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趙本山經典小品?在網上看到一些人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不準養豬、養雞和搞副業,有的甚至在正規報刊上印成白紙黑字,這簡直是一派胡言,不是無知就是别有用心,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2000年趙本山經典小品?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2000年趙本山經典小品
在網上看到一些人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不準養豬、養雞和搞副業,有的甚至在正規報刊上印成白紙黑字,這簡直是一派胡言,不是無知就是别有用心!
說說我家六、七十年代的養殖情況。我老家在江南地區,不但從來沒有限制過養豬羊、養雞鴨一事,人民公社和生産大隊還鼓勵多養殖。因為當時化肥少,而且多用化肥不利于養田,施的大多是農家肥,現在叫有機肥。常識是豬多、肥多、糧多,所以要鼓勵多養豬、羊。
我們隊裡家家都養豬羊雞鴨,一方面是積肥,另一方面是補貼家用。我們家一段時間養了兩隻生豬,長到200斤左右,到收購站出售。生豬是統購統銷的,供銷社收進去後,要消毒檢疫後才能殺,主要是對人民生命健康負責。
後來,我們家養了一頭腦母豬。養母豬花的心思和精力更大些,要配種、時刻關注生仔、服侍小豬。小豬出生後,經過大約50天的精心飼養,長到25斤左右就可以到市場上出售。當時,小豬仔一般1元多1斤。一窩12個至15個豬仔,可以賣300多元,除去成本,在當時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豬其實還是很好養的,主要是讓它吃好、睡好。小的時候,吃一點麸皮、青糠之類的精飼料,大一些了就多吃些粗糠、豬草之類。用麥杆或稻草粉碎後的糠搭配些精飼料,就是豬很好的食物。現在不養豬了,這些麥杆和稻草要燒掉,很不環保。以前是豬吃了變成豬糞,很好的有機肥啊!
再說說曾經養的羊和兔,我們家裡養的是綿羊。一般養兩隻,一雌一雄,有個伴,養得好會繁殖生小羊。養羊主要是為了剪羊毛,紡成絨線織毛衣。這裡不得不說趙本山的小品,說薅羊毛的事,女社員為給男朋友結毛衣,偷偷薅集體羊毛。我往往看到這裡就會笑,其實他不懂。
“薅”是拔的意思,羊毛是很難拔下來的,你一拔羊就會叫,拼命往前跑。這不就被發現了麼,還怎麼揩集體的油呢?這也不隻是本山的錯,是作者不深入生活,才會鬧出笑話來。羊毛隻能用剪刀才能剪下來的!
家裡還養了一群兔子,一般時候有七八隻,多的時候有十來隻。也主要是用兔毛織圍巾的,自家養的動物都不忍心吃的。古詩《木蘭辭》中說,“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古人真是太有生活了!今人應該向古人學習,觀察仔細!
薅兔毛時,拎起兩隻耳朵,雄兔就會腳亂踢,雌兔的眼睛會眯起來。兔毛是可以薅的,因為它非常纖細。如果用來做圍脖,那是相當的柔軟溫暖。
雞鴨是當家家禽,開春了會買回幾十隻,因為小時會被踩到,或被黃鼠狼叼走,到長大也就十幾隻。主要是下蛋,一部分到市場上出售,換些油鹽錢,一部分自家吃。雞鴨都是散養,放到園子裡、自留地吃蟲子,太陽下山自己回來。
從來沒有人來限制養豬羊雞鴨一事,多養了成本就高,每家都會算賬的,得不償失的事農民們是不會幹的。
所謂六七十年代不讓養豬羊雞鴨,純粹是編造的謊言。如有人說這是真的,請說清楚是什麼地方、什麼時候?别什麼髒水都往人民公社身上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