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9月20号
是第34個「全國愛牙日」
宣傳主題是:
“口腔健康,全身健康”
口腔是食物
進入人體的首個通道
而牙齒好壞
與全身健康密切相關
比如最常見的口腔疾病
——牙周炎
就容易被很多人忽視
其實牙周炎沒大家想的那麼簡單
牙周炎是威脅口腔健康的
頭号“殺手”
同時也威脅着全身健康
輕則牙齒松動、脫落
重則加重糖尿病、高血壓等
慢性基礎疾病
那麼,牙周炎病因是什麼?
哪些人容易患牙周炎?
它怎樣影響全身健康?
不同程度的牙周炎
治療方法上有什麼不同?
本期專家
程 波
什麼是牙周炎?
牙周炎
是由牙菌斑中的細菌
侵犯牙周組織
引起的慢性炎症
可導緻牙周支持組織
比如牙龈、牙周膜、牙槽骨
和牙骨質的破壞
牙周袋的形成、附着喪失
和牙槽骨的吸收
随着病程進展
牙齒開始慢慢松動移位
牙龈退縮、咀嚼困難等
最終可導緻牙齒喪失
慢性牙周炎
是最為常見的一類牙周炎
約占牙周炎患者的95%
牙周炎關系到全身健康
牙周病與這些疾病關系密切:
❶ 糖尿病
糖尿病是牙周炎的危險因素之一,牙周情況也會影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及預後。
❷ 心血管疾病
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罹患心機梗死、冠心病的風險增加,牙周炎也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
❸ 低體重兒、早産兒
牙周緻病菌可導緻妊娠婦女的宮内感染,增加低體重兒、早産等發生的風險。
❹ 慢性阻塞性肺炎、慢性支氣管炎
口腔是消化道的開口,與呼吸道直接相通,口腔内的細菌,尤其是牙周袋内大量毒性較強的厭氧菌,可以直接進入消化道和呼吸道。
❺ 其它
慢性牙周炎與類風濕關節炎、老年癡呆症、腎髒疾病等也有相關關系。
牙周炎有哪些症狀?
牙周炎早期症狀可能非常輕微,“不痛不癢”,常被忽視。
↓
最初期表現為牙龈炎症,刷牙時牙龈出血,牙龈紅腫,或有咬物時出血,晨起唾液中帶血;
↓
若早期牙龈炎症控制不佳,繼而會出現牙槽骨吸收,牙龈退縮,牙周袋形成,可有食物嵌塞、冷熱刺激牙齒敏感及口腔異味的表現;
↓
進一步發展可表現為咀嚼食物時酸軟無力、牙齒移位、牙縫變大、牙齒松動;
↓
急性期可表現為牙周膿腫;
↓
最終,牙齒因為過于松動而脫落。
牙周炎可以根治嗎?
目前認為牙周炎并沒有“根治”這個說法,但可以良好的控制它。
由于牙面上菌斑很快會重新堆積,因此牙周炎需要定期複查維護。
牙周炎治療目标就是清除和控制牙菌斑,消除牙周組織炎症,緩解牙龈腫痛不适、出血、咀嚼無力等症狀,并最終使牙齒在一個健康的牙周組織環境中,從而行使良好的功能。
由于牙周炎的發展是一個漸進性、不可逆行的病變過程,因此,牙周炎的治療越早越好。
不同程度的牙周炎患者
治療方法有什麼不同?
❶ 最早期的牙周炎患者
可能隻需要單純的龈上潔治術(潔牙)就能良好的清除和控制牙菌斑;
❷ 大多數的牙周炎患者
可能需要一個完善的系統性牙周治療:包括龈上潔治、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牙周手術、定期維護支持治療等,具體治療方案因人而異。
❸ 特别嚴重的牙周炎患者
可能還有牙齒缺失、牙齒松動、移位等臨床表現,因此需要結合修複、正畸等多學科會診,共同診療,最終恢複牙列功能。
牙龈炎和牙周炎有什麼關系?
牙龈炎如果未得到及時的治療,就會最終發展成牙周炎。
牙龈炎發展為牙周炎的特征就是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牙周支持組織出現不可逆的病理變化。
若有牙龈腫痛不适、牙龈出血等症狀時,越早治療越好,如果已出現咀嚼時酸軟無力甚至疼痛不适,牙齒移位、松動,或有很明顯的牙龈退縮時,都要及時就診。
如何預防牙周炎?
1
正确有效的刷牙,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做到至少早餐前、睡前各刷牙一次,保證牙齒的每個面都清潔到,及時清除殘渣、軟垢和牙菌斑。
2
學會使用一些輔助清潔工具,例如牙線、間隙刷、沖牙器等,每天至少使用一次,以保證刷牙時沒有刷到的“衛生死角”。
3
戒煙,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身體免疫力也同樣重要。
4
定期口腔檢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5
推薦每年一次潔牙,及時清除堆積的菌斑,保持牙周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