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茶類紅茶綠茶白茶?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六大茶類紅茶綠茶白茶?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六大茶類紅茶綠茶白茶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号: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前幾年,網上流傳過一個段子。
說是一位女士,花3w5買了件香奶奶的上衣。
結果幹洗之後發現,衣服竟然褪色了。
火速聯系客服,沒想到傲嬌的客服妹子卻回複道:“我們的産品設計根本就沒有考慮到洗滌的情況……”
意思就是,真正買得起這個衣服的人,人家都不會洗的。
還沒到穿髒的時候,就束之高閣了。
有個服裝界的大佬曾經說,大家覺得奢侈品衣服“質量不好”,是因為消費不起,所以對它的質量要求太高了。
我啞口無言。
或許奢侈品的概念,從人類文明誕生起,就一直存在了。
當年看清宮劇的時候,不免會想皇帝的龍袍該怎麼洗?
現在想明白了,答案是根本不用洗。
因為本身就穿不了幾次,外加高貴的皇帝稱号加持,當今天子怎麼能穿髒衣服?
唯一的解釋就是,換全新的。
就算是日常的衣服,每件衣服能穿上一次,都算是節儉了。
總結成一句話就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
所以,奢侈品的本質,是它能給人帶來内心的愉悅和自豪。
至于耐不耐用,舒不舒服,甚至貴不貴,都不重要。
《2》
由此,想到了不久前曾經跟茶友讨論過一個問題:
“為什麼越貴的茶葉,喝起來口感越清淡?而便宜的茶反而味道很濃重?”
如果是不懂茶的人,大概率會認為高端茶是智商稅。
他們覺得,茶葉賣得又貴,喝起來滋味還淡,顯然是在欺騙消費者。
而那些價格低廉的茶,喝起來更有味道,更濃烈,才是真正适合平民百姓的。
這裡頭的誤解,實在是太深了。
近年來,“智商稅”這個詞,有被濫用的趨勢。
但凡出現自己看不懂,或者看不慣的事情,就統統扣上智商稅的帽子。
智商稅都氣哭了。
就像有些土豪,喜歡買鑽石。
而我們都知道,實際上鑽石這東西是不值錢的,全靠營銷和壟斷生産塑造。
這些道理,隻要去某度上搜索一下,都能知道。
然而,這并不能阻擋土豪們買鑽石的步伐。
甚至還有位女明星公開表示:低于1克拉的鑽石,都屬于碎鑽。
究竟是不是智商稅,取決于你的經濟能力,以及買鑽石的目的。
說回茶葉。
理論上,隻要一個人在他能承受的成本範圍内,購買到了他想要的東西,那就是合理的。
即便那個東西價格很高,都不能稱之為智商稅。
比如,有些不差錢的茶友,每年買金駿眉,都是以“斤”為單位。
五位數一斤的價格,下單時眼睛都不眨一下,毫不手軟。
你能說金駿眉是智商稅嗎?
如果當真這樣認為,就說明你對金駿眉一無所知,7-8萬顆芽頭才能制成一斤幹茶,光是采摘的成本,就已經很高了。
更何況,正宗的金駿眉,必須是以桐木關範圍内的菜茶為原料,被采過芽頭的茶樹枝條,今年就再也采不成了。
可想而知,産量多麼稀缺,成本多麼高昂。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
這還隻是原材料成本,還得加上專業制茶師的人工成本、場地成本、倉儲成本等。
平攤到每一斤茶葉上,都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有能力的人,當然想要買最好的,最正宗的。
對他們而言,在自己可承受的範圍内,買到滿意又好喝,品質出衆的茶葉,哪裡是什麼“智商稅”?
《3》
好茶口感清淡,是因為茶氨酸含量高。
而那些價格低廉的茶,茶味濃重,口感刺激,則是因為茶多酚和咖啡堿的含量高。
衆所周知,茶氨酸、茶多酚、咖啡堿,它們充盈在茶葉裡。
并且,成為了支撐茶湯豐富滋味的主力軍。
但是,三者間的比例要适中,不高不低,正正好,才能呈現出好的風味。
否則,就會适得其反,影響口感。
經科學研究表明,讓茶葉呈苦味的物質,是咖啡堿;
呈澀味的物質,是多酚類物質;
呈鮮爽滋味的物質,是茶氨酸。
所以,如果一款茶葉中,擁有過量的茶多酚和咖啡堿,而茶氨酸含量低。
那麼,這杯茶湯喝起來,必然是又苦又澀。
好茶,不論是六大茶類中的哪一種,都不應該帶有濃重的苦澀味。
這本身就不正常。
縱觀各個茶類的國标,都要求有香、有水、有韻,沒有一款茶葉的标準裡提到“苦澀”二字。
不過,喝起來濃酽苦澀的茶,不一定是品質的問題,也有可能是沖泡不當。
悶泡,或者投茶過量,都有可能導緻茶湯太濃,影響口感。
可如果按照标準茶水比例,且出湯速度也很快,茶葉仍然苦澀不堪,就必然和品質挂鈎了。
舉個例子,有些茶樹的産區環境差勁,沒有雲霧的保護,四周也沒有高大植物遮擋。
茶樹就這樣在烈日下暴曬,長時間的強光照射,讓它體内生成了大量的苦澀物質。
茶青原料不好,決定了起跑線落後于别人。
就算用工藝中和了,也無法成為品質上乘的茶葉。
反觀好茶,産區優良,雲霧充足,空氣清新,溫度适宜,茶樹可以在大自然的保護下,緩緩生長。
有了這樣的條件,茶葉内部就可以生成更多的茶氨酸物質。
與此同時,茶多酚和咖啡堿的含量有限。
沖泡時,鮮爽滋味會中和掉苦味與澀味,隻讓人覺得清甜鮮爽,而不會太苦太澀。
就算被悶泡,苦澀感也不會長久地停留在舌面上,而是很快能化開。
又或者是,在加工的時候,粗制濫造,走水不暢。
那些原本應該跟随水分一起被排出去的苦澀物質,被原封不動地保留在了體内。
茶湯喝起來苦澀,就再正常不過了。
《4》
大部分的新茶友,都存在一個誤區。
誤認為,口感越濃越苦的茶湯,養分就越足,甚至把苦澀等同于醇厚。
反過來覺得,口感清淡的茶湯,沒什麼營養,不值得賣高價。
殊不知,濃非厚,淡非薄。
翻譯過來就是:茶味濃≠醇厚,茶味淡≠單薄。
品質差的茶葉,也可以泡出濃烈刺激的口感,隻要長時間地悶泡,或者加大投茶量。
但因為内質匮乏,不可能擁有真正的好茶那樣,醇厚、飽滿、豐腴、富有漿感的湯感。
不一定茶味越濃,就越醇厚。
醇厚的含義,指的是茶湯有内容,喝起來有包漿感,有稠度滑度,而不是用苦澀味來衡量。
所以說,産區不佳、加工粗糙的茶葉,内質寡淡,隻會濃和苦,但不會生成厚度。
反之,品質好的茶葉,因為茶氨酸含量高,口感清新、純淨、淡雅。
由于苦澀感不突出,甚至于沒有苦澀感,常常給人留下“寡淡”的初印象。
隻要我們留心啜飲,去感受茶湯被震蕩起來時,口腔裡彌漫着的芳香,以及那種蟬絲綿被蓋在身上的輕柔感。
啜茶時,還能感受到阻力的湯水,是富有勁道,沉甸甸地落在舌面上。
如此一來,就不會覺得好茶喝起來,淡如白開水了。
是醇厚還是寡淡,關鍵看品質,而非由喝起來苦澀與否決定。
《5》
看來,外界對好茶還是存在很多誤解。
不可否認,不管是好茶還是劣質茶,它們都是天地間,再普通不過的樹葉。
隻不過,因為生長的環境不同,遇到的制茶師不同,讓體内物質發生了改變。
從此,茶生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高端茶賣高價,低端茶賣低價。
平時喝茶,可千萬别把一杯被悶濃悶苦,滿是茶多酚和咖啡堿的茶,當成是醇厚。
也千萬别誤會,把清新柔滑,富含茶氨酸的茶,當成是寡淡。
那可真真是張冠李戴,要被人笑掉大牙了。
更多關于喝茶的知識空腹喝茶、深夜喝茶、喝濃茶、喝劣質茶,春節期間喝茶的四個禁忌
一喝茶就失眠,是平時喝茶量太少?還是泡茶時喝太濃?
看價格喝茶?看山場喝茶?你的喝茶水平,可能承載不起正岩茶
不論綠茶、白茶、紅茶、烏龍茶,傳統喝茶方式好?還是喝奶茶好?
喝茶二十多年,怎麼連這些喝白茶常識,都不了解?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