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魚,是烏鳢[lǐ]的俗稱。烏鳢屬鲈形目、鳢科,是鳢科魚類中分布最廣、産量最大的種類,又名烏魚、生魚、财魚、蛇魚、火頭魚、黑鳢頭等。
烏鳢身體前部呈圓筒形,後部側扁。頭長,前部略平扁,
黑魚
後部稍隆起。吻短圓鈍,口大,端位,口裂稍斜,并伸向眼後下緣,下颌稍突出。牙細小,帶狀排列于上下颌,下颌兩側齒堅利。眼小,上側位,居于頭的前半部,距吻端頗近。鼻孔兩對,前鼻孔位于吻端呈管狀,後鼻孔位于眼前上方,為一小圓孔。鰓裂大,左右鰓膜愈合,不與頰部相連鰓耙粗短,排列稀疏,鰓腔上方左右各具一有輔助功能的鰓上器,能呼吸空氣。
體色呈灰黑色,體背和頭頂色較暗黑,腹部淡白,體側各有不規則黑色斑塊,頭側各有2行黑色斑紋。奇鳍黑白相間的斑點,偶鳍為灰黃色間有不規則斑點。全身披有中等大小的鱗片,圓鱗,頭頂部覆蓋有不規則鱗片。側線平直,在肛門上方有一小曲折,向下移二行鱗片,行于體側中部,後延至尾部。
背鳍頗長,幾乎與尾鳍相連,無硬棘,始于胸鳍基底上方,距吻端較近。腹鳍短小,起點于背鳍第4~5根鳍條下方,末端不達肛門。胸鳍圓形,鳍端伸越腹鳍中部。臀鳍短于背鳍,起點于痛鳍第15~16根鳍條下方。尾鳍圓形。肛門緊位于臀鳍前方。背鳍軟條為49~54條,臀鳍軟條為32~38條。
鳔單室,細長,前端圓形,末端較尖,延至臀鳍基底上方。胃呈囊狀,幽門垂2個,粗長,約為腸1/3。腸短雙曲,長于體長二分之一。
黑龍江亞種主要特征為:背部顔色為深綠黑色,體側有不規則黑綠色,背鳍和尾鳍與背部同色,胸鳍和臀鳍色淺。
與斑鳢的主要差别是:烏鳢體較長,斑鳢缽較短;兩者頭頂部斑紋也有明顯差别:烏鳢頭頂部有七星狀斑紋,斑鳢頭頂部則呈近似“一八八”三個字之斑紋;此外,烏鳢的頭比較尖長,更似蛇。
本文章由頭條百科用戶用戶2149794967371、科普中國、豆果美食參與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