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情感
/
連中三元的奇迹是怎麼形成的
連中三元的奇迹是怎麼形成的
更新时间:2024-11-29 10:23:53

麻将中“大三元”和“小三元”的玩法,這來源于古代的科舉考試。大三元指的是在鄉試、會試、殿試中連得解元、會元、狀元,也就是所謂的“連中三元”。曆史上,連中三元的人數極少,清代是科舉最鼎盛的時期,連中三元的不過也就兩人而已。

連中三元的奇迹是怎麼形成的(大三元是指連中解元)1

​相比大三元而言,小三元的影響力就要小很多,因為不管是從功名等級上,還是政治地位上,小三元都遠遠不及大三元。小三元指的是考生在縣試、府試、院試中均名列第一。院試的錄取者稱為生員,俗稱秀才,是考生在科舉考試中獲得的第一級身份。所以小三元充其量不過是個秀才,和狀元及第相差懸殊。

不過,讀書人能考中秀才也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按例,院試公布錄取名單的當天,會有專人前往被錄取考生的家中報喜,其後補送捷報單,捷報用紅紙書寫,捷報不僅要送到考生家中,還要送到考生的外祖父家、妻子的娘家、業師家等,以讨得賞錢。

連中三元的奇迹是怎麼形成的(大三元是指連中解元)2

​清代考中秀才的士子可以換上秀才服,這套行頭完全可以和普通百姓劃清政治界限,因為秀才服雖不是正式的官服,卻等同于文九品服,具有很高的榮譽。由于童試是官學的入學考試,考取生員也就取得了官學的入學資格。清代的地方官學的府學、州學和縣學并無層級、水平高低差異,其教授的知識基本相同。

院試的錄取者,多數要在籍貫所在地的縣學就讀,少數人入府學,但朝廷并未規定縣學與府學的分配比例。由于官學中多設有泮池(一種建築),因此考取生員入官學學習稱為“入泮”,也稱“遊癢”、“采芹”。

在很多人看來,考中了秀才也就意味着可以參加接下來的鄉試,以考取舉人功名。其實這種認識是不對的,明清時期,并非所有秀才都有資格參加鄉試,他們還需要通過一次選拔考試——科試。科試由當地的學政主持,在鄉試前一年舉行。

連中三元的奇迹是怎麼形成的(大三元是指連中解元)3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規定,科試考八股文一篇,策論一道,五言八韻詩一首。科試考試成績分六等,清初規定科試列一、二等的生員有資格參加鄉試,三等可參加錄科、錄遺,四、五等則無資格應試。後來,又改為大省科試三等的前十名,中小省三等的前五名有資格參加鄉試,其餘三等者可參加錄科。獲得鄉試資格的秀才能被稱為科舉生員。

此外,為使有才華的秀才不因科試而被埋沒,還有幾種“補考”的形式,即錄科、錄遺和大收。錄科為科試落第或因故沒有參加科試的秀才,以及在籍的監生、蔭生、貢生等而舉行的選拔考試。錄科之後,凡是沒有被錄取的,或因故沒有參加科試者,還可以參加一次考試,稱為“錄遺”。

如果錄遺之後,仍未參加科試、錄科、錄遺者,可參加鄉試前的最後一次選拔考試,稱為“大收”。通過科試、錄科、錄遺、大收錄取的士子都有資格參加鄉試。

連中三元的奇迹是怎麼形成的(大三元是指連中解元)4

​科舉時代,考生們都将歲試、科試視為“畏途”,對他們來說這不僅僅是一次選拔考試,而且也是對他們精神和身體的折磨。《科舉時代之苦況》中就如此記載:“其尤慘無人理者,莫若歲科試,迫之以功令,監之一吏卒,促之以時刻,虐之搜索,困之以饑餓。”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