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腎病領域有一種誤區:尿蛋白定量降到1g以下就夠了,沒必要降到0.5g以下。
尿蛋白處于0.5-1g之間,卻不當回事、不治療的腎友,大有人在。
為什麼許多腎友會這樣想呢?他們大多這樣告訴我:
“看病的時候,醫生告訴我降到1g以下就差不多了”。
那麼這個尿蛋白,到底要降到低于1g還是0.5g?曾經我們确實用過“低于1g則達标”的标準,當時沒有0.5g的證據。
當年最有影響力的指南,是2012年DKIGO(改善全球腎髒病預後組織)發布的指南,确實是推薦1g以上才要治療,如圖:
所以,如果醫生和你說尿蛋白降到1g以下就可以,他們沒騙你,當年這确實是專家們的共識。
但這條推薦對不對呢?
當時沒有專門研究過,編寫指南的專家們心裡也沒底,于是在下面附了一條低級推薦:0.5-1g之間也可以治療。可以看到,是2D級的弱推薦,人們也不重視,還是普遍認可首條推薦的1g。
但自那以後,研究數據就陸續出來了。
這是歐洲的一項大型研究,納入了1147例IgA腎病患者,按照尿蛋白高低分為4組,跟蹤随訪他們的腎髒存活率,結果如圖:
可以看到,10年後,尿蛋白0.5-0.9之間的患者,腎髒存活率約83%,也就是17%的患者進展到了尿毒症。(1-1.5g之間的患者,尿毒症發生率約23%)
按照這個速度,20年後,尿蛋白0.5-0.9g之間的患者,會有約34%的患者進展到尿毒症。
數據一出,KDIGO就知道以前的推薦不合适了。IgA腎病多數是年輕人,他們的期望壽命還剩有半個世紀呢,按照這個速度,最終的尿毒症發生率會達到一半以上,這是誰都難以接受的。
于是,新版指南修改了這條推薦,如圖:
最新版(2021版)的KDIGO腎炎指南,尿蛋白目标值已經是0.5g以下了,下面解釋的最後一句是“強烈建議”。
尿蛋白0.5-1g,會不會進展到尿毒症?尿毒症發生率是一個概率,概率是一個不确定的東西。具體到某一個尿蛋白患者,他會不會進展到尿毒症?我們需要盡可能地确定一下。
指南給出了研究中尿蛋白患者的腎功能下降速度,如圖:
紅框中,MAP是血壓,最右側是腎小球濾過率(GFR)的每年平均下降速度。可以看到,如果尿蛋白不達标,血壓也不控制,濾過率下降速度達到每年4.5個單位。
按照這個速度,多少年後會進展到尿毒症?
腎濾過率正常值是90以上。從剛跌破正常值,到尿毒症(15),是16.67年。濾過率完全正常,
如果腎功能已經下降了,比如肌酐200、300的患者,對應濾過率大約是50、30,到尿毒症(15)分别隻有7.78、3.33年。
那麼尿蛋白和血壓都控制達标的患者呢?
看最後一行,腎功能下降速度2.3,減慢了一半。括号裡最好的一批患者,速度減慢至每年1.5,三分之一的速度,尿毒症可延後3倍。
該研究納入的患者,并沒有采取中醫藥減輕腎損傷。在聯用中醫藥幹預的情況下,患者的腎功能下降速度可以接近正常腎髒的衰老速度(每年降1個單位)。
這是多少倍的差距啊!
但是尿蛋白達标的患者,能有多少?
南京市腎小球腎炎登記處,發布過一項回顧性數據,共1155名IgA腎病患者,尿蛋白達到低于0.5g标準的患者隻有19.7%,也就是說,高達80.3的患者仍然在以較快速度發展。
這種現象,又讓我想起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一種危害最大的血脂。化驗單上正常值是2.07-3.37mmol/L(不同醫院可能有點小差異),超過3.37才會提示超标的向上“↑”箭頭。
但這一數值,是給沒有其它疾病的人看的。對于糖尿病患者,需要降到1.8以下;對于冠心病、腦血管病人,需要降到1.4以下;如果還有心腦血管病複發,需要降到1.0以下。
可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比如一位心腦血管病人檢查膽固醇是1.9,太高了。但化驗單上卻顯示一個向下的“↓”過低箭頭,讓患者認為:太低了,不能再降了,就不配合治療,這讓許多心内科、内分泌科的醫生很頭疼。你說把化驗标準改了吧,又影響普通人檢查,關鍵是以哪種病作為标準呢?難辦,隻能挨個患者去解釋。
尿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有一個類似的特點:無論多低都沒事。他們不像肌酐,有一個範圍,太高或太低都不好。有研究顯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隻要有0.4,就足以滿足人體需要,何況世界上并沒有那麼強的降脂藥能降到那個程度。
如今尿蛋白患者的現狀,達标率隻有二成。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局面?“降回1g就沒事”的錯誤觀念已經在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了,贻害無窮。這個錯誤觀念,必須扭轉過來。
腎友們若還有腎髒病問題,可點擊→腎出問題了,找“腎科石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