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坦克機槍,大家比較熟悉的是主炮旁邊的并列機槍和炮塔頂部的高射機槍,但“航向機槍”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比如我們熟悉的59式坦克就有航向機槍。老多人就問,59不是4人車組嗎?車體裡隻有一個人,也就是駕駛員,車體上也看不到機槍座,這個航向機槍在哪裡呢?誰操作呢?
59式中型坦克的原型是蘇聯T-54A中型坦克,全車除100mm主炮外有機槍三挺,炮塔頂部有一挺12.7mm坦克高射機槍,主炮右側有一挺7.62mm并列機槍,這是最容易找到的兩挺機槍。
59式中型坦克的原型,蘇聯T-54中型坦克的高射機槍(1)和并列機槍(2)都很好找。
而車體上的航向機槍在哪裡呢?我們來看一個切開的T-54坦克。啊,這車體首上裝甲背後怎麼還有一挺機槍啊!沒錯,這就是T-54中型坦克的航向機槍。
紅圈圈出的就是這挺航向機槍
這挺機槍的型号是SGMT坦克機槍,是步兵用郭留洛夫SGM重機槍的坦克型,和主炮旁邊的并列機槍一個型号,我國仿制的型号叫59式7.62mm坦克機槍。這挺機槍的射擊口開在車體首上裝甲中間,仔細看能看到一個小孔。
箭頭指的小孔就是航向機槍射擊孔
這挺機槍是這麼布置的,在首上裝甲背後,駕駛員右側。
至于62式輕型坦克,可看作是59式中型坦克的縮小版,它的車體航向機槍布置位置和59式中型坦克相同,也在車體首上裝甲上開一個小孔。
62式輕型坦克的航向機槍射擊孔也在車體首上裝甲中央
那麼問題來了,二戰時期的T-34/85中型坦克是5人乘員組,車長、炮長、裝填手、駕駛員和機電員,車體内并列坐着兩人:左側的駕駛員和右側的機電員,其中車體機槍由右側機電員操作。而T-54中型坦克是4人乘員組,車體内隻有駕駛員,那誰來操作航向機槍呢?答案就是駕駛員。
T-34/85中型坦克的車體機槍裝在可旋轉一定角度的球形槍架上,由機電員操作。
這挺航向機槍和二戰時期T-34/85中型坦克的車體機槍不同,它不是裝在可旋轉的球形槍架上的,而是固定的,隻能朝正前方射擊,瞄準線就是駕駛員右側潛望鏡(駕駛員潛望鏡有兩具)的左邊緣。駕駛員操作坦克左右調整方向,當潛望鏡左側邊緣壓住目标時按下操縱杆上的航向機槍擊發按鈕,就哒哒哒哒哒……一邊打,一邊靠潛望鏡觀察航向機槍曳光彈彈道概略修正,至于左右射界,那就靠駕駛員拉動操縱杆讓坦克左右偏航,靠車體轉向把機槍彈道“掄”到目标上。
這挺航向機槍就在駕駛員右側,瞄準就靠右側潛望鏡左邊緣壓着目标概略射擊。
是不是聽着就不離譜?但還真是這麼操作的,所以這挺機槍射界非常狹窄,隻能射擊迫近坦克正前方的敵暴露步兵,用得遠不如主炮旁邊的并列機槍多。
蘇制坦克的航向機槍之所以從有一定射界、有專人操作的機槍退化成徹底固定,由駕駛員操作的航向機槍也是有原因的。因為戰鬥實踐表明即便是有人操作的車體機槍射界也極其狹窄,用處很少,在車體前方開機槍射擊口對車體首上裝甲的強度也不利,還需要多一個操作機槍的人,弊大于利,但一時半會又不舍得徹底抛棄,所以改為一個固定機槍,在首上裝甲開一個極小的射擊孔,由駕駛員操作。
T-34/85坦克的車體機槍,盡管裝在旋轉槍架上,但瞄準僅靠槍架上一個小孔,視線極其狹窄,也很難打中什麼。
在T-54中型坦克之後出現的T-55、T-62中型坦克因為設計時就要求在核生化條件下作戰,要有集體三防能力,車體首上裝甲再開這個漏氣的射擊孔肯定不合适,于是T-55、T-62坦克上這個雞肋的航向機槍就取消了,此後的蘇聯坦克再也沒有安裝過車體航向機槍。
T-55A中型坦克,車體首上裝甲不再有航向機槍射擊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