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淮鹽法志》中的儀征新建察院圖
儀征現存唯一的古街南門外老街,曾是儀征明清商貿中心,内河水運多集散于此,明清兩代是兩淮漕鹽綱運必經的水運碼頭。南門外的天池西岸,曾是鹽所和察院,與鹽運有關的兩個重要衙門都在此辦公。
對于揚州文史學者、儀征曆史文化“金牌講解員”巫晨來說,鹽所和察院的曆史早已爛熟于心。近日,巫晨卻意外發現,原來,察院地址并非一直位于南門外,一開始,它竟是在城内的。
鹽運的重要衙門鹽所和察院
鹽所的全稱是淮南批驗鹽引所,從《嘉靖兩淮鹽法志》的“儀真批驗所圖”上可以看到,批驗鹽引所(鹽所)位于一個島上,四面環水。東面是天池,南北各是一條運鹽河,西側标注為潮河,其實就是連接到大碼頭的玉帶河。
“鹽所主要工作是掣驗。”巫晨介紹,鹽船入裡河經東關石閘進入天池後,在天池木關外等候。接着,運商到南門内倉巷南掣廳(淮南監掣同治署)報到,領取底馬編号,鹽船憑南掣廳手續被放入木關,停泊到儀征批驗鹽引所東角門外的天池碼頭。然後腳夫将鹽包擡進鹽所,進所東角門。等到掣驗完畢,腳夫就将鹽包擡出鹽所西角門,裝上駁船,解捆、出江。“這還僅僅是鹽所内的工作,除此之外,還要跟蹤進垣、解捆、打包、駁運、江掣等環節,工作量很大。”
察院又是什麼呢?它是兩淮巡鹽監察禦史(簡稱鹽政、鹾政)的衙署,又被稱為鹽漕察院、使院、鹾院。“大家最熟悉的鹽政就是曹寅了,察院,就是鹽政們辦公的地方。”
據此前發現的相關資料記載,鹽所和察院相鄰,都在南門外的這一區域。然而,最近,巫晨整理城内古建築曆史資料時,卻意外發現,察院此前并不在南門外,而是在城内。
察院建城内供鹽政休息辦公
“我在整理資福寺的資料時,意外發現其周邊竟曾建有察院。”巫晨介紹,明初的鹽政雖然不是常設官職,禦史也不是每天都在儀征,但來了總得有個地方住呀,“于是在資福寺旁,修建了察院。”
資福寺是從前的儒學舊址,“資福晚鐘”被稱為儀征“真州八景”之一。寺的舊址位于今儀征解放路上的市政府。
據記載,明代先後建有三個察院,分别稱大察院、中察院、邊察院。大察院在資福寺西側,是洪武三年(1370)知縣賈彥良建的,跟漕台一樣的規制;中察院在資福寺東側,是弘治十八年(1505)知縣馬論建的;邊察院又在中察院東側,是萬曆年間知縣唐邦佐建的。
鹽政後來搬到揚州來辦公
怎麼從城内搬到城外去了呢?這一變化與一名叫做張問政的鹽政有關。在清朝康熙初年,張問政時任巡鹽監察禦史,他在南門外的鹽所附近,建起了察院。
有趣的是,張問政本是在鹽所堂後建樓,卻頗有點“鸠占鵲巢”的意思,他将鹽所的辦公區域擴大,将批驗大使的衙門遷移到儀門外。此後的鹽政,就開始在這裡辦公、住宿,曹寅就是這個時期任鹽政的,而南門外的這個察院,也成了廣為人知的察院所在地。
雍正十年(1732),這個時期的鹽政名叫高斌,嫌位于儀征南門外的這個察院實在太吵,且不如揚州繁華,于是移署到揚州。
每年,儀征南門外的這個地方都要舉辦開江儀式。鹽政是必須要來參加的。所以,即便高斌不在儀征辦公,但儀征察院衙署仍在,縣志中還有乾隆十一年(1746)鹽政吉慶、乾隆五十五年(1790)鹽政全德對其進行重修的記載。而毛嶽生《休複居文集》卷四葉五《儀真修鹾院記》,則記載道光五年(1825)還在重修察院,“到了道光中期,陶澍廢引改票,在那之後就沒有專職的監察禦史了,鹽政由兩江總督兼任,加之太平天國戰争爆發,戰争結束後鹽棧初設瓜洲、再設十二圩,儀征南門天池附近的察院和鹽所就被廢棄并不複存在了。”
記者 林倩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