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孩子以後,敏敏老師觀察到: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同年齡的孩子,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而對父母說謊。
一個6歲的孩子會否認“是不是你把這個東西弄壞了”“要不要吃飯”等問題,隻是下意識地避免父母的責罰,而十幾歲的孩子則會因為自我意識的覺醒,通過說謊來避免父母的追三問四。
到底該如何教導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誠實問題呢?我們整理了以下建議,一起來看看吧。
2-3歲孩子說謊是沒意識
一項曾發表在《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的研究指出,孩子早在幼兒初期就開始了說謊這一行為。
如果你有兩個孩子,一個3歲,一個2歲,當他們打碎了水杯,你問他們是誰弄的,他們可能會彼此指着,都說是對方。
初期說謊,對于他們來說是一種學習和積累經驗的過程,他們想要借此來試探身邊人,誠實或者說謊會得到什麼不同的反應?
慢慢地,他們從父母的斥責中知道說實話會得到不好的結果,甚至得不到自己本來可以擁有的東西。
等到再遇到相同情況,他們可能就會用說謊來逃避被父母責備的後果。
對于尚在幼兒時期的孩子,父母不要過多糾結于說謊會給孩子帶來多麼大的影響,因為他們未發育成熟的大腦還沒能意識到自己錯了,更别說理解“誠實”這個抽象的理念了。
因此,不要怒斥、讓他們以為自己是壞孩子,父母也不需要表現得過多在意,隻要善意地進行引導就行了。
3-5歲孩子說謊是虛實不分
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正處于想像力非常豐富的時期,他們的腦海裡有自己的“想象朋友”、有超人英雄,也有會說話的彩虹。
因此他們還分不清現實與幻想之間的區别,就會編造故事或者說謊,來證明自我的想像是真實存在的。
這有點像一廂情願地自我沉迷,比如他們可能在同學面前炫耀自己去過迪士尼、或者看過到比大象大兩倍的獅子。
虛幻的背後,其實藏着的是孩子的向往。
當他們說了一些不着邊際的話後,父母可以做的是,不要從大人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情,也不要直接打破他的想象,你可以暫時順着他的思維,給他的童年構建一個美好的想象世界。
一位兒童心理學專家建議說,如果孩子和自己的“想象朋友”相處愉快,又沒有阻礙到他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那麼這種關系就是健康的。
這是電視機發明之前,大部分小孩都會做的事情,這也是他們聯結現實和幻想的方式。
5-8歲孩子說謊有因可查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開始有意識說謊了,因為他們具備最初的社交能力,并且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
當他們知道因為自己的某些行為不被認可,或者會讓父母失望時,就會用謊言來讨好父母,有時候也會自尊心的驅使而想要暫時性躲避懲罰。
特别是在父母暴怒、局面開始不受控制之時,他們會基于所謂的“求生本能”來說一些日後很難圓的謊言,隻為暫且度過眼前的危機。
父母可以做的是,在孩子說謊的時候,多思考一下可能的原因。
如果隻是初犯,告訴他這樣的行為會導緻什麼樣的後果,引導他自己去思考,而不是因為孩子的某一次謊言就給孩子定性,武斷地就給孩子貼上“說謊精”“壞小孩”的标簽。
此外,也可以告訴他“盡管你做錯了,讓我們生氣和失望,但我們依然愛你”,讓他知道父母的愛不會因為他的過錯而減少,愛和事件是彼此獨立的。
如果再犯,父母就可以适當地實施一些懲罰措施了。
9-12歲孩子說謊是趨利避害
青春期的孩子,會因為不願意服從父母或者減少争吵而說謊。
因為在他們的經驗中,父母隻會允許自己認可的事情,有些事可以說,有些事得到的可能是拒絕。比如孩子不想寫作業、想出去和朋友玩,就會說謊來規避待在家中。
如果孩子長期都在用這類謊言哄騙父母,父母可以直接表達自己的不滿。
在了解真正的原因之餘,比如壓力過大、對無法掌控某種情況的焦慮感,也有可能隻是孩子發現說謊是個省事的好辦法,父母要用理性的态度和言語來和孩子溝通,并告訴他們,說謊不僅會破壞别人對他的信任和關系,還會付出意想不到的代價。
言傳身教最重要
教育心理記者及作家瑪Maria Konnikova,曾在其書中指出:
所有的孩子都說謊,他們試探父母的底線,從中适應社會規範、學習社會期待,這是成長的一部份。
如果說謊是一件避免不了、又不斷持續的事情,那麼,相比怒罵或者重罰孩子,父母是不是應該也要反省一下:
為什麼我的孩子經常說謊?是不是他成長的環境沒有讓他感到說實話的安全感?還是他耳濡目染的,更多是大人們的謊言世界?
我認為,父母的身教和言教是最重要的環節,自己做錯事時,誠實以對、承擔責任,我們教給孩子的就是一個敢說實話的安全環境。
另一方面,當孩子說謊做錯事時,父母更要把關注的焦點放在“行為”上,而不是借題發揮責罰孩子,甚至貶低孩子的人格。
這是一個重建信任關系的過程,因為信任會帶來安全感,自然就能改善說謊行為。
成長過程中,
你遇到過哪些謊話
又是怎麼處理和教育孩子的呢?
期待你的留言
一起交流育兒心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