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
記得在“非典”的那段時間裡,有華中科技大學的陳老師來徐家彙的煤科大廈找我,咱倆就在大堂一個角落的沙發上坐了半天,周圍都是行色匆匆、與專業不相幹的人,說話顯得随便、私人些。
陳老師是搞CAD(計算機輔助設計)的,一位當時國内已經蠻有名氣的軟件公司老總。其實一直有關注到他們,但也不太看好這個行業,因為國内CAD核心驅動模塊缺乏,總覺得還缺了一口氣。況且那時正值“非典”災害泛濫,人心惶恐。可陳老師自有逆流而上的樂觀,說到了此時的蟄伏:人員培訓、制度建設等等正緊鑼密鼓地在行動,猶如彎道超車時發力的那一瞬間,積聚後勁,有理有節有序,給人精神提振,敬意油然而生。此後彼此聯系不多,但我一直在關注他們的進步,希望有這麼一個機會合作。
近年又有機會,見到了他們學校的另外一位陳老師,在做底層的多領域物理軟件平台之類的開發,也做得有聲有色、風生水起。這位陳總第一次到張江的上科院來的時候,還沒有揮師在江南紮營,但那種實實在在的精神給人印象深刻:不玩花裡胡哨的那一套,實在、夠勁。這類軟件産業樞紐性的平台建設,對于形成自主可控的軟件産業應該是個共聚共享的機會和舞台。
“新冠”來襲,不禁又想到了當時的那一幕幕。我們從不缺乏有技術有抱負的人才,我們也從不缺乏有需求有攻關的市場,可多少年來,自主可控的軟件産業總是徘徊在供應鍊、生态鍊的周邊,循環往複,舉步維艱。如果說,一個人的一次挫折是一種非常私人的感受,那幾代人幾百上千萬人次的挫折,則已經不是光靠科學和激情所能解決的了。即使能在某個領域某個節點取得了前人、旁人所沒有的成就,沒有有序的延續功能和制度保障,隻是顆粒狀、片塊形的,依然會徘徊在整個生态鍊的外圍,因為生态鍊修補的速度遠遠超過了科技進步的速度。
每一次挫折都會給一個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記,而幾代人的挫折就是曆史的重負。由眼前的這場劫難想到了産業建設,也由産業建設再回到眼前的這場劫難,其實它們有個共通點:人文。那種樸素的正義感,以及對國家民族的責任感,都是我們前行的動力。如果将來,人們能渡過眼前這場難關,那依靠的是人類共同的智慧和曆練。我們的地球是一個有着七十五億人的村落,為人類的文明進步共同做貢獻是應該認真對待的。猶如娃娃學步,每一項科技進步都是站立在前人的肩膀上所取得的,每一個産業成果都是依附在前人的業績上所成功的,沒有行業内齊心協力的合作,就建立不起來産業的供應鍊,沒有社會共同的價值觀認可,就建立不起來充滿活力的生态鍊。“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我們需要有産業成長環境的思考,也就是人文的考量。
“一次整體急刹車,讓我們停下了奔忙的腳步,給每個人足夠的時間沉思,給每個人足夠的時間回望。”如果每個人都從自己所在的位置延伸開去思索,那麼,值得思索的問題,還有很多。(陸仲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