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别人家同齡孩子叫“爸爸”“媽媽”跟别人對話、對答如流時,你會不會羨慕?為什麼自家的孩子,隻能一個字一個字往外蹦!有時還說不清楚?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孩子兩歲還不會說話,寶媽很是着急
達達家的有個兩歲的女兒,自從孩子出生後,一家人就開始圍着孩子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給孩子帶回來,小家夥也很聰明,一雙眼睛滴溜溜的,什麼的都懂。
家長的指令她都懂,比如她想要什麼東西,就會自己跑過去拿着它看着媽媽,而且媽媽跟她說把玩具收好、或者自己穿鞋,她也自己都懂。但是有個問題,孩子到現在還不會說話,隻會說簡單的“爸爸媽媽”而且說話都是一個字一個字地往外蹦。
這可愁壞了達達,孩子這是怎麼了,别人家的孩子,早就能和别人對答如流了,為何自己家的孩子遲遲不會說話?難道真的是有什麼問題?為此一家人都很心焦,于是兩口子商量了一番,第二天帶着孩子去醫院了,一路上達達都在擔驚受怕,生怕孩子被檢查出什麼問題。
到了醫院,經過一番檢查,醫生給出的答案是沒什麼問題,孩子隻是說話晚。這下,一家人的心才終于放下了,帶着孩子,高高興興地回了家……
孩子說話晚,父母該怎麼做?
一、做個笨媽媽
有些家長很聰明,孩子指個方向就知道自己就知道什麼意思,所以孩子不用說話,家長就懂意思,直接就幫孩子解決了問題。那麼這樣一樣,孩子也就形成了一個習慣,不用說話,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如果孩子這樣,家長可以适當的引導孩子,刺激她說話,讓他們知道想表達要說出來,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那就要說出來,不然,孩子總是不想說話和表達。
二、與孩子溝通少,沒有好的語言環境
很多家長平時工作忙,到家之後先看會兒手機電視,沒有時間跟孩子去溝通。或者直接打發孩子去看電視,想看多久都可以。但這樣對孩子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不僅費眼睛,而且不想出門、接觸外界環境比較少,沒有好的語言環境,孩子很可能會造成不想說話不想表達的情況。
做父母的可以投其所好,比如說和他們聊聊喜歡的繪本,喜歡吃的水果,喜歡的糕點。讓他們學會表達,善于表達。
三、家裡語言不統一
有些家庭是這樣的,在外面的時候說普通話,到了家裡就會說方言,那麼孩子在家裡就會聽到兩種語言來回切換,在兩種發音的混淆下,孩子一時之間不能适應,或者會混淆,時間久了就會造成孩子不愛說話的情況。
做家長的應該先引導孩子學會表達,之後确定一種語言跟孩子說話,一直用普通話或者用其他的方式,同時注意語速不要太快,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
總結
孩子說話晚或者發音不準表達不清,有時候并不是孩子自己的錯,跟家長的教育也是有關系的。如果孩子身體沒有問題,但是說話晚的話,那麼家長一定要注意及時的引導孩子、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語言環境、讓孩子健康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