做什麼的,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比如NT篩查,聽上去就很專業,它的作用是什麼呢?有必要做嗎?下面這些知識要了解。


什麼是NT篩查?

NT的中文翻譯是頸項透明層,檢查的是胎寶寶脖頸、後背皮膚層和筋膜中間組織厚度的最大層,主要反映的是皮膚下淋巴液的彙聚程度。

簡單來說,NT篩查是胎兒排畸的第一道防線,是用來篩查是否存在唐氏綜合征的。

它和B超不同,監控重點是胎寶妊娠前期染色體發生病變的可能情況,有利于及時發現和預防畸形,孕媽可不要錯過。


做NT篩查有必要嗎?

我國醫生一般都會推薦唐氏綜合征高危的媽媽們做頸後透明帶掃描,比如高于35歲的大齡産婦、曾經有生産過唐氏兒經曆或家族史等。

盡管NT篩查不能很肯定地判斷寶寶是否有病變,但可以作為一個初步篩選,幫助媽媽決定是否需要更深一步的診斷性檢測。

而且,一些有妊娠合并子宮肌瘤、試管嬰兒、懷孕困難等高齡孕婦,更需要做這一檢查。相比會增加流産的危險的羊水穿刺,通過唐篩和NT結果的綜合判斷,也可以很好地預測唐氏兒。

75%的唐氏綜合征,都可以在NT篩查中及早被發現和判斷。因此做這項檢查是很有必要的,方便發現問題時盡快遏制,對家庭來說也是排除風險的重要手段。

除此之外,NT還可以篩查出以下病症的前兆:如胎兒的心髒問題,在頸項透明層的數據上會有顯示,心髒負荷過重,透明層的厚度就會增加,以至于淋巴回流不順暢。

胚胎畸形一般在孕12周之前會發生,由于寶寶已經初步發育,因此通過NT篩查也能及早發現問題。


什麼時候做NT篩查?

一般來說,NT最好在懷孕11-13周或再延後6天進行。

因為寶寶11周之前比較小,數據不準,超過14周,寶寶正在發育的淋巴系統也會吸收掉過多液體,影響結果準确度。

但由于月經不準、排卵延遲、末次月經記混時間等問題,會影響孕周判斷,因此建議取中間時間段,在12周左右做檢查。

另外,做這個檢查也比較方便,不用憋尿或空腹。


NT篩查結果異常的表現:

我們認為的NT增厚,是NT超過相應孕周的95th%(95th%就是第95百分位數,比如測量100個人,其中數值最高的5%人群,切點值就為臨界點,超過就認為是異常的)時。

但是,不同孕周時期測量的話,NT的不正常切點值也不相同。

NT值越厚,胎兒畸形的概率就越大,但并非所有NT增厚都是異常的,當增厚但小于3.5mm時,會有約90%的幾率生健康寶寶;但如果NT大于6.5mm,幾率就降為15%了。

因此,準媽媽無需太擔憂,NT 異常不代表寶寶就有問題,還要配合後續的進一步檢查。

當然,要強調的一點是,這項篩查并非百分百準确,不是NT小于3mm就一定沒有問題。就算結果正常的孕婦,也有0.2%的概率有染色體不正常的現象,配合後期的系統性篩畸形超聲、無創DNA、唐氏篩查等,才能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保障。


媽媽們應該如何避免寶寶畸形?

1)适齡生育

孕婦年齡越大,寶寶越容易出現基因變化和染色體變異的問題。

從生理角度上看,23-30歲的年齡段最适合生産,超過這個年齡段的女性,需要和另一半檢查身體,确定沒問題後再考慮懷孕。

2)遠離輻射源頭

懷孕時要遠離有輻射的物品、有害化學物品、甲醛含量高的室内環境、被污染過的環境和食物,二手煙和酒精更不能碰。

懷孕是個非常艱難又辛苦的過程,但為了寶寶的健康,一定要重視每一項檢查。最後,也希望準媽媽們都可以順利通過檢查,早日迎來寶寶的誕生。

二胎寶媽、營養師,為大家分享育兒生活中的心得;圖片皆源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删除;另外,碼字不易,如有個别錯别字,請别介意哦~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