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寶寶後,你是不是每天都在期待寶寶快快長大?想聽到寶寶叫一聲“爸爸”或“媽媽”?可當别家的同齡寶寶已經會說好多話了,你卻發現自家寶寶仍未開口,是不是頓時會焦急和不安?
“我的寶寶為什麼還不會說話呢?”“會不會是智力有什麼問題?”其實,寶寶說話晚的原因有很多,一般認為有聽覺障礙、大腦發育異常、精神發育遲緩、自閉症、構音器官異常、不良的語言學習環境等幾種主要因素。
說到語言學習環境,在引導孩子說話的過程中,不少家長都在犯以下這7個錯誤:
01
讓孩子看電子産品
孩子鬧脾氣,給手機;孩子不吃飯,給手機;孩子粘人,給手機……隻想着能讓孩子安靜下來就好了,卻不知這樣做會傷害了孩子。
語言的發展需要“一來一回”的溝通環境,無論是手機還是電視,與孩子都沒有交流,僅僅隻是被動地灌輸,這樣容易阻礙孩子的語言發展。
02
家長過分滿足孩子
孩子手指杯子“啊”一聲,立馬把水拿給孩子喝;孩子手指玩具箱,二話不說就把玩具拿給孩子……對于孩子的需求家長總是有求必應,及時滿足,甚至提前滿足。
這種做法可能使孩子的語言發展緩慢,因為孩子不需要說話,就可以得到滿足,久而久之,孩子就這樣失去了一次又一次說話的機會。
03
家長過于沉默
孩子語言發育的過程其實就是模仿的過程,從開始的模仿動作到後來漸漸模仿發音,如果家長在家裡過于沉默,與孩子很少溝通互動,也會影響到孩子學習語言。
04
不斷糾正孩子的發音
每當孩子吐字不清的時候,家長立馬糾正“不對,跟着我說”,“不是這樣的”,“都教你好多遍,怎麼還是讀不對”……
在孩子學說話的過程中,有的家長特别喜歡糾正孩子的發音,殊不知這樣會造成孩子有挫敗感,最後拒絕開口。
05
不停要求孩子開口說話
當孩子開口說“爸爸”、“媽媽”後,很多家長會不停催促孩子說其他的。比如“你叫媽媽,就把玩具給你”、“叫爺爺、叫奶奶,就給你吃餅幹”……
類似這樣的催促會讓孩子感到有壓力,會陷入“越不說越催,越催孩子越不願意說”的模式。
06
給孩子吃得太精細
有的家長怕孩子吃的太硬,會不好消化或者怕孩子噎着了,于是長期給孩子吃粥、肉泥、碎蔬菜……
這樣做會影響孩子口腔感覺或是口腔肌肉的發育,導緻孩子流口水、說話不清楚、口吃等。
07
家長說話語速太快
家長說太快,往往孩子的思維無法跟上說話人的速度,就很難提取家長說話的有效信息,無法理解其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