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心理咨詢過程中的衆多來訪者中,有一位女性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訴說着與老公之間的關系,并咬牙切齒,可以看出,他對老公充滿了恨意“我恨不得讓他去死,有一天我夢見他被車撞死,在夢裡我竟然開心地笑了”。
但過了一會,她又十分痛苦,并不斷地解釋,自己為丈夫付出多少,自己有多麼愛對方,如果對方真的提出離婚,自己可能也猜不到會有何種行為。
普通人可能會想,這個男人是多壞,讓這個女人這麼難過,想要對方去死。
其實不是這樣,現實生活中,這種愛恨交織的感情比比皆是。
我們用一個詞語形容:因愛生恨
用專業的心理詞語解釋,叫作焦慮—矛盾性依戀(Anxiety - contradictory attachment)。
依戀的早期研究者Ainsworth,采用陌生情境技術,研究嬰兒分離的反應,把這些反應歸結為了三種依戀模型,它們分别是:安全型,回避型和焦慮-矛盾型。
和安全型,回避型嬰兒不同,焦慮-矛盾型的嬰兒有一種非常矛盾的行為,當母親靠近時,他們一個勁地往母親懷裡鑽,當母親把他們抱起來時,他們表現出憤怒的抗拒,把母親推開,一旦被放下,又号啕大哭,直到再次被抱起,母親會抱着他直至熟睡,但隻要輕輕一放嬰兒醒來,又會立刻開始哭泣。無論母親怎麼做,這些嬰兒都會表現出強烈的痛苦,很難被安撫。
其實,這位來訪者小田就是矛盾-對抗型依戀”的典型。
我們需要伴侶,卻用傷害對方的方式讓對方遠離,“我就知道你最後要抛棄我”,當對方因因為内疚回來時,彼此享受完短暫的激情,又恢複到以往的矛盾狀态中
我們為什麼會傷害自己所愛的人?因為愛永遠是伴随着恨的,人類的愛恨情仇總是如此,就連母親對孩子愛也沒有無條件的,母親對嬰兒的愛是夾雜着“恨”意的,也會帶着人性的好惡去選擇對待孩子的方式
所以,明白這一點,就會清楚,愛恨交加在所難免。首先,一個人人格完整度越低,就越會自我矛盾,表現在人際關系上,就是人際不合,表現在感情裡,就是既愛又恨,或者忽愛忽恨,讓自己在意的人和在意自己的人痛苦
矛盾型依戀的最大一個特點,就是不懂愛,常把愛和恨互相混淆,心裡是愛對方的,但表現出來的是傷害,因為不懂得正确表達自己感受和情緒的方式,所以常會通過激發矛盾,如吵架,冷暴力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對方總是接收到矛盾和錯誤的信息,久而久之也會表現出不滿,雙方惡性循環。
還有一種就是心裡的恨大過于愛,但出于沉沒成本的考慮,當事人自己也不清楚,這是愛還是恨,就隻有勉強的相處下去,對方也無所适從。
每個人其實都有很多個面具,也都有優點和缺點,但是 容易混辦理的人,無法接受這一點,正如他們無法接受自己的多面性一樣。
他們隻希望對方是一個完美的戀人,來照顧那個脆弱的無助的自己,所以他們會通過很多努力,企圖來改變對方,并再三強調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如果對方做不到這一點,就會轉成失望,變成埋怨,最後心生恨意。
當事人往往有兩個相反的面具,一個愛對方,一個恨對方。愛對方是因為對方有可愛之處,恨對方隻是因為無法包容忍讓。
這樣的人,對外人的評估也是不合理的,比如,如果一個人有很明顯的優點,或對方優點多于缺點,在不了解對方的情況下,就把他評定為「好人」,而如果真正了解他,發現對方缺點多于優點,就直接把他評定為「壞人」,敬而遠之。
而這些判斷都是發生在潛意識裡的,他們自身也無法察覺,也無法真心地包容和寬恕他人。
而完整度高的人永遠會綜合評估,無論對自己還是他人,分數不可能太高,不可能太低,所以不會大愛大恨,發生矛盾型依戀的概率小
有多愛就有多恨——反向形成,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是指:把無意識之中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和沖動轉化為意識中的相反行為。具體表現就是:外表行為或情感表現與其内心的動機欲望完全相反。
反向形成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心理咨詢中有很多來訪者都有這樣的訴求,“老師,幫我想個法子報複ta吧,我恨ta”。
“既然恨ta,為什麼還要去挽回呢?”
“因為我不甘心”
“那挽回之後,還會和他好好發展下去嗎”
“不,我要把ta甩了,讓ta後悔”
因為不會愛,得不到愛,我們的羞恥感就會被啟發,為了找到這種掌控感,我們會以一種與之前截然相反的态度和方式去回應愛人,赢得對方的關注,表現出來的就是恨意。
我越恨你,越說明我在意你,愛着你。
除了婚姻關系,很多因為各種原因無法表達愛的人也會如此,比如男生追女神,明明很喜歡對方,愛對方,卻假裝不在意對方,或者針對對方。
這其實都是愛的另類表達。
人類的愛恨情仇總是如此,明白了這點,就不會被盲目的恨意沖昏頭腦,做出傷人傷事。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達
編輯 | 萬安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