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十分重要。”對于現階段的英語教學,六盤水市第三實驗中學匡翠屏說。
怎樣将對中國傳統節日的内涵把握和對西方節日的風俗了解融合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匡翠屏在九年級英語《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單元教學中,給予了最好的示範。
課前,匡翠屏通過提前布置課堂任務,讓學生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選擇一個中國傳統節日,收集有關節日資料,并進行英文小短劇的編排。課上,同學們圍繞端午節,通過自己對端午節的了解,講述端午習俗和人物故事,以流暢的英語口語和惟妙惟肖的演繹,将端午這一傳統節日文化内涵進行充分展示。
待同學們“表演”結束後,匡翠屏結合教學内容,以視頻、圖片等方式進一步帶入家國情懷的教育。課後,也讓學生們學會反思古人的愛國情懷,會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對節日也有了不一樣的情愫。
從英語課堂出發,匡翠屏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融入在教學各個環節,讓學生在了解歐美文化,學習英文知識的同時,也深刻地領悟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堅定文化自信。
英語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學科,具有基礎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特征。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匡翠屏一直以來在教學中的實踐。通過小組合作學,老師引導學的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探究中主動獲取知識,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
師生互學,相互引導,學教關系變成了一種同生、互長、共存的關系。“有時我在講語法點的時候,無論如何講解,有些孩子就是聽不懂,但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弄懂了的同學就會以他們的思維模式向該同學講解,該同學就能很好地理解。”在學生講解語法點的時,匡翠屏也在一旁認真聆聽和學習,她說:“聽他們讨論時候還能打通我的‘任督二脈’,讓我明白以後遇到同樣的問題時,該怎麼去和學生講解才更容易理解。”
小組交流的過程中,匡翠屏則會深入每個小組去傾聽學生們的讨論,從他們的交流中發現新的想法、發散自己的思維、創新教學内容。同樣的一節課在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班級也有着不同的影響,可以碰撞出不同的火花。這種關系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流動的信息更加豐富多彩。
在六盤水市第三實驗中學任教的這11年來,匡翠屏非常感激學校對她的各種培養和關愛。她說:“工作在一個積極向上、蓬勃發展、友善、敬業、團結的集體裡,我深感榮幸!”學校關心教師的成長,不遺餘力培訓培養老師,給老師們各種平台發展,讓匡翠屏不斷地進步和成長。
誨人不倦、教導有方。春風化雨、循循善誘。因為熱愛,所以隻顧風雨兼程。她熱愛教育事業,熱愛班裡的學生,用愛與責任踐行着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神聖職責。
烏蒙新報記者 張心玥 羅京 實習生 賴蕊
編輯:謝孟融
一審:黃琬荻
二審:蒙光昌
三審:劉雲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