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消息沸沸揚揚,據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編制的《2020中國人口普查分縣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我國共有7個超大城市、14個特大城市、14個Ⅰ型大城市以及70個Ⅱ型大城市。
劃分标準主要為各城市的城區人口數量(注意:不是市轄區,也不是建成區),各指标分界為1000萬以上城市為超大城市,500萬~1000萬為特大城市,而300萬~500萬的I型大城市和100萬~300萬的Ⅱ型大城市并稱為大城市。
山西省情況根據這份資料,山西省共有三地被劃為大城市,分别是太原、大同、長治。其中太原為Ⅰ型大城市,大同長治為Ⅱ型大城市。
除此之外,晉中、臨汾、運城、晉城、陽泉劃分為中等城市,朔州、忻州、呂梁為Ⅰ型小城市。
孝義、介休、河津、原平、懷仁、侯馬、汾陽、高平、永濟、古交、霍州為Ⅱ型小城市。詳細情況如下表。
山西簡表
數據朔源根據上表數據,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兩項指标分别代表了什麼?
常住人口:簡單來說就是居住在本地且戶口在本地的人 雖然戶口在外地但已經居住在本地半年以上 戶口在本地且外出不滿半年的人 本地戶口在境外學習的人。
城鎮化率:簡單來說就是本地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分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一般指前者。
山西簡表
如果将城市的城鎮人口進行排名,300萬以上的城市排名變化較大,運城、臨汾雖然城區人口和城鎮化率不高,但是憑借龐大的人口基數排名有所提升。而同為300萬以上呂梁、長治則吃了城鎮化率較低的虧,排名下降。
常住人口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基礎,是轉化為城鎮人口、城區人口的來源,依然是衡量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标。
城鎮人口是城市化的重要支撐,較高的城鎮化率,在社保、财稅、就業、薪酬等多種維度支撐城市的規模。
城區人口概念然後說“城區人口”,這裡的城區人口不是指市轄區人口(區劃概念),也不是建成區人口(城建概念),在查詢網絡資料并詢問了從事統計工作的朋友之後明白,城區人口是一個絕對的統計概念。
在國家進行人口普查時,對各個地區、街道、鄉鎮、村莊人口進行分類時,如何劃分片區人口屬于城區人口還是非城區人口?屬于鄉鎮人口還是城鄉結合區人口?統計人員會依據《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中對各個行政結構的劃分。
關于城鄉分類,大緻分為主城區、城鄉結合區、鎮中心區、鎮鄉結合區、特殊區域、鄉中心區、村莊。
而上文提到的”城區人口“就是包含了主城區人口和城鄉結合區人口,統計編碼111和112。
山西簡表
比較繞口,以太原市尖草坪區向陽鎮為例,向陽鎮雖然屬于市轄區,但是其下屬的村和社區并不能全部計入城區人口。向陽鎮下轄的向陽社區編号111,計入城區人口,下轄的蘭崗村編号220,不計入城區人口。
再以晉城市澤州縣金村鎮為例,金村鎮不屬于市轄區範圍,但其下屬的孟匠社區編号112,屬城鄉結合區,可以計入城區人口。
比較拗口,盡量理解。
這樣的差異主要是行政區劃與統計兩者之間标準的區别,區劃可以通過調整讓縣或縣級市變成市轄區,但是統計意義上依然将其中的部分鄉鎮村視為”非城市“。
城區人口搞清楚了城區人口的概念,就會知道七普中市轄區人口和城區人口的區别,同理就可以計算出市轄區範圍内的”非城區人口“,即鄉、鎮、村人口,也就是統計意義上的”城中村規模“。
山西簡表
上表可以看出,我省許多地市的市轄區内”非城區“人口依然較多,其中包括了近幾年剛剛完成區劃調整的長治市,與他的城鎮化率較低這個指标互相印證。這不是在诋毀兄弟地市,本号認為市轄區是城市發展的引擎,能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争取更多的市轄區對城市是利大于弊的,否則本号也不會熱衷于提倡澤州改區。
相反,晉城市的城區人口居然多于市轄區人口,在省内形成一股清流。原因上文也提到了,按照統計口徑,澤州縣金村鎮的孟匠、霍秀,南村鎮的楊窪、牛匠、裴疙瘩、嶺傑等社區被劃分為”城鄉結合區“,六個社區的人口被劃入了城區人口。再加上晉城市市轄區全域均被劃為主城區或城鄉結合區,所以晉城市的城區人口應該是市轄區人口 六社區人口,自然多于市轄區人口。
晉城差多遠晉東南的雙子——長治和晉城似乎走向了兩個極端:長治市市轄區内鄉鎮村數量多、晉城市市轄區面積小。
長治市可以通過不斷的城市建設來減少自己的城中村數量和規模,依靠排名省内前三的經濟和财政實力,做到這些不是很難,隻要時間。
反觀晉城市,市轄區面積和人口在省内排名倒數,發展空間和能力嚴重不足,但是想改變這樣的境遇卻難上加難,不是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實現,需要一個與經濟實力相符的城市地位、需要一個敢争會搶的領導班子、需要一個國家給予的調整機會。
這些都有了,晉城就能跻身大城市?未必,假設以上條件都合适,澤州縣成功改區,但是七普數據顯示城區 澤州的人口不過98.97萬,且澤州縣的城鎮化腳步非常落後,相對應的”城區人口“依然遠遠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