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良好的生态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美麗河北的題中之義。
瀕危物種青頭潛鴨選擇在白洋澱安家;地下水超采區出現泉水複湧;全省城市空氣質量,今年全部退出全國“後十”……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北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一幅盡顯自然生态之美的畫卷,正在燕趙大地徐徐展開。
在此背景之下,人民網河北頻道推出《美麗河北》系列報道,帶大家領略河北這幅壯美的“千裡江山畫卷”。
秋日的塞罕壩,褪去了綠色的外衣,迎來了一年中最為絢麗的季節:藍天白雲、層林盡染、漫山斑斓……醉人的風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遠道而來的攝影愛好者。
可誰也無法想象,這片115萬畝的林海在半個多世紀前曾是一片“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栖樹”的荒漠。
半個多世紀以來,一代又一代塞罕壩林場人在自然條件極端惡劣的高寒荒漠中,創造了“沙漠變綠洲、荒原變林海”的綠色奇迹,打造了一個令世界矚目的中國生态樣本。
今天,就讓我們走近這一片林,聽一聽這三代人的故事,感受一下六十年的光陰變化。
塞罕壩美景。 人民網 周博攝
一片林——
點碳成金,讓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12家企業購買塞罕壩機械林場等8個降碳産品,實現價值轉化2460.59萬元……近日,在承德市舉辦的塞罕壩降碳産品價值實現暨金融機構授信簽約儀式上,“綠水青山”真正轉化成了“金山銀山”。
這并不是塞罕壩機械林場第一次與碳彙交易“結緣”。
2016年,塞罕壩機械林場林業碳彙成為華北地區首個在國家發改委注冊成功并簽發的林業碳彙項目,也是迄今全國簽發碳減排量最大的林業碳彙自願減排項目。
2018年8月,塞罕壩機械林場在北京環境交易所與北京蘭諾世紀科技有限公司達成了首筆造林碳彙交易,交易量3.6萬噸。
截至今年1月,林場首批簽發造林碳彙核證減排量18.275萬噸,已完成銷售16.2756萬噸,實現收入314萬元。另據相關資料顯示,塞罕壩林業碳彙項目已成功在國家發改委備案474萬噸,保守估計經濟效益可達數億元。
點碳成金,綠水青山真正轉化為了金山銀山。在塞罕壩輻射帶動下,周邊區域發展鄉村遊、農家樂等多種業态,成為林場生産發展、周邊群衆脫貧緻富的“綠色銀行”,每年可實現社會總收入6億多元。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哈裡哈鎮與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接壤,是壩上壩下的過渡地帶。
“這幾年塞罕壩周邊的環境也越來越好了,來騎行、觀光、遊玩的遊客特别多,村裡的農家院是開一家火一家啊。”哈裡哈鎮扣花營村農家樂經營者邢國林美滋滋地說道,自己的農家院能容納100人就餐、30人住宿,依靠開辦農家院,日子越過越好。
與此同時,山野特産、手工工藝、交通運輸等一些相關産業也“順勢”火了起來。就連塞罕壩林間的山野菜也成了附近農民收入的重要“進項”。
蕨菜、野蘑菇、金蓮花……“城市人喜歡的一些‘山珍野味’,在這裡都能找到。”哈裡哈鎮台子水村黨支部書記趙禮說,有的農戶單靠這一項每年就有幾萬塊錢的收入。
山水好、碳彙足、旅遊旺,生态資本成為了富民産業。四道溝鄉永合義村村民高興軍的藍莓采摘園已實現采摘銷售;楊家灣鄉楊家灣村,無性中果沙棘示範園已初具規模,解決了20多戶貧困戶就業問題……
“好林景”帶來“好錢景”,在塞罕壩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
三代人——
接續奮鬥,創造從沙漠到綠洲的人間奇迹
“喂,您好,正常。”月亮山望海樓瞭望員王娟拿起電話,熟練地彙報着最新情況。
十月份的塞罕壩機械林場,最低溫度已經降到個位數。熱鬧了一個暑假的林場也進入了“休眠期”。但對于劉軍、王娟夫婦來說,這也意味着他們進入到了一年中最緊張的時候。“秋天來了,又是一個防火期。”劉軍說,這時就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出生于塞罕壩機械林場的劉軍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林二代”,1992年進林場上班。1998年,地處偏遠但位置重要的四道溝梁頭檢查站成立,劉軍主動請纓去檢查站當瞭望員,妻子王娟也和他一起上崗,兩人一直堅守到2002年。2008年,林場又安排他們到小光頂子“望海樓”,兩人又把“家”搬到了山上。
從早6點開始到晚9點,每15分鐘瞭望、報告一次;晚上9點以後,每1小時瞭望、報告一次……重複而又枯燥的工作,劉軍夫婦義無反顧地堅守了18年。在望海樓裡可以看到,夫妻二人的小餐桌緊鄰窗戶,兩人一邊吃飯還一邊時不時地望向窗外。劉軍說,“在防火緊要期,吃飯的時候都要不間斷瞭望,已經養成了習慣。”
劉軍夫婦的故事,僅僅是三代塞罕壩人植樹造林的一個縮影。早在1962年,369名林場創業者從大江南北走上塞北高原,投身建設塞罕壩機械林場。這支平均年齡不到24歲的隊伍,用雙手書寫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奮鬥史。
劉軍、王娟在望海樓瞭望。 人民網 周博攝
“壩上的氣候、自然環境真的很惡劣,我們喝夏天的雨水、冬天的雪水。當時大家住的都是窩棚、馬棚,氣溫經常能夠達到零下40多度,白毛風一刮,特别冷,手腳臉都凍成了凍瘡。”塞罕壩機械林場第一代務林人陳彥娴回憶起當時的造林場景,印象仍然十分深刻,“雖然那麼苦,但大家堅定自己的意志、自己的想法,心裡真的隻想一個問題、一件事,那就是——用我們的雙手,在塞罕壩這片荒涼的土地上把樹栽活!”
冬去春來,寒來暑往。接好守護綠色的“接力棒”,一代又一代人用青春、汗水和智慧,在高寒沙地上抒寫了改天換地的“人間奇迹”,鑄就了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的塞罕壩精神。今天的塞罕壩機械林場,有職工911名,許多都是“林二代”“林三代”,和他們交談起來,聽到最多的就是祖輩父輩植樹造林的艱辛和守林護林的責任。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如今,靠着三代人的努力,塞罕壩森林和濕地每年涵養水源量2.84億立方米,年釋放氧氣59.84萬噸,年固定二氧化碳86.03萬噸,每年産出物質和生态服務總價值155.95億元。區域小氣候得到有效改善,無霜期由52天增加到64天,年均大風日數由83天減少到53天,年均降水量由不足410毫米增加到460毫米。
六十年——
與時俱進,從機械化造林到科技化興林
塞罕壩機械林場的建設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艱苦奮鬥史,也是一部科技興林史。
森林防火重于泰山。“林場在高處安裝有43對高清攝像頭,用來監測可見光和紅外線。”在塞罕壩機械林場森林防火指揮中心,護林防火辦公室主任彭志傑一邊緊盯防火指揮中心監測大屏一邊介紹,這是林場防火視頻監控系統,能實時監控林場花草樹木的安全,一旦有火情,會立刻發出警報。
“以前的巡護靠走,防火靠瞅。”彭志傑說,随着科技的進步,塞罕壩機械林場近年來不斷加強林業科研,建設森林火災及有害生物的智慧監測體系及治理技術體系,用科技力量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
從過去的人防,到如今的技防、物防和“天空地”一體化森林防火預警監測體系,林場的防滅火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實現了衛星、無人機、探火雷達、視頻監控、高山瞭望、地面巡護有機結合。彭志傑說,建場60年來,塞罕壩林場沒有發生過一起森林火災。
彭志傑在塞罕壩林場的森林防火指揮中心操作設備。 張騰揚攝
除了防火,森林病蟲害防治對于森林的健康成長也十分重要。“我們的任務就是防治蟲害,守護好林子的安全。”塞罕壩機械林場營林科工作人員袁中偉說,以前病蟲害防治主要靠人工噴灑藥劑,經常淩晨兩三點就得起床、趁天亮風小的時候完成噴灑作業。
随着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先進設備的應用,林場病蟲害防治能力也在得到不斷的創新。“直升機一個機次能噴灑800公斤藥劑,覆蓋2000畝林地,兩三天就能完成林場病蟲害防治任務。”袁中偉說,一些直升機也覆蓋不到的地方,我們就利用無人機灑藥防治。
科技的加持,不僅解放了人力,更提高了作業效率、森林質量。
受高寒、高海拔、半幹旱、土地沙化等因素影響,以前林場造林主要考慮華北落葉松、樟子松和雲杉等,樹種單一,不利于防蟲、防火、防病害等。為此,林場科學配置樹種,逐漸把林子培育成混交、異齡、複層林,同時在林下引進一些适合本地生長的灌木。
“你看,這是元寶楓,那裡是白桦、紫葉稠李等闊葉樹種,都是後來新栽的。”在尚海紀念林,沿着曲折的木棧道,袁中偉指着身邊的樹木一一介紹。
良好的生态環境,使塞罕壩成為珍貴、天然的動植物物種基因庫。截至目前,塞罕壩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261種、魚類32種、昆蟲660種、大型真菌179種、植物625種。這裡不僅成了中國“生态文明建設範例”,林場建設者還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地球衛士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