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導讀
2022年11月16日,由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主辦、社會價值投資聯盟(社投盟)聯合主辦的首屆大灣區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峰會将在深圳市舉行,通過凝聚全球可持續金融的各界力量,共建可持續金融生态。資本向善,是本次峰會的重要話題,将探讨影響力投資在中國的前沿實踐。
友成企業家鄉村發展基金會理事長、社投盟創始主席王平認為,很多社會問題不能靠單一的經濟發展解決,沒有社會價值,發展帶來的不一定是幸福。而通過影響力投資和社會價值投資,實踐資本向善,可以推動整個社會向更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近日,鳳凰網廣東與王平進行了一場深度對話。王平從現代性危機、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關系,以及社投盟創立的意義,論述了追求社會價值對于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以下為對話摘編(有删減):
來源丨微信公衆号 首席訪談
撰稿:李莉 編輯:鐘思怡
友成企業家鄉村發展基金會理事長、社會價值投資聯盟創始主席 王平
現代性危機呼喚社會價值主持人:6年前,您發起成立了社投盟,能回憶一下當時成立的動機嗎?
王平:創立“社會價值投資聯盟”,是友成基金會的使命和願景驅動的必然結果,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如何讓更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價值觀替代傳統的發展理念,基于這樣的思考,我們提出“社會價值”的概念;第二是如何讓主流社會參與到社會價值創造的過程中來,基于這樣的思考,我們倡導“社會價值投資”的實踐。這兩條都是和友成推動社會創新的使命一緻的。
主持人:社會價值這個概念提出的意義是什麼?
王平:在我們的定義裡,社會價值是“為全體社會成員帶來共同利益的一切物質和精神财富的創造”,并且“更大程度上是指它産生更長遠的、積極正向、不可逆的改變”。
“社會價值”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對“現代性”的反思。我們知道所謂的“現代性”體現在對單一經濟增長的迷思,在個人則體現為消費主義以及認知上的科學主義。“現代性”的結果就是目前人類已經普遍遭遇的各種危機,例如由貧富不均導緻的社會危機、由氣候變化帶來的環境危機等等,這些危機都證明了依靠單一思維的發展是沒有可持續性的。2013年,我提出了“社會創新的目的就是更公平、更有效率和更可持續”,三個“更”的結果就是社會價值創造。
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并不矛盾,我認為個人價值的最大化有待于在實現社會價值最大化的過程中去實現,而不顧一切地追求個人價值最大化,破壞社會價值,隻會成為自己個人價值的掘墓人。
社會價值投資時代已經來臨主持人:在成立大會上,社投盟就确定了自己的三個使命,倡導一個共識、 建立一套标準、 打造一個平台,當初為何會設立這三個使命?它們分别有着什麼樣的關聯、意義?
王平:首先,倡導一個共識,就是不僅在公益、市場、政府之間,而且在市場中不同的行業之間,形成一個關于社會價值的共識,沒有這個共識,一切改變都不可能。“人的改變是最大的公益”一直是友成的價值觀,而認知的改變是最徹底的改變。倡導共識也就是認知改變的過程。
其次,建立一套标準,标準是現代社會改變人的行為的最關鍵方式,也是前面所說的共識的制度化結晶,例如工業文明的發展就依賴于經濟增長這個标準以及全球的會計标準。而新時代、新的價值觀需要新的标準體系,以此來引導人的行為改變。
打造一個平台,平台就是一個生态,這個新的生态是一種新的合作關系,是一個具有共同價值觀的共同體,也是行動共同體。隻有真正形成這個共同體,社會價值才會蔚然成風。所以,也可以說,這三個使命之間也是一種三A關系,其中“打造一個平台”就是前兩個使命的必然結果。
主持人:在研發可持續發展價值評估模型的過程中,您遇到的最大阻力是什麼?社投盟如何克服的?這套标準對于推動可持續金融發展有何意義?
王平:說到最大的阻力,主要還是人們認知上的改變。公益領域會認為公益難以對金融有所影響,而傳統的金融領域則還是用舊思維來看待公益,認為是CSR的一部分。
我認為,所謂CSR,也就是企業社會責任其實是一個比較被動的概念,它反映的是社會對企業的一種底線要求,是社會加諸的外部責任,也是一種成本的付出。因此它本身就不是一種内生的、可持續的思維。而社會價值則是一種價值創造的思想,它包含了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個方面的價值創造。這個創造過程完全是在企業的主營業務當中就可以實現的,而不是當主營業務損害了社會經濟環境,再用社會責任去補償。因而以主營業務來衡量企業的社會驅動力、創新力和轉化力所構成的社會價值評估體系,可以也應該成為衡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标準。
當我們說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時,有兩層含義,其一是企業自己的可持續性,其二是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性,經過反複的讨論以及在公開場合下不斷的倡導關于社會價值的概念,才逐漸形成了越來越多的共識,在社投盟專家們的共同努力下,最終也轉化成了社會價值評估模型。
這個标準對可持續金融的意義顯而易見,它至少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依舊是認知方面,它第一次全面地诠釋了可持續發展的内涵;第二,是工具層面,它是幫助市場發現并評估企業社會價值的有效工具。社投盟聯合博時基金所發布的“可持續發展100ETF”基金,就是使用的這個模型。
主持人:作為國際化新公益平台,社投盟在過去幾年完成了非常多的突破性成就,最讓您自豪的是哪一件事兒?從概念到評價體系的建成,您的心路曆程是怎樣的?
王平:如果說最自豪和開心的事,就是在馬蔚華主席的帶領和促成下,2020年社投盟聯合博時基金共同發布的“可持續發展100ETF”,這稱得上一個标志性的事件,它既标志着社會價值已經從一個概念變成了一個産品,進入主流金融領域,它還意味着來自公益端的社會創新對市場端的影響。
從最初的一點感悟,到形成完整的概念和思想,再變成一個評價體系,這就是一個成功的社會創新的完整周期。我最主要的感想有三個方面:第一,就是要有洞察,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第二,一旦發現了社會需求,就必須探索用創新的方式來解決,所謂新的方法就是避免在解決問題的同時産生新的問題,避免先發展後治理這樣的問題重現;第三,就是堅定的行動并堅持自己的初心。
主持人:看到越來越多機構加入社投盟,您想對他們說什麼?
王平:我想起了社投盟成立時起草的“社投盟宣言”中的幾段話,以此作為我們的共勉: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人盡其力、物盡其用、公平正義、永續發展,是古今中外人們的共同追求。我們堅定地相信:社會公平、資源有效利用、環境與社會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社會的共同價值。
社會價值投資是我們現在所處這個時代的一個偉大的社會創新和思想實驗。這個創新和實驗必将推動整個社會向更和諧、更可持續、更有效率的方向發展。
我們體察到了這樣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正在來臨,我們正積極投身于這樣一個偉大的社會實踐。這是曆史的趨勢和個人的選擇,是智慧和良心的進步。為了共同的善,它将融合内心世界和外在追求,跨越各種組織邊界,實現人類大同的時代使命。
為此,我們倡議:更多的企業組織、社會組織乃至政府部門參與和關注社會價值投資聯盟,為建設一個公平正義、永續發展的美好未來而努力!”
高新科技和可持續金融是深圳未來發展的兩翼主持人:2022年1月,深圳發布《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建設“全球可持續金融中心”的宏偉目标,您如何看待背後的戰略意義?
王平:據我所知,社投盟參與了這個規劃的讨論和制定。我認為,其中的戰略意義至少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全球可持續金融中心”這樣一個宏偉的目标,是中國可持續發展實踐的又一個重大舉措和具體實踐,雖然這個宏偉目标是由深圳市提出來的,但對全球都将産生影響。
第二,“全球可持續金融中心”将使深圳不僅是一個科技創新最重要的都市,還是未來可持續金融的中心,高新科技和可持續金融将成為深圳未來發展最重要的兩翼,也是大灣區戰略很重要的一環。
第三,作為“全球可持續金融中心”的深圳,必将探索建立一整套相關的包括評估标準在内的制度和機制,用于鼓勵和推動可持續金融的發展。這些制度和機制,必将為中國其它城市的可持續金融發展提供示範作用。
主持人:在此背景下,“首屆大灣區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峰會”将于11月在深圳舉辦,您如何看待峰會的戰略意義?對峰會有何期待?
王平:我了解到,這次峰會是由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主辦,由社會價值投資聯盟聯合主辦,由深圳市綠色金融協會、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承辦的高級别的可持續金融峰會,今年的話題包括四大子話題:資本向“綠”——“雙碳”目标下大灣區綠色金融新發展;資本向“善”——影響力投資在中國的前沿實踐;資本向“陽”—— ESG投資與信披新征程;資本向“新”——海外可持續金融要素賦能大灣區創新發展。
從這些議題看,我認為這依舊是實現社投盟的第一個使命,即形成一個共識。對于打造“全球可持續金融中心”這個戰略目标而言,首屆峰會的戰略意義就十分明顯了:即通過将宏偉目标分解成更具體的議題,通過讨論和分享,在這些議題上形成最廣泛的共識,這些共識一方面可以進一步在更大範圍内改變社會認知,另一方面可以變成後續行動的依據。也就是說,千裡之行,始于足下,“全球可持續金融中心”這個戰略目标有了更具體的行動目标和抓手。
我不僅期待這次峰會有新的内容産出,我還期待這次峰會本身就有的創新方式和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