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龍城飛将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兩句詩大家都很熟悉,西漢大将軍衛青讓匈奴聞風喪膽,不敢度過陰山。人的名樹的影,衛青在曆史上名氣之大,無人不知。陰山能和衛青聯系在一起,足以說明它的重要性。萬一沒能攔住胡馬,讓他們度過了陰山,會怎樣?
說陰山,就不能不提黃河。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巴顔喀拉山,一路浩蕩東下,先後出現幾個大轉折,約從蘭州附近黃河呈西南——東北方向流經甯夏首府銀川,在内蒙古巴彥淖爾附近變為由西向東流,之後又在内蒙古的托克托縣改為由北向南流,在陝晉豫三省交界附近又改為由西向東流,在山東省彙入渤海,整體上黃河像一個巨大的“幾”字。
從地圖上看,陰山山脈橫亘于我國内蒙古中部,恰好位于黃河大“幾”字上方。它由一系列東西走向的山峰組成,西起阿拉善高原,東至多倫以西的灤河上遊谷地,從西向東包括狼山、烏拉山、色爾騰山、大青山、大馬群山等,東西綿延1200多公裡。陰山山脈的山峰平均海拔在1400米到2300多米之間,主峰呼和巴什格位于狼山西部,海拔2364米。
陰山山脈南北坡度非常不對稱,北坡緩緩滑向内蒙古高原,南坡卻陡降至河套平原,落差約千米。如此巨大的落差,使得高大的陰山山脈像一堵牆,阻隔了蒙古高原吹來的風沙和冷空氣。陰山山脈南北氣候差異比較大,陰山以北降水少,以牧業為主;陰山以南較濕潤,有黃河水的常年滋潤,土地肥沃,宜農宜牧。
在陰山和黃河的共同作用下,才有“黃河九曲,唯富一套”的說法。陰山是我國溫帶半幹旱和幹旱氣候的地理分界線,也是農耕區與遊牧區的自然分界線,因此成為我國曆史上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角力的前沿。
對遊牧文明來說,陰山南麓肥沃的河套平原,水草豐美,氣候相對溫和,是最理想的放牧之地。相比漠北的苦寒,這裡簡直就是天堂般存在。“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中描繪得多美呀!敕勒川就是指陰山南麓的前套平原(土默特平原),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包頭市之間。
若是遊牧文明占據了陰山南麓的河套地區,對中原農耕文明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威脅。這裡距離中原的都城長安實在太近,失去陰山,則失去屏障、門戶大開,遊牧勢力的騎兵一個沖鋒很快就可以兵臨城下,這是絕不允許的。
陰山對中原農耕文明和北方遊牧文明都很重要,陰山的得失通常意味着攻守之勢的轉換,因此激烈的争奪就不可避免。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派蒙恬北擊匈奴,奪下陰山之南的河南地,修馳道、築長城禦敵。
沒想到秦二世而亡,在中原楚漢相争之際,匈奴趁機又奪回河套地區。中原打得一團糟,匈奴占據肥美的河套之地,迅猛發展。劉邦建立漢朝後,迫于匈奴勢大,隻能暫以和親相安撫。直到漢武帝時,重用衛青和霍去病等将領,奇襲龍城、封狼居胥,趕跑了匈奴。漢武帝置朔方郡和五原郡,才最終将陰山南麓的河套平原牢牢掌控。
中原農耕文明在和北方遊牧勢力長期纏鬥的過程中,對陰山的重要性看得越來越清楚,“中國得陰山,則乘高一望,寇出沒蹤迹皆見,必逾大碛而居其北。去中國益遠,故陰山為禦邊要地,陰山以南即為漠南,彼若得陰山,則易以飽其力而内犯,此秦、漢、唐都關中,必逾河而北守陰山也。”
在曆朝曆代,但凡中原據有陰山,必設重鎮而守之。守住陰山就能對遊牧維持進攻姿态,否則隻能處于守勢。如宋朝時,西夏占據了西套平原(銀川平原),有足夠的糧食就可以和宋朝分庭抗禮。再如明朝,沒有據有陰山,則一直被鞑靼人襲擾,土木堡之變更是被鞑靼人兵臨京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