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晉南的運城地區,素以中華文明的根基而著稱。這裡的人們,不僅重視各種人生禮儀,而且形成一套獨特的民間風俗傳統。喪葬禮儀就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從離世的繁瑣準備,到靈堂的擺設裝飾;從出殡事宜、人事安排,到葬後拜祭、聚祖憑吊,無不滲透着鄉人團結四鄰、尊祖敬宗的智慧。以人為本、入土為安,死者為大、向死而生。祖祖輩輩用言傳身教,傳承着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道德風尚。
穿壽服、口含錢,驅邪祈福守亡靈
位于運城腹地的夏縣裴介一帶,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時期。這裡是中華孝子第一人——介子推故裡。因為“割股為君,辭官而不祿”,最終“與母同亡綿山”。當年的晉文公甚是懷念介子推,便将其出生地命名為“陪介”,取意“永遠陪伴介子推”,後來就演變成為今天的“裴介”。兩千多年來,這裡的人們傳承介公的深厚德操,并在婚嫁、入仕、喪葬等禮儀中,滲透着地方特色。
當一個人油燈耗盡,即将走完一生時,親人和家屬便開始準備後事。彌留之際,最大的心願便是再看一眼家人。不論多遠,孩子們都要盡量趕回來,圍坐在老人床前。宗族中年紀稍長的祖輩,提醒家人趕緊給即将離世的人,穿上早已備好的壽衣、壽鞋,因為一旦離世,人就會變得身體僵硬,穿衣服就會困難,所以多數情況要提前換好。
壽服是子女們早都縫制好的,現代社會更多是直接定制。壽衣、壽袍要做成中國傳統的服飾,以免“進入陰間祖先認不出來”。 通常還會戴着黑帽,帽頂鑲嵌着用布繡成的紅疙瘩,意欲“紅色驅邪” 。除此之外,亡人口中還要放入一枚銅闆,叫做“口含錢”。這是家人不願死者空口離去,希望嘴裡放上錢,到了陰間就不會挨餓。
等到咽氣,就要把屍身安置在正堂,放在家人提前備好的門闆或床闆上。此時,還要找一塊紅布蓋在亡人頭部,一是用紅色驅邪,二是不忍看死者,害怕面容有變。無時無刻不在表達着尊重與祈禱。正式出殡前,家人要在旁邊看守,24小時必須有人守候,俗稱“守夜”。人們認為這時候,亡者的靈魂還在,家人要好好陪伴。當然也有現實的考慮,以前老鼠較多,守靈也是怕屍體被毀壞。
擇良辰,設靈堂,訃告對聯有深意安放好屍身,家人便開始忙碌。先是找陰陽先生算卦,根據具體的人和事,擇吉日良辰入殓、出殡、入土,甚至陵寝的修建,也要請風水先生查看。正堂會貼上一張訃紙,點明特殊的時辰,并寫上出殡時的禁忌等。鄉人嚴格遵守着祖訓,也無所謂迷信與否,這已經是約定俗成的風俗。
同時進行的是“報喪”,對象多是叔侄、嬸姨、姑母,方言稱作“找直節”。由死者的大兒子和大兒媳承擔報喪任務,分赴男女親戚。一般報喪的人要下跪給親戚,而受跪方也會安慰節哀,并在自家的門口撒上一條爐灰,這樣大家都知道有親屬離世。
靈堂布置以白、黑兩色為主,白對聯、白孝服、黑帷幕、黑桌子。正門的右側,通常挂一條從上而下豎立的訃布,書寫亡者的生卒年月,在訃告的底端寫上宗親三代。靈堂的中央放着屍身,靠牆的地方懸放棺木,到時候方便擡棺。正前方擺放一張四腿小木桌,上面擺放照片,兩邊點蠟燭。照片正前方有一個香鼎,專供祭奠的人上香憑吊。
上香和蠟燭都不能中斷,必須一直燃燒直至出殡。在桌子的下方放着“發面罐”,取意“子孫發财”,每天都還要放上食物。因為人們相信,出殡前,死者會一直護佑,每日的生活、飲食照舊。棺木中會擺放元寶狀的枕頭,屍身上放些金銀色的紙錢,意義“穿金戴銀”。等到出殡,人們會用衣服、衛生紙等,把棺木空隙塞得滿滿,以免路途颠簸,毀壞了亡靈安息。
整個靈堂的對聯,多是傷感緬懷。正廳懸挂的黑帷幕,貼着諸如“音容宛在”、“鶴駕西去”的素紙,死者若是女性,可看到“女星沉寶婺,仙駕返瑤池”、“淑德标彤史,芳蹤依白雲”等對聯;死者若為男性,則多是“流水夕陽千古恨,凄風苦雨百年愁”、“何日一夢飛蝴蝶,竟使千秋冷杜鵑”等。“一夜秋風狂摧祖竹,三更冷露淚灑孫蘭”。文字悲泣,筆力蒼勁,這些對聯都是先生用毛筆寫就,傳承着悠久文化。
請戲班,着孝服,招魂路上多哀嚎亡者一般在家裡停放三到七日,都是單數。這幾日,子女們要請戲班“熱鬧”,風風火火地送走老人。裴介一帶的鄉民推崇蒲劇。悠揚高亢的曲調,二胡長笛的粗犷,演繹出山西人特有的情愫。殡儀曲目有《清風亭》、《四郎探母》、《窦娥冤》等。經久不衰,老少皆宜。戲班主唱聲淚俱下,引得親屬更是傷懷。
到了出殡的日子,戲班的樂隊吹吹打打,迎接遠方的親屬。家人要輪流派出男性子侄,到相當遠的距離迎接,體現出回敬的誠意。入殓的前一天,戲班帶着家屬到墓地“暖房”。拿上烙餅,打着燈籠,點着蠟燭,鑽入挖好的墓地,提前來安頓妥當。
子孫們的孝服,多是粗布麻衣,一般是家中至親披麻戴孝,關系疏遠或者平輩同齡,隻需戴孝帽就足以。出殡那天,子侄、孫輩的男性會穿上寫着字的孝服,俗稱“背字”。如果是兒子輩,開頭語多是“生兒艱辛,受苦殚精”、“兒尤不孝,未報大恩”之類的文言文;孫兒與世侄等,多以“撫孫夠勞”來感激長輩。穿的鞋也要抹上一層白紙,葬禮之後才能撕掉。當地有禁忌,穿上孝服不能随意進别人家門。
到了入殓時辰,聲樂響起,家人的哭聲更強烈。最後再瞻仰一次,按照親疏輩分,有序繞行一圈。有些外人的屬相與亡者沖突,因此連最後一眼都看不得。當然,這種是“内親不避”的。棺木由宗族中年富力強的壯勞力擡出家門,安放在專門的靈車上,以前多是公社大隊的騾車,現在有了專門的靈車。靈車上放着一隻紙做的鹭鸶,象征着“長壽、幸福”。
穿着孝服的男子在前面拉繩,女子則趴在靈車後哭泣。“男棍女竹”,男子通常拿着粗壯的木棍,女子多是竹棍或者細柳。這一支龐大的送葬隊伍,嚴格按照親屬長幼、倫理輩分排序。男人們的哭聲沉悶低咽,女人們多号啕悲泣。棺木出了家門,宗族中的老人會把亡人的枕頭燒掉,期待拿到陰間,也是為斷絕夫妻的思念。
送葬路上,外甥通常背着剛砍的垂柳——“招魂柳”,樹枝上挂滿了紙錢,一邊走一邊撒紙錢,告慰亡靈“黃泉路上有錢花”。浩蕩的送葬儀式,一般會圍繞古城牆走一圈,就算繞遠路也在所不惜。到了墓地,入殓埋土。哀樂奏響,滴答悠揚的小号,親人的哭聲齊響起。與此同時,燃燒花圈以及各種紙質的電視機、冰箱彩電等。外甥背來的垂柳,要插在墳頭,待到祭祀再來松土。
事死如事生,孝道永流傳一壺酒,一柱香,一盤肉菜。入殓的第二天,家中至親還要再來拜祭。之後的七七四十九天,每一個“七天”為重要的祭典日。“去世百天”是重要的日子,家族親屬都會再次憑吊。每年的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家人要到墳前燒紙悼念。俗語有“七月十五嘗新谷,十月初一送寒衣”的說法。
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是謂之孝。”死生一樣,都是人生的必然環節。赤裸裸而來,白茫茫而去。死對每個人而言,未免不是一種解脫和幸事,因此也就有了“紅白喜事”的說法。裴介人用重視喪葬禮儀的做法,诠釋了人們樸素的孝道。“事死如事生”,不去苛求死的悲痛,但求生者懷念追思。
喪葬禮儀也體現出宗族團結,睦鄰友好的精神。在這忙碌的背後,做飯待客仍井井有條,這得歸功于臻熟的任務分配。有專門的總管理人,堂屋貼着“執客單”。每個人清晰明确自己的任務,燒水、蒸馍、散禮。還配有小組長,負責監督和執行,每一分錢都花在最佳處。此時也是聯絡感情的時刻,多年未見的親戚為了共同的懷念,一起憑吊祭奠,濃濃親情留駐世間。
裴介人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中傳達出對祖輩的尊敬,兒女們也在這一次次的禮俗中學會“孝道”。生前孝順,死後隆重,讓衆鄉鄰也受到庇佑,懷念生前身後事。這也是中華文明綿延不斷的重要原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