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否認“第一學曆”,表示從來沒有使用過“第一學曆”這個概念。然并卵,教育部否認也沒有用,“第一學曆”的重要性,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對于用人單位來說,但凡對員工的教育有要求的,就一定會重視“第一學曆”。當然,對于員工的教育水平要求不高的單位,大可不必糾結于員工的“第一學曆”。比如,對于在工地搬磚的人,或者是清潔工,或者是超市的收銀員,甚至,煙草工廠流水線上的包裝工,對員工的教育水平,可以沒什麼要求,或是要求不高,那麼,糾結于“第一學曆”,實在沒有多大意思。
可是,對于員工的教育要求比較高的單位,比如,信息産業的程序員,或是證券金融企業,等等,隻要是對員工教育水平要較高要求的單位,就不能不重視員工的“第一學曆”。即使是教育部出面否認“第一學曆”,就算不駁教育部的面子,暗地裡也要執行重視“第一學曆”的用工規則。
“第一學曆”重要不重要?看看高中畢業考專科,錄取分數線是250分,不要說比985大學了,就是與二本相比,分數也不到人家的一半吧。可是,專科學生,通過成人教育的方式,還是很容易就弄到一個本科學曆吧?這專科生通過成人教育弄到的本科文憑,你能說,跟高考實打實考到的“第一學曆”本科,有沒有區别?說破天也沒有人相信吧?
再看985大學的學業壓力,跟二本院校學生的學業壓力相比,也是不可同日而語吧。然而,有些二科大學的學生,上進心很強,到大三開始,就已經準備考研了,他們通過勤奮努力,也有可能是參加考研訓班之類,也有可能考到一個985大學讀研究生。隻是,二本大學有些學生努力考上研究生,他們的素質,與985大學保研的學生相比,差距還是很大的。每年的10月初,當保研系統開放之後,各地名校的研究生導師半夜守着争搶保研的學生,就可以想見,在導師眼裡,保研的學生,與二本大學的考研學生相比,差距不是一般的大。能說“第一學曆”是個僞概念麼?
沒有哪個用人單位不願意廣納人才,沒有哪個單位願意在選才用人上自我設限,可是,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的單位要重視“第一學曆”呢?那是在多年的實踐中,得出來的經驗和教訓。即使教育部發話了,對于用人單位來說,還是不會輕易丢掉“第一學曆”這個選才用人的标準。
現在規定用人單位不許有招聘歧視,不能明目張膽地以985或211來劃線,将985或211大學之外的學生打入另類。這一規定,開始的時候,在公務員招聘方面,确實執行得很好。後來,看到很多二本大學的學生不斷戰勝985大學生,甚至出現985大學生考不過二本大學生的情況。因為,二本大學生的學業壓力小,可以早早地花大量時間來準備公務員考試,而985大學生的學業壓力很大,很難抽出大量的時間來準備公務員考試。雖然,985大學的學生素質要高于二本大學的學生,如果二本學生花了兩年時間備考,而985大學的學生幾乎是裸考,你想,985大學的學生能考得過二本學生麼?後來,可能是發現這個現象有點不對勁,現在已經加大了到985大學招聘選調生的力度,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就是重視“第一學曆”的表現。
“第一學曆”,能說不重要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