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此處中國中部、長江中遊,東鄰安徽,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與河南毗鄰,是一塊兼容了南、北之風物,且有獨特江漢平原之性格的古老土地。
對于湖北,我目前最熟悉的城市是武漢,但讓我挂念的還是位于中南部的荊州。
我曾為了一碗早酒之體驗,因一本《萬曆十五年》特地奔赴荊州,三天兩晚的短暫旅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說到荊州,最初的印象還是關羽大意失荊州的典故。走在荊州古城的城牆上,發現不遠處的關羽高大的身影赫然醒目(如今不知道怎麼樣了)。
沒錯,荊州的三國文化十分濃郁,包括這裡也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縱然今天的荊州并非是古荊州,無論是經濟、軍事、風土人情各方面都大有不同。但它依舊令我挂念。挂念的理由很簡單,是一種無奈的惋惜。
談今天的荊州似乎繞不開古荊州,天下九州之一,簡稱為“荊”,地處中國最中心的腹地。三國時期,群雄逐鹿,荊州何等重要。
雖然今人總會用“大意失荊州”來調侃或評價某些事情,但通過這句話的典故可以看出,古荊州尤為重要。
但曆史的浪潮一遍又一遍地翻湧,天下九州不斷變化,古荊州也不例外。如果要尋古荊州,要跨越好幾個省市,除了湖北境内,還包括河南、湖南。
那麼,今日荊州呢?
它是湖北省内一個普通(也不普通)的地級市,共轄8個縣級行政區,包括2個市轄區、4個縣級市、2個縣,分别是沙市、荊州、江陵、公安、松滋、監利、洪湖、石首。
古荊州在曆史的浪潮中不斷變化,今荊州也在歲月裡有着各種不同。
通過資料看着它的區劃沿革,荊州與沙市之間似乎有更多的話要說,80年代,“活力二八”,“沙市日化”聞名全國。
這是我在荊州進行短暫旅行的時候,當地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也是評論區最常見的一句話。但“活力二八”、“沙市日化”究竟有多厲害,我不得而知。
後于武漢朋友聚餐小酌時,對方也提到了這一塊,盡管沒細說,但其神态對荊州感到惋惜。說實話,我也替荊州惋惜,但我的惋惜更多的還是從旅遊角度出發。
荊州古城,依然屹立在江漢平原。它盤旋于湖光山水之中,依地勢而起伏,順湖池而迂回,蜿蜒伸展,狀若遊龍,是今荊州最具代表、最有分量的古迹之一。
據《後漢書·地理志》記載,荊州古城牆的修造史最早可追溯到2800多年前的周厲王時期。因牆體保持完整,形制完備,被譽為“中國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
在城牆的東門處,建有一座關公像,據說是全世界最大的關公像。但這座雕像的争議性很大,如今是否還在不得而知。
站在這裡,當年的争霸與厮殺回繞耳畔。
我試想此刻荊州就是那“禹劃九州,始有荊州”。三國時期,魏、蜀、吳展開激烈争奪,即便三國統一了,荊州的局勢始終影響着天下大勢。
站在這裡,我又将曆史推進2200多年前,南方第一大都城楚國頓顯眼前。
據《史記·楚世家》記載,楚文王元年自丹陽遷都于此,至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拔郢止,楚國在此建都(紀南城)400多年,并對巴蜀之地以及吳粵所在區域都有着很強的影響力和掌控力。
站在這裡,望着城牆下的張居正故居,時光倒流,倒流至距今400多年前。
明朝内閣大臣首輔張居正為了改變明朝當局财政危機正在進行一次改革,創制“考成法”、“一條鞭法”。
站在這裡,我不由在想,荊州作為首批24座國家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擁有如此之多、之豐富的曆史文化,為何沒有打造成出一個熱門的旅遊IP呢?
像西安、重慶、長沙,就連襄陽也愈發不錯。
記得我剛來荊州的時候,不少熱心的荊州網友推薦了方特。
這讓我很感動,但也略有失意。這座古老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濱江城市,應該有更多的内容呈現才是。
頗為欣慰的是,荊州博物館讓我“滿載而歸”,楚王車馬陣也成為我下一趟荊州之旅的首站,就連被人視為“陋習”的荊州早酒也讓我暖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