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原子核能級躍遷?知識梳理一、原子核的組成,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高中物理原子核能級躍遷?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高中物理原子核能級躍遷
知識梳理
一、原子核的組成
1.⑴盧瑟福用α射線實驗發現了質子,并預言中子的存在;
⑵查德威克發現了中子
⑶湯姆生發現了電子
2.核子:組成原子核的中子和質子的統稱。
一、天然放射現象
1.天然放射現象
⑴放射性與放射性元素:物質發射射線的性質稱為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稱為放射性元素.
⑵天然放射現象
原子序數大于82的元素都有放射性.天然放射性元素的種類很多,但它們在地球上的含量很少.原子序數小于83的元素,有的也具有放射性.
元素這種自發地放出射線的現象稱為天然放射現象。
2.三種射線
⑴放射性物質放出的射線有三種:α射線、β射線、γ射線.
⑵三種射線的成分和性質
名稱 |
構成 |
符号 |
電量 |
質量 |
電離能力 |
貫穿本領 |
α射線 |
氦核 |
2e |
4u |
最強 |
最弱 | |
β射線 |
電子 |
-e |
0 |
較強 |
較強 | |
γ射線 |
光子 |
γ |
0 |
0 |
最弱 |
最強 |
二、衰變
1.原子核的衰變: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放出某種粒子後變成新的原子核的變化.
2.兩種衰變:α衰變、β衰變.
鈾238(
)的α衰變
钍234(
)的β衰變
3.衰變規律:原子核衰變時電荷數和質量數都守恒.
4.實質:α衰變
β衰變
5.γ衰變
α衰變或β衰變後産生的新核往往處于高能級,不穩定,要向低能級躍遷.放出γ光子.
γ射線是伴随着α射線和β射線産生的.
放射性物質發生衰變時,有的發生α衰,有的發生β衰變,同時伴随γ射線.這時三種射線都有.
例:寫出鐳226、钋210的一次α衰變方程。銅66、磷32的一次β衰變方程。
α衰變、β衰變表示了原子核是可以變化的.每一種元素的衰變快慢一樣嗎?衰變快慢有什麼規律?如何描述這一變化規律?
三、半衰期
1. 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數發生衰變所需的時間.符号T.
2. 半衰期反映了放射性元素衰變的速率.
每種放射性元素都有一定的半衰期.氡222衰變為钋218的半衰期為3.8天,鐳226衰變為氡222的半衰期為1620年,鈾238衰變為钍234的半衰期為4.5×109年.
3.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的大小是由核内部本身的因素決定的,與它所處物理狀态或化學狀态無關.
四、人工轉變:
(發現質子的核反應)(盧瑟福)用α粒子轟擊氮核,并預言中子的存在
(發現中子的核反應)(查德威克)钋産生的α射線轟擊铍
(人工制造放射性同位素)
正電子的發現(約裡奧居裡和伊麗芙居裡夫婦)α粒子轟擊鋁箔
五、放射性同位素的應用
1. 利用其射線:α射線電離性強,用于使空氣電離,将靜電洩出,從而消除有害靜電。γ射線貫穿性強,可用于金屬探傷,也可用于治療惡性腫瘤。各種射線均可使DNA發生突變,可用于生物工程,基因工程。
2. 作為示蹤原子。用于研究農作物化肥需求情況,診斷甲狀腺疾病的類型,研究生物大分子結構及其功能。
3. 進行考古研究。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碳14,判定出土木質文物的産生年代。
一般都使用人工制造的放射性同位素(種類齊全,各種元素都有人工制造的放射性同位。半衰期短,廢料容易處理。可制成各種形狀,強度容易控制)。
六、核力與結合能
(一) 核力及其性質
1.核力的定義:組成原子核的核子之間有很強的相互作用力,使核子能夠克服庫侖斥力而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這種力稱
2.核力有着完全不同于靜電力和萬有引力的一些性質.
(1)核力是一種強力,在它的作用範圍内,核力比庫侖力大得多
(2)核力是短程力,作用範圍在1.5×10-15m之内,核力在大于0.8×10-15m時表現為吸引力,且随距離增大而減小,超過1.5×10-15m,核力急劇下降幾乎消失;而在距離小于0.8×10-15m時,核力表現為斥力,因此核子不會融合在一起。
(3)每個核子隻跟相鄰的核子發生核力作用,這種性質稱為核力的飽和性。
(二) 重核與輕核
1.重核:排在元素周期表比較靠後的元素對應的原子核
2.輕核:排在元素周期表比較靠前的元素對應的原子核
3.輕核的質子數和中子數一般相等,比較穩定.但大多數重核中子數多于質子數,并且不穩定.排在 83 号以後的原子核都不穩定,它們能自動分解或衰變成更輕的原子核.
(三)結合能
1.結合能:由于核子之間存在着強大的核力,要把原子核拆成核子,需要克服核力做功,也就是說需要提供一定的能量.反過來,根據能量守恒,核子結合成原子核時,也會放出一定能量,我們把這個能量叫做結合能.結合能越大,将原子核拆散需要的能量越多,說明原子核越穩定.
2.平均結合能:原子核的結合能與其核子數之比,稱為平均結合能.
平均結合能與原子核的穩定性
結合能并不是由于核子結合成原子核具有的能量,而是把核子分開所需要的能量.
(1)平均結合能的大小能夠反映核的穩定程度,平均結合能越大,原子核越難拆開,表示該核越穩定.
(2)核子數較小的輕核與核子數較大的重核,平均結合能比較小,中等核子數(如鐵)的原子核,平均結合能較大.
(3)當平均結合能較小的原子核轉化成平均結合能比較大的原子核時,就釋放核能.
六、核反應
1. 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轟擊下産生新原子核的過程,稱為核反應。
2. 原子核的人工轉變
(1)1919年,盧瑟福發現質子核反應方程
(2)查德威克發現中子核反應方程
3. 核反應規律:
在核反應中,質量數和電荷數都守恒
居裡夫婦發現正電子
七、質能方程
1.核反應伴随着能量變化
核反應中放出的能量稱為核能。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結合成氘核,放出2.2Mev能量
2.質量虧損
組成原子核的核子的質量與原子核的質量之差(或者參加核反應的原子核總質量與生成新原子核的總質量之差)叫質量虧損.
3.質能方程
愛因斯坦質能方程
質量虧損放出能量
和
結合成
核放出能量2.22Mev
4.原子質量單位u 1u=1.6606×10-27kg 相當于931.5Mev的能量
八、裂變
重核分裂成質量較小的核釋放出核能的反應,稱為裂變
鈾核的裂變
1. 鈾核裂變的一種典型反應
1939年12月,德國物理學家哈恩和他的助手斯特拉斯曼發現,用中子轟擊鈾核時,鈾核發生了裂變,鈾核裂變的産物是多種多樣的,其中一種典型的反應是
2. 裂變反應中的能量的計算
以上述典型反應為例:
裂變前的總質量
,
裂變後的質量
,
,
質量虧損
釋放的能量
1kg鈾235含有的鈾原子核數為
1kg鈾235完全反應釋放的總能量為
九、聚變
l. 聚變反應
由輕原子核聚合成較重原子核的反應稱聚變.
2.聚變反應的特點
聚變反應的特點主要有3個
⑴和裂變相比,聚變反應釋放的能量更多。
例如,一個氘核和一個氚核發生聚變,其核反應方程是
根據已知的數據
氘核的質量:mD=2.014102u 氚核的質量:mT=3.016.050u
氦核的質量:mα=4.002603u 中子的質量:mn=1008665u
該反應釋放能量為
平均每個核子放出的能量為3.3MeV
⑵聚變材料豐富
1L海水中大約有0.03g氘,如果發生聚變,放出的能量相當于燃燒300L汽油.
常見的聚變反應
在這兩個反應中,前一反應的材料是氘,後一反應的材料是氘和氚,而氚又是前一反應的産物.所以氘是實現這兩個反應的原始材料,而氘是重水的組成成分,在覆蓋地球表面三分之二的海水中是取之不盡的.
⑶安全、無污染。
聚變産物基本上是穩定氦核,沒有放射性,不污染周圍環境.而裂變産物一般都有放射性,容易引起環境污染.
可見,輕核的聚變是一種理想的解決能源問題的途徑.那麼,是不是任意的核聚在一起就釋放能量呢?
不是.由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可知,隻有在反應中出現質量虧損,即生成物的總質量小于反應物的總質量時,才能放出能量.
題型講解
1. 放射性元素衰變時放出三種射線,按穿透能力由強到弱的排列順序是( )
A.a射線,b射線,g射線 B.g射線,b射線,a射線,
C.g射線,a射線,b射線 D.b射線,a射線,g射線
2.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a衰變或b衰變生成新原子核時,往往會同時伴随着___________輻射。已知A、B兩種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分别為T1和T2,t=T1·T2時間測得這兩種放射性元素的質量相等,那麼它們原來的質量之比mA:mB=_________。,
原子核 | ||||||
質量/u |
1.0078 |
3.0160 |
4.0026 |
12.0000 |
13.0057 |
15.0001 |
下列判斷正确的是( )
A.X是
,Q2>Q1 B.X是
,Q2>Q1 C.X是
,Q2<Q1 D.X是
,Q2<Q1
參考答案
1. 【答案】B
2.【解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α衰變或β衰變生成新原子核時,往往以γ光子的形式釋放能量,即伴随γ輻射;根據半衰期的定義,經過t=T1·T2時間後剩下的放射性元素的質量相同,則 ,故
3.【答案】①
②3
③
C
點評:①原子核自發地放出某種粒子成為新的原子核,叫做衰變;原子序數較大的重核分裂成原子序數較小的原子核,叫做重核裂變;原子序數很小的原子核聚合成原子序數較大的原子核,叫做輕核聚變.
②所有核反應都遵循質量數和電荷數守恒的規律,情況複雜時可列方程組求解.
4.【解析】核反應方程:
+
→
中的質量虧損為:
Δm1=1.0078 u+12.0000 u-13.0057 u=0.0021 u
根據電荷數守恒、質量數守恒可知:
+
→
+
其質量虧損為:Δm2=1.0078 u+15.0001 u-12.0000 u-4.0026 u=0.0053 u
根據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得:Q1=Δm1c2,Q2=Δm2c2
故Q1<Q2.
【答案】 B
點評:要注意u為質量單位,并不是能量單位,其中1 u=1.6606×10-27 kg,1 uc2=931.5 Me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