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鄭闆橋最有氣質的詩
鄭闆橋最有氣質的詩
更新时间:2024-11-10 00:30:16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鄭闆橋的這首《竹石》贊美了竹子剛強堅韌的精神,托竹言志,展現出自己剛勁的風骨和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節操。闆橋命運不濟,仕途坎坷,但他始終堅持做自己。一生種種,他皆順其自然;風雨來之,他如勁竹一般安然自若。

作為“揚州八怪”之一,鄭闆橋以詩書畫聞名,其詩書畫,世稱“三絕”。他每作畫必題詩,每題詩必為佳作。詩畫映照,拓展了畫的廣度,也展現了詩的意境。闆橋的書法在中國的書法史上也頗有風格,其用隸體夾雜楷、行、篆等書體,自稱“六分半書”,人稱“闆橋體”。

鄭闆橋一生隻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他寫的詩也以詠竹詩居多。詩畫如其人,他自己正如蘭花般高潔、翠竹般勁挺、磐石般堅強,在污濁的世間堅守自我風骨、保持高尚節操。

早歲艱辛,十載揚州

鄭闆橋,原名鄭燮,人稱闆橋先生,1693年出生在江蘇興化。闆橋出生時,家道已經衰落,家裡生活十分拮據。闆橋從小對詩文書畫便感興趣,少時聰穎勤奮,随父親讀書,八歲便可以作出對聯,十六歲跟陸種園先生學填詞,并在二十歲時考中了秀才。雖說家境貧寒,但這并沒有影響闆橋成才。

考取秀才後,闆橋迫于生計不得不外出謀生,他到揚州一村落的私塾去當教書先生。三十歲那年,父親去世,他的生活更加困苦。還好畫功了得,有一技傍身,闆橋索性去揚州城裡賣畫,美名追求“風雅”。揚州十載,闆橋結識了衆多畫友,對他之後的創作和性格都産生了很重要的影響。

求學順利,入仕坎坷

十年的賣畫生涯讓鄭闆橋深知靠賣畫很難養家糊口,不惑之年的他再次求學入仕,渴望通過仕途有一番作為。他四十歲時去省城南京參加鄉試中舉人,四年後在京城參加會試中貢士,同年又參加殿試被賜為進士,可謂一路順風順水。

鄭闆橋最有氣質的詩(千磨萬擊還堅勁)1

中進士後,闆橋難掩興奮,畫《秋葵石筍圖》一幅,并題詩一首“牡丹富貴号花王,芍藥調和宰相祥。我亦終葵稱進士,相随丹桂狀元郎。” 隻可惜事不如人願,成為進士的鄭闆橋并沒有被封官授爵,而是一直待業,無奈之下隻得南下揚州再以賣畫為生。

滞留北京的幾年,闆橋在仕途上雖未有起色,卻通過詩文結識了他生命中的貴人——慎郡王允禧,并受到允禧的賞識和禮待。在允禧的幫助下,闆橋于五十歲那年成為範縣知縣,自此開始他十二年的宦海生涯。

兩地為官,勤政愛民

範縣本為魯西小城,人口不多,且荒涼貧困。在範縣擔任縣令時,闆橋體察民情,因地制宜,重視農桑,将範縣治理有方,當地百姓安居樂業。三年後,闆橋從範縣調署濰縣,同樣在當地政績斐然。

濰縣本是魯東大縣,物産富庶,繁華熱鬧,隻是在闆橋初接任濰縣知縣時卻十分不巧,山東正鬧大饑荒。魯東一帶災難不斷,先是幹旱無雨,原本富饒的沃土顆粒無收;後又持續大雨,莊稼開始大澇。當年餓殍遍地,甚至出現了“人相食,鬥粟值錢千百”的慘狀。這給新上任的縣官鄭闆橋出了很大的難題。

鄭闆橋最有氣質的詩(千磨萬擊還堅勁)2

鄭闆橋曾作出一幅令人慘不忍睹的流民圖,并作《逃荒行》一詩,叙述逃荒者的慘狀。如此情況下,救民赈災成為闆橋主政的重要内容。他修城築池,開倉放糧,招饑民赴工,并煮粥讓其輪食,憑此舉讓萬人活命。

闆橋在濰縣理政期間,體恤百姓,深受百姓擁護愛戴。他常着便服、穿草鞋去鄉下察訪,出行不坐轎子、不許鳴鑼開道,不受衙門之禮所拘束,是實實在在的為民好官。

絕意宦途,重返揚州

闆橋勤政愛民,革新除弊,實施了一系列的舉措,而這些為民之舉卻撼動了很多大吏的利益。這常讓闆橋在為民請命和為官之道之間受盡折磨。為官十載有餘,闆橋看透了官場的種種黑暗,深知自己抱負難以實現,漸增辭官歸隐之意。

六十一歲那年,闆橋辭官而去。離開濰縣之時,百姓皆出門相送,家家畫像以祀,全城百姓自發為闆橋建立生祠。闆橋先後任兩縣的父母官,在當地有口皆碑。為官時他堅守本心,一心為民,不貪戀權貴,不趨炎附勢;辭官後他展現個性,活出自我,活得真實、灑脫。

鄭闆橋最有氣質的詩(千磨萬擊還堅勁)3

離開官場後的闆橋重返揚州,醉心書畫,與詩友畫友多有談詩喝酒,此時他的畫作水平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闆橋身價随之上漲,收入頗為可觀,平日來求畫者數人。但闆橋賣畫也有自己的原則,對貪利的奸商不賣,對附庸風雅的暴發戶不賣,甚至不高興時還會動筆譏之。

結語

闆橋一生颠沛,飽嘗辛酸,家庭中經曆幼年喪母、中年喪妻、晚年喪子等諸多不幸,宦途中又因做官清廉、表裡如一而在官場上處處碰壁,但他從沒有向命運低頭,即便淪落到揚州賣畫,依舊風骨猶存、特立獨行。他把這一些都糅進了他的作品中,他筆下的一竹一石的特性,都是他自身個性的真實反映,有神韻也有風骨。

鄭闆橋晚年曾寫過兩條著名的字幅,“難得糊塗”和“吃虧是福”,八個字中蘊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這是他用一生錘煉出的箴言,是他為人處世的準則,也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1766年,闆橋卒,享年七十三歲。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