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故宮599周年。這座古老的宮殿,見證了中國明清兩代帝王将相,一撥一撥粉墨登場又退場。
在臨近600年生日之際,這座宮殿的粉絲為它寫了一本書,講述它的誕生。
90後杭州作家千慧《兩京煙雲》以明初靖康之難為核心,講述了明成祖朱棣與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之間的政治鬥争,以及明代遷都北京、營建紫禁城的故事。11月30日,她帶着這本書在杭州圖書館與讀者分享。
情感代入式寫法:她曾寫朱棣寫到淚流滿面
在她的筆下,勇武霸道的朱棣、文質彬彬的朱允炆、朱允炆甯死不辱的馬皇後、朱棣巾帼英雄徐皇後,心理刻畫十分細緻。擅長設計的她,還給四個主角都設計了漫畫形象。
她“以意逆志”,結合正史,用自己的情感去揣摩人物,給曆史骨架以血肉,填上了情節和情感。
比如她設想,後半生的朱棣,回想起靖難之役中,被自己淩遲處死的濟南守将鐵铉、被自己誅滅士族的朱允炆老師方孝孺,總會夢中驚醒,生活在恐懼中。
比如建文帝兵敗,後悔自己被權力欲望蒙住雙眼,一年之内削藩四王,逼反了燕王朱棣。自己因為太想得到的權力,反而因此都失去了,悔恨無比。
千慧說,她寫到朱棣的痛苦悔恨時候,把自己完全帶入,曾經寫地淚流滿面——仿佛痛苦悔恨的是自己。
喜歡《大明王朝1566》:立足史實,在正史的框架上填補故事
寫曆史小說,需要從史書中梳理框架,還要兼顧一些考證的工作。千慧不光翻閱了《明史》《明實錄》等曆史資料,留學期間在國外博物館裡也看到不少史料。
“收集和構思的過程比較漫長,一點一點收集了一些才動筆的。”她說。
劉和平 圖源網絡
千慧告訴記者,她最喜歡的曆史小說作家是劉和平,他是《大明王朝1566》等作品非常細緻和厚重。所以她在前期準備過程中,從文獻中尋找蛛絲馬迹,像偵探一樣去還原曆史原貌。
在書中,鄭和下西洋、修建紫禁城,這些曆史大事書中都有了。
在保持曆史原貌的基礎上,她用故事重繪了曆史的場景。
“我要理順劇情——對某段曆史上沒有記載的情節,我認為這樣是順理成章的,我就會這樣設定。”
影視作品中的李景隆
比如曹國公李景隆的叛變、開門投降,導緻了南京城失守。千慧的小說中,是因為朱棣的謀士陳清風(虛構的人物)策反,誘之以利,恫之以吓。李景隆開城投敵這段曆史,就有了故事情節。
為了寫好戰争戲,千慧先畫下腦海中設想的現場和關系圖,研究人物之間的關系,再去轉換文字。
小說有聲版朗讀者房明震,與千慧對談。
二男一女的“韓劇模式”:戰争類作品,需要迎合女性讀者的内容
最開始吸引她選擇靖康之役這一段曆史,作為故事背景,是朱允炆的皇後馬恩惠這個人物。
曆史上關于她的記載很少,所以她想以馬恩惠為中心創作故事。
故事的女一号是朱允炆的皇後馬恩惠,男一朱棣、男二朱允炆都喜歡她。朱棣小時候就曾救過恩惠,多年之後再重逢,他們在杭州定情,互贈玉佩定終身。
天不從人願,朱允炆也喜歡恩惠,恩惠一夜之間成了太孫妃,恩惠、朱棣都傷心不已。
不久,朱允炆下旨削藩,朱棣不甘心,起兵造反。
情系朱棣的恩惠,向丈夫朱允炆求情,兩人産生矛盾。
随着戰事推進,朱允炆節節敗退,恩惠也懷了朱允炆的孩子,她半夜出宮,跑到揚州前線見朱棣,請求他退兵。
朱棣千軍萬馬,箭已離弦,自己不能、也不願退兵。
最後南京城被攻破,朱允炆從密道逃走,恩惠不願再面對朱棣,與宮殿同歸一場大火。朱棣的餘生,從此被不安和思念裹挾。
男一、男二都愛女主,這種模式是典型的愛情劇模式,近年來《步步驚心》等劇中,女主的光環吸引優秀的男主們,很受女觀衆的喜歡。所以千慧采用這樣的感情關系,希望男女讀者都能喜歡自己這部作品。
在書中,明初政治人物如下西洋的鄭和、朱棣的軍師姚廣孝、曹國公李景隆、大将藍玉……都活了過來,成了她筆下的人物。
這些人不再是史書上寥寥幾筆的二維畫像,而是變成三維、變成動态。
他們演繹了靖難之役前後的一場場明争暗鬥。
千慧贈書給杭州圖書館
(原标題《故宮初雪天裡,杭州女粉絲寫了本書講講它背後的愛情故事》,原作者 宋浩。編輯 樊成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