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先賢逝去已成仙,千古名篇響耳邊。
古寺楓橋鐘依舊,你我故地續詩緣。
2021-04-04,我們來到蘇州寒山寺。
江楓園
很多年前,我曾經來過寒山寺,記得那時的景區很簡單,一橋一寺。
當我們乘車來到景區,第一感覺就是與印象中的景色,有了很大的變化。
走進“寒拾遺蹤”牌坊,就走進了寒山寺景區。現在景區的規模很大,我們還是先去寒山寺看看。
普明塔院
普明寶塔
普明寶塔,是塔院的主體建築,是寒山寺的最高點。
寒山寺
寒山寺位于蘇州市姑蘇區,曾是中國十大名寺之一,始建于南朝蕭梁代天監年間。
唐代貞觀年間,當時的名僧寒山等兩位高僧創建寒山寺。1000多年内,寒山寺多次損毀,最後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緒年間。
寒山寺因張繼的《楓橋夜泊》,而譽滿神州;蘇州也在寒山寺做足了文章。
“和合祖庭”,和合,指唐代浙江天台山國清寺隐僧寒山與拾得, 是佛教史上著名的詩僧。和合祖庭,是傳說中二聖曾經居住的地方。
正值清明節假日期間,寺内的人較多。
唐德宗年間,釋迦牟尼說法圖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橫批:無上清涼。
寺内的銅虎雕塑
寒拾殿在一層,藏經樓在二樓。
鐵鈴關,地處蘇州阊門外,楓橋鎮西。
明嘉靖年間,倭寇為患。為了抗禦倭寇,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在城郊築關設防,鐵鈴關即其中之一,故又名楓橋敵樓。
江楓洲
張繼雕像
張繼,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流傳下的作品很少,然僅《楓橋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賜,成為遠近馳名的遊覽勝地。
夢詩亭
水驿都是遊子夢,霜鐘漁火古人詩。
江南水鄉,粉牆黛瓦,碧水漣漪,綠柳輕搖。
楓橋、鐵嶺關
楓橋,舊名“封橋”,因漕運夜間封此橋禁止船隻通行而得名。
宋.王珪親書唐張繼《楓橋夜泊》詩,後來“封橋”遂改為“楓橋”。
唐·杜牧(803-852)也曾寫下《楓橋》
詩曰:
長洲苑外草蕭蕭,卻算遊城歲月遙。
惟有别時今不忘,暮煙疏雨過楓橋。
在楓橋邊留個影
水韻姑蘇,景色宜人。
寒山别院,一條逶迤的卵石路将“落月池”、“映月亭”、“愁眠坡”、“寒山橋”、“聽鐘坪”、“覓詩廊”等景點串連起來。
走進寒山鐘苑
鐘韻樓:佛主傳心如指月,詩人得句在聞鐘。
梵音閣
在苑内有“中華第一詩碑”,上面刻着俞樾書寫的《夜泊楓橋》。
俞樾是清末著名學者、文學家、經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
乾隆《心經》禦筆在詩碑的反面。
塔影、鐘聲、詩韻
大鐘
銅鼎
風雨亭楹聯雲:“名橋古刹常如畫,興會三千世界;明月霜風自作詩,情寄百八鐘聲
江南水鄉,名橋古刹如畫,霜鐘漁火留詩:
張繼: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2021-04-04,遊寒山寺
先賢逝去已成仙,千古名篇響耳邊。
古寺楓橋鐘依舊,你我故地續詩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