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是什麼類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是什麼類
更新时间:2024-08-18 21:05:50

指關漢卿、白樸、馬緻遠、鄭光祖四位元代雜劇作家。明代何良俊在《四友齋叢說》中說:“元人樂府稱馬東籬、鄭德輝、關漢卿、白仁甫為四大家。”在此以前,元代周德清在《中原音韻》序中說:“樂府之盛之備之難,莫如今時……其備則自關、鄭、白、馬,一新制作。”但是,周德清雖以四人并稱,卻并未命以“四大家”之名,另外,明初賈仲明為馬緻遠作的吊詞中又有“共庾、白、關老齊眉”的說法,庾指庾吉甫。這些說法表明,元曲四大家的概念是逐漸形成的。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是什麼類(元曲四大家)1

關于這幾位元曲作家的排列和評價,因人因時而各有不同。元代鐘嗣成的《錄鬼簿》把關漢卿列為雜劇作家之首,賈仲明稱關漢卿是:“驅梨園領袖,總編修師首,撚雜劇班頭。”但明初朱權的《太和正音譜》卻首推馬緻運,以為“宜列群英之上”,而以關漢卿為“可上可下之才”。明代前期以後,又有盛贊鄭光祖而貶低其餘三家的,如何良俊《四友齋叢說》說:“馬之辭老健而乏滋媚,關之辭激厲而少蘊藉,白頗簡淡,所欠者俊語,當以鄭為第一。”清人王季烈《曲談》中則認為“關、白、馬、鄭諸家”。近代王國維的《宋元戲曲史》中說:“元代曲家,自明以來,稱關、馬、鄭、白,然以其年代及造詣論之,甯稱關、白、馬、鄭為妥也。關漢卿一空倚傍,自鑄偉詞,而其言曲盡人情,字字本色,故當為元人第一。”

關漢卿、白樸、馬緻遠、鄭光祖代表了元代不同時期不同流派雜劇創作的成就,他們被稱為“元曲四大家”,已為曆史公認。明代王世貞、王骥德等人為王實甫未被列入“四大家”而提出非難,王骥德還提出“王、馬、關、鄭”說。清代李調元《雨村曲話》則有“馬、王、關、喬(吉)、鄭、白”之說,但未見流行。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是什麼類(元曲四大家)2

元曲四大家指關漢卿、鄭光祖、馬緻遠和白樸。

關漢卿是元代雜劇作家。号已齋(一作一齋)。大都(今北京市)人。亦說祁州(在今河北)、解州(在今山西)人。約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時,賈仲明《錄鬼簿》吊詞稱他為“驅梨園領袖,總編修師首,撚雜劇班頭”,可見他在元代劇壇上的地位。關漢卿曾寫有(南呂一枝花)贈給女演員珠簾秀,說明他與演員關系密切。據各種文獻資料記載,關漢卿編有雜劇67部,現存18部。個别作品是否出自關漢卿手筆,學術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風塵》、《望江亭》、《拜月亭》、《魯齋郎》、《單刀會》、《調風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鄭光祖,字德輝,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縣)人,生卒年不詳。他是元代著名的雜劇家和散曲家,與關漢卿、馬緻遠、白樸齊名,号稱元代四大雜劇家之一。

有關鄭光祖的生平事迹沒有留下多少記載,從鐘嗣成《錄鬼簿》中,我們知道他早年習儒為業,後來補授杭州路為吏,因而南居。他“為人正直”,不善與官場人物相交往,因此,官場諸公很瞧不起他。可以想見,他的官場生活是很艱難的。杭州的美麗風景,和那裡的伶人歌女,不斷地觸發着他的感情,他本來頗具文學才情,使他開始了雜劇創作。

據文學戲劇界的學者考證,鄭光祖一生寫過18種雜劇劇本,全部保留至今的,有《迷青瑣倩女離魂》、《刍梅香騙翰林風月》、《醉思鄉王粲登樓》、《輔成王周公攝政》、《虎牢關三戰呂布》等。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是什麼類(元曲四大家)3

從這些保留的劇目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劇目主要兩個主題,一個是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另一個是曆史題材故事。這說明,在選擇主題方面,他不像關漢卿敢于面對現實,揭露現實,他的劇目主題離現實較遠。他寫劇本,大多是藝術的需要,而不是政治的需要。

以描寫青年男女愛情故事為主題的劇本中,《迷青瑣倩女離魂》是他的代表作。劇本以唐朝陳玄佑的《離魂記》小說為素材,其大緻情節是:秀才王文舉與倩女指腹為婚,王文舉不幸父母早亡,倩女之母遂有悔約的打算,借口隻有王文舉得了進士之後才能成婚,想賴掉這門婚事。不料倩女卻十分忠實于愛情,就在王文舉赴京應試,與倩女柳亭相别之後,由于思念王文舉,倩女的魂魄便離了原身,追随王文舉一起奔赴京城。而王文舉卻不知是倩女的魂魄與他在一起,還以為倩女本人同他一起赴京。因此,當他狀元及第三年後,準備從京城啟程赴官,順便打道去探望嶽母,便先修書一封告知倩女的父母,王文舉偕同倩女魂魄來到了倩女身邊,魂魄與身體又合一,一對恩愛夫妻得到團圓。

全劇集中刻畫了倩女追求婚姻自主,忠貞于愛情的形象和性格。在婚姻上,決不輕易任人擺布。當她的母親想要悔約,要她與王文舉兄妹相稱時,她便一眼看穿了母親的用意,表示了堅決的反對。當倩女的魂魄離開真身,追随王文舉一起赴京路上,王文舉以為倩女本人奔來,先是說怕倩女的母親知道,勸她回去,情女果敢地說:“他若是趕上咱,待怎樣?常言道,做着不怕!”王文舉勸阻行不通,使用禮教來教訓她,說什麼“聘則為妻,奔則為妾”,說她“私自趕來,有玷風化”。倩女更堅定地說:“你振色怒增加,我凝睇不歸家。我本真情,非為相谑,已注定心猿意馬”。表現了她對封建禮教的反抗和鄙視。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是什麼類(元曲四大家)4

鄭光祖在《倩女離魂》一劇中,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對愛情忠貞不渝,感情真摯熱烈的少女形象,因而使這一劇堪與《西廂記》相媲美。也正由于此,使鄭光祖“名香天下,聲振閨閣”。鄭光祖的曆史劇,似乎不及他的愛情劇引人入勝,但是,他在描寫人物内心活動方面,還是獨具一格。

《王榮登樓》雖然在劇情、結構方面無甚可取,但詞曲工麗,對人物心境的描寫卻頗具匠心。明人何良俊認為鄭光祖元曲,當在關漢卿、馬緻遠、白樸之上,他說;“王粲登樓第二折,摹寫羁懷壯志,語多慷慨,而氣亦爽烈,至後《堯民歌》,《十二月》,托物寓意,尤為妙絕。豈作脂弄粉語者,可得窺其堂庑哉”。劉大傑也說,這些曲詞,“表現出思鄉之情和懷才不遇的憤慨,情感的真摯,意象的高遠,語言的俊朗,能與人物當時的心境相映襯。”

鄭光祖一生從事于雜劇的創作,把他的全部天才貢獻于這一民間藝術,在當時的藝術界享有很高的聲譽。伶人都尊稱他為鄭老先生,他的作品通過衆多伶人的傳播,在民間産生了廣泛的影響。他與蘇杭一帶的伶人有着緊密的聯系,他死後,就是由伶人火葬于杭州的靈隐寺中的。

除了雜劇外,鄭光祖還寫過一些曲詞,留至今日的,有小令六首,套數二曲。這些散曲的内容,包括對陶淵明的歌頌,即景抒懷,對故鄉的思念,以及江南荷塘山色的描繪。無論寫景抒情,都是清新流暢,婉轉妩媚,在文學藝術的研究上有很高的價值。

同許多偉大的藝術家一樣,盡管他們的作品數世紀來為人傳誦,但他們本人的身世卻鮮為人知。鄭光祖也是這樣,他默默地在藝術園地耕耘,把他的藝術成果奉獻給民衆,而又默默地離開了這個人世。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是什麼類(元曲四大家)5

馬緻遠生于1250年,約卒于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雜劇家。大都(今北京)人。馬緻遠以字行于世,名不祥。晚号“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他的年輩晚于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曾任江浙行省務官。

馬緻遠着有雜劇十六種,存世的有《江州司馬青衫淚》、《破幽夢孤雁漢宮秋》、《呂洞賓三醉嶽陽樓》、《半夜雷轟薦福碑》、《馬丹陽三度任風子》、《開壇闡教黃梁夢》、《西華山陳抟高卧》七種。馬緻遠的散曲作品也負盛名,現存輯本《東籬樂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套數17套。其雜劇内容以神化道士為主,劇本全都涉及全真教的故事,元末明初賈仲明在詩中說:“萬花叢中馬神仙,百世集中說緻遠”“姓名香貫滿梨園”。

白樸,原名恒,字仁甫,後改名樸,字太素,号蘭谷。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至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在世,此後行蹤不詳。祖籍(阝奧)州(今山西河曲縣),後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學家、雜劇家。

白樸出身官僚士大夫家庭,他的父親白華為金宣宗三年(1215年)進士,官至樞密院判;仲父白贲為金章宗泰和間進士,曾做過縣令,叔父早卒,卻有詩名。白家與元好問父子為世交,過從甚密。兩家子弟,常以詩文相往來。

白樸出身于這樣的家庭,本應優遊閑适,讀書問學,以便将來博取功名。然而,他的幼年卻偏偏遭逢兵荒馬亂的歲月,他隻得同家人在驚恐惶惑中苦熬光陰。他出生後不久,金朝的南京汴梁已在蒙古軍的包圍之下,位居中樞的白華,整日為金朝的存亡而奔忙,無暇顧及妻兒家室。金哀宗天興元年(1232年),蒙古軍樹炮攻城,哀宗決計棄城北走歸德,白華隻得留家人于汴京,隻身随哀宗渡河而上。次年三月,汴京城破,蒙古軍縱兵大掠,城内士庶慘遭殺戮,财富遭到空前洗劫。戰争中,白樸母子相失,幸好當時元好問也在城中,才把他和他的姐姐收留起來,在亂兵和饑荒中救了他的性命。四月底,元好問攜帶白樸姐弟渡河北上,流寓聊城,後寄居于冠氏(今山東冠縣)縣令趙天錫幕府。元好問雖也是亡國奔命之臣,生活至為艱辛,但他視白樸姊弟猶如親生,關懷備至。白樸為瘟疫所襲,生命垂危,元好問晝夜将他抱在懷中,竟于得疫後第六日出汗而愈。白樸聰明穎悟,從小喜好讀書,元好問對他悉心培養,教他讀書問學之經,處世為人之理,使他幼年時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是什麼類(元曲四大家)6

白樸的父親白華于金朝滅亡後先投南宋,做了均州提魯。然不久,南宋均州守将也投降元朝,白華遂北投元朝。蒙古太宗九年(1237年),白樸12歲時,白華偕金朝一些亡命大臣來到真定,依附在世守真定的蒙古将領史天澤門下。同年秋,元好問由冠氏返太原,路經真定,遂将白樸姊弟送歸白華,使失散數年的父子得以團聚。父子相見,白華感到極大的快慰,他有一首《滿庭芳·示列子新》詞,表述當時的心情:“光祿塔台,将軍樓閣,十年一夢中間。短衣匹馬,重見鎮州山。内翰當年醉墨,紗籠支高闊依然。今何日,燈前兒女,飄蕩喜生還”。他也十分感激元好問代為撫育兒女之恩,曾有詩謝之曰:“顧我真成喪家犬,賴君曾護落窠兒。”

随着北方的安定,白樸父子也就在真定定居下來。從此,他按照父親的要求,寫作詩賦,學習科場考試的課業。他對律賦之學頗為上進,很快即以能詩善賦而知名。其時,元好問為修撰金朝曆史書籍,也常出入大都,從而往來于真定,關心着他的學業,每至其家,都要指導他治學門徑,曾有詩誇贊白樸說:“元白通家舊,諸郎獨汝賢。”勉勵他刻苦用功,成就一番事業。然而,蒙古統治者的殘暴掠奪,使白樸心靈上的傷痕難以平複,他對蒙古統治者充滿了厭惡的情緒,兵荒馬亂中母子相失,使他常有山川滿目之歎,更感到為統治者效勞的可悲。因此,他放棄了官場名利的争逐,而以亡國遺民自适,以詞賦為專門之業,用歌聲宣洩自己胸中的郁積。

随着年歲的增長,社會閱曆的擴大,白樸的學問更見長進。元世祖中統二年(1261年),白樸36歲。這年四月,元世祖命各路宣撫使舉文學才識可以從考者,以聽擢用,時以河南路宣撫使入中樞的史天澤推薦白樸出仕,被他謝絕了。他既拂逆史天澤薦辟之意,自覺不便在真定久留,便于這年棄家南遊,更以此表示他遁世消沉,永絕仕宦之途的決心。然而,眷妻戀子的情腸終不能割斷,他也經常為自己矛盾的心情所煎逼,感到十分痛楚。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是什麼類(元曲四大家)7

盡管如此,他還是要遠離那車馬紅塵之地。他先到漢口,再入九江,41歲時曾北返真定,路經汴京。此後,再度南下,往來于九江與洞庭之間,到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在金陵定居下來。這前後,可能因為他的真定原配去世,他曾為妻喪而回到過真定,逢着這個機會,又有人建議他去朝中做官,卻被他謝絕了。此後不久,他即返金陵。從此,主要在江南的杭州、揚州一帶遊曆,直到81歲時,還重遊揚州。而後,他的行蹤就無從尋覓了。

白樸放浪形骸,寄情于山水之間,但他卻并不可能真正遁迹世外,對現實熟視無睹。加之,他的足迹所至,恰恰是曾經繁華一時,而今被兵火洗劫變為的荒涼境地。前後景象的對比,更激起他對蒙古統治者的怨恨。他以詩詞來宣洩這種怨恨,控訴蒙古統治者的罪惡行徑。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白樸遊至九江,再入巴陵。九江昔日的繁華,卻被一掃而光,留在他眼底的是蕭條冷落,他不禁無限傷感地歎息道:“纂罷不知人換世,兵餘獨見川流血,歎昔時歌舞嶽陽樓,繁華歇”。至于金陵懷古,杭城“臨平六朝禾黍、南宋池苑諸作,”處處抒發遺民的心情,“傷時紀亂,盡見于字裡行間。”其感物傷情從筆下款款道出。

白樸畢竟是封建時代的知識分子,盡管他為江山異代,田園荒蕪而感傷、而悲戚,但他更多地是為自己一生九患的身世傷懷。一部《天籁集》,可以說處處傾訴着他對凄涼人生的感慨。他除了用詞曲表達他的意志情懷外,還寫下了不少雜劇,為元代雜劇的繁榮貢獻了自己的才華

關漢卿,号己齋叟。其代表作為《窦娥冤》 白樸,字太素,号蘭谷。其代表作為《牆頭馬上》 馬緻遠,字千裡,号東籬。其代表作為《漢宮秋》 鄭光祖,字德輝。其代表作為《倩女幽魂》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是什麼類(元曲四大家)8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