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寫了大于河的槐、橋、牌坊,也寫了二十裡堡車站,關于大于河的于字和二十裡堡的堡字,激發了很多人的興趣和讨論。
大于河最早叫做大圩河,圩字一直被讀作yú,這沒什麼問題,這條河在城西,發源于昌樂,在它的東邊,也是城西,還有條河,叫小圩河,而往東過了城區,在城東也有條河,叫虞河,發源于坊子,因為這三條河的名字發音相同,都讀yú,于是有人很容易把它們混淆了,其實城西的河和城東的河,東西相距數十裡路呢,根本不是一回事。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有關部門保留城東的河名字不動,而城西的河,名字由圩河改做于河,或許考慮到很多人不認識這個圩字,就把它給簡化了,去掉左邊的土,留下右邊的于,相關的鄉鎮公社也由圩河變成于河。
現在住在城西這條河的鄉親,還是習慣于寫圩河,喜歡讀圩為yú,但是查閱現代詞典,發現圩字其它兩種注音,一是xu,還一個是wei,唯獨對yu音解釋不多,百度百科對圩字的注釋也是如此,過多介紹xu和wei音。
有意思的是,打開手機和電腦裡的各種主流輸入法,打xu和wei都可以打出圩字,打yu就是出不來這個字,而在清代康熙字典裡,對圩字的注解中,明确指出它的讀音yu,居住在圩河附近的鄉親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從祖上傳下來,圩讀yu,不知讀了多少輩多少代了,不知讀了或寫了這個字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了,如今卻還讀錯了寫錯了嗎?在他們眼裡,還是不習慣圩寫成于,不喜歡圩讀做xu或者wei。
其實還有一個有趣的事。在大圩河東邊不遠,有條小圩河,它旁邊有個南小圩河村,村口立着一塊村碑,應該立了很多年,碑上面刻着南小圩河村,這幾個字的注音是這樣刻的,nan xiao wei he cun。是不是很有意思?
說完了圩字。我們來看看堡字。查閱各種資料,堡有三種注音,bǎo,bu,pù,看到這個堡字,你頭腦中是不是馬上閃出第一個注音來,然後有一個漢堡包或者碉堡在你面前顯現呢,關于bao注音不多介紹了,讀bu時,可看作通“埠”字,濰坊附近很多鄉鎮或者村莊帶埠字,比如城西和城北的杏埠、杭埠、槐埠等,也比如坊子的埠頭、黃旗埠等,現在黃旗埠都統一寫成黃旗堡了。
關于堡字的第三個注音pù,通“鋪”字,比如二十裡堡,可以寫或讀“二十裡鋪”,其實很多濰坊人都是讀二十裡鋪的,在城東和城南各有一個二十裡堡,它們應該距離城區裡程有二十裡左右,名字由此得來,類似的還有,十裡堡,也是在城東和城南各一個。
為了加以區分和規範,鋪字改成堡字,讀音不變,還是pu,城東的二十裡堡不變,城南的變成廿裡堡,其實意思還是一樣,不過寫法不一樣了,廿不就是二十的意思嘛,當然了濰坊人還是喜歡把“廿裡堡”讀“二十裡鋪”的,不過如果碰到一個外地人來濰坊,不知會不會把“廿裡堡”讀成“年裡寶”呢。
更多類似的字,研究一下,還是怪有意思的。
歡迎各位留言,一起探讨啊。期待你的互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