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未來可能是走向星辰大海,因為随着科技的進步,人類走出地球、登陸外星球将會成為現實,技術層面來看是可行的。而且,随着人類社會的發展,地球未來可能難以滿足人類發展的需求。其中的一個問題就是資源短缺的問題,未來我們對各種資源的消耗将會越來越多,而有一些資源在地球上的含量極少,外星球的含量卻相當驚人。例如氦-3,地球氦-3的含量可能也就是幾百斤,而月球的氦-3含量達到上百萬噸,夠我們人類使用上萬年。所以,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内月球都會是我們人類探索的主要目标,除此之外,我們也在嘗試探索外太陽系,甚至希望将探測器送到太陽系外。
我們中國已經實現探測器登陸月球、月球取樣返回地球,天問一号任務也一次完成了環繞火星、着陸火星、巡視火星三大步,接下來我們還将會發射更多星際探測器。其中天問二号預計在2025年發射升空,前往小行星Kamo'oalewa進行探測并取樣返回,然後還會再去考察一顆主帶彗星。天問三号預計在2028年發射升空,目标就是去火星取樣返回地球。天問四号計劃在2030年前後發射,這是一個“二合一”的探測器,它将會先後考察木星、天王星,主探測器将會進入木星系,而副探測器将會飛掠天王星進行探測。
最遠飛船飛到哪裡了?
雖然早在上世紀50年代人類就已經進入了航天時代,但是在前期的很多飛船、探測器、衛星都隻是在地球附近運行,有一些是環繞地球飛行的軌道器,有一些是飛往月球、金星、火星的探測器,與地球的距離其實不是特别遙遠。一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朝着太陽系邊際飛去的探測器才出現。
其中一個就是1972年3月2日發射的先驅者10号探測器,它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飛越小行星帶的探測器,不僅首次探索了木星,還首次探索了土星。1973年4月6日,先驅者11号探測器發射升空,它也先後探索了木星、土星。這兩個探測器在完成了探測任務後,都繼續朝着宇宙深空飛去。其中先驅者10号探測器預計需要繼續飛行200萬年才能抵達距離地球大約68光年遠的畢宿五恒星附近。
在先驅者10号、11号探測器成功穿過小行星帶并完成對木星、土星的探測後,另外2個星際探測器也先後發射升空了,那就是旅行者号探測器。1977年8月20日,旅行者2号探測器發射升空,1977年9月5日,旅行者1号探測器發射升空。雖然旅行者1号探測器發射時間晚了半個月左右,但是它“後來居上”很快就追上了旅行者2号探測器,在1977年12月旅行者1号趕上了旅行者2号。
與先驅者10号、11号探測器相比,旅行者1号、2号探測器的功能更加強大一些,任務也更加複雜,最關鍵的是速度更快。所以,即使先驅者10号早在1972年就發射升空了,比旅行者1号探測器早了5年多時間,但是先驅者10号、先驅者11号探測器整體的飛行距離卻不如旅行者1号、2号探測器。目前與地球距離最遠的星際探測器是旅行者1号,它已經飛到233億公裡外了,旅行者2号探測器次之,随後才到先驅者10号和11号探測器。
宇宙有多大?
也正是這些探測器帶來我們去“丈量”宇宙,我們才知道宇宙之大、太陽系之大超乎我們的想象,在浩瀚宇宙中,我們地球其實就是一顆不起眼的星球,而我們人類曾經一度認為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當我們真正看到地球在宇宙中、太陽系中的“位置”,很多人可能都陷入了沉思。
旅行者1号探測器花了40多年時間飛到了233億公裡遠的宇宙深處,對于人類來說,這個速度其實是很快了,旅行者1号探測器的飛行速度接近17公裡每秒,比環繞地球的載人飛船要快一倍多,但是飛行了這麼多年,連太陽系的邊緣都還沒看到。
如果想更加直觀地看到宇宙之大、地球之渺小,我們看看下面這一張照片可能會更直觀。這是著名的“暗淡藍點”,是旅行者1号探測器在30多年前拍下的。在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1号探測器與地球的距離已經達到了60多億公裡,為了讓旅行者1号探測器的能量可以維持設備運行更長時間,科學家讓旅行者1号探測器回眸拍下了太陽系的“全家福”,這張“暗淡藍點”就是其中的一張,在拍完照片後旅行者1号探測器就關閉了攝像機。
這是旅行者1号探測器傳回的最後一張地球的照片,在照片中有一個不起眼的小亮點,那就是我們的地球家園,它隻是一個0.12像素的小點而已。30多年前傳回的這一張照片沖擊力應該是很強,讓我們真正見識到地球實在是太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