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文化事業持續繁榮發展,讓文化自信具有更堅實基礎,為中國發展進步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文化支撐。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人民網推出“文化這十年”系列報道,回顧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藝術事業所取得的發展成就,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先秦時期的日食甲骨、錯金幹支儀,明清兩代的羅盤、望遠鏡,當代的FAST縮比模型核心部件饋源艙……這個夏天,中國國家博物館“科技的力量”展覽裡,400餘件(套)文物、50餘件模型向來自天南地北的遊客訴說着中華民族勇于創新、善于創造的壯闊曆程。
展覽中展出的錯金幹支儀。人民網 韋衍行攝
文物不言,自有春秋。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文物事業取得顯著成果,文物保護、管理和利用水平不斷提高。星散在廣闊中華大地上、綿延于歲月曆史長河中的文化遺存,正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
延續文化根脈 文物保護工作紮實推進
曆經228個日夜,河南龍門石窟奉先寺大型滲漏水治理和危岩體加固保護工程于7月21日完工,盧舍那大佛“大修”後重現真身。這是繼上世紀70年代以來,奉先寺時隔50年再啟大型保護工程。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貴文化資源。文物保護工作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既是做好文物工作的首要任務,也是加強文物價值研究闡釋、推動文物活化利用的前提和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文物保護狀況持續改善,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全國石窟寺專項調查等重大工作順利完成。目前,國家、省、市縣級文保單位數量較2012年分别增長了115%、58%、88%。
蒼官影裡三洲路,漲海聲中萬國商。2021年7月25日,在福州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4屆世界遺産委員會會議上,“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獲準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泉州市舶司遺址。泉州市申遺辦供圖
泉州申遺成功,是我國高度重視文化遺産保護的又一力證。至今,我國已有56項世界遺産,實施了石窟寺、長城、大運河、絲綢之路等萬餘項重點文物保護工程,預防性保護、系統保護積極推進。
探源溯流,叩問來路。将現有文物保護好的同時,更通過考古工作探索曆史未知,揭示文明本源。
強調,要深入了解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發展史,把中國文明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動全黨全社會增強曆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團結奮鬥。
我國十年共推進8800多項考古發掘項目,良渚、二裡頭、陶寺、石峁、三星堆等多個遺址的發掘進展牽動人心,“南海一号”“華光礁一号”等項目讓水下封存的曆史重見天日……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古老密碼,正徐徐展現。
其中,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以堅實的考古材料和綜合研究成果證明,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是真實可信的曆史。
“這一結論性認識對于我們了解中華文明的悠久曆史、增強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具有深遠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學部主任王巍說。
發展文博事業 豐富社會曆史文化滋養
在良渚博物院“水鄉澤國”“文明聖地”“玉魂國魄”三個展廳裡,玉器、石器、陶器和漆木器等各類珍貴文物琳琅滿目,全面、立體、真實地展示了良渚遺址和良渚文化的考古成果、遺産價值,體現了良渚文明在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曆史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獨特貢獻。
良渚博物院展覽現場。良渚博物院供圖
指出,中華民族曆史悠久,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
十年間,博物館數量增長60%,年度舉辦展覽數量增長144%、接待觀衆數量增長119%,現有備案博物館6183家,其中91%免費開放……“到博物館去”已成為社會新風尚。
類型豐富、主體多元的現代博物館體系基本形成。今年,陝西考古博物館、湖北考古博物館相繼對外開放。跨越時空、穿越古今,兩家大型考古博物館以考古的視角展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總體特征,讓公衆走近考古、了解考古,共享文化遺産保護成果。
海風習習、陽光烨烨,屹立在維港之濱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門開啟,九大展廳遊客如織。來自故宮博物院的914件珍貴文物齊聚香江,向本地居民及世界遊客講述着源遠流長的曆史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通過3D掃描、互動感應裝置展示清代郎世甯的《八駿圖》,觀衆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畫中的馬向他們走近,感受傳統藝術的重新演繹。
近年來,博物館利用多種手段提高展陳水平,更加立體多維、生動鮮活地展示文物的文化内涵,增強文物與觀衆的交流互動,讓博物館的“外牆”在不斷地嘗試與探索中得到無限延伸。
在陝西曆史博物館“妙手回春——韓休墓壁畫玄武圖修複虛拟展”中,網友能在雲端體驗清理草泥層、背部貼紗布、表面清理、拼接壁畫殘塊等繁複而精密的壁畫修複工作,深度了解文物保護背後的故事。
随着展覽的創新、技術的革新,博物館必将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豐厚的文化滋養,讓觀衆不僅能在方寸之間遇見浩瀚無垠的曆史,更能走向光彩奪目的未來。
讓文物活起來 不斷挖掘闡釋文物價值
“展卷人”穿越時空,來到《千裡江山圖》即将完稿之時,循着展卷、問篆、唱絲、尋石、習筆、淬墨、入畫的篇章,進入畫家王希孟的藝術世界……舞蹈詩劇《隻此青綠》将這幅宋代青綠山水中的巨制傑構搬上舞台,傳達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及其創造者、傳承者的崇高敬意。
舞蹈詩劇《隻此青綠》劇照。中國東方演藝集團供圖
目前,我國擁有不可移動文物76萬多處,國有可移動文物1.08億件/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058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36處。“讓文物活起來”,是文物工作在新時代的一項新課題。
2021年11月24日,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讓文物活起來、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實施意見》。
強調,要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提高文物研究闡釋和展示傳播水平,讓文物真正活起來,成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成為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重要名片。
講好中國故事,需要深入挖掘文物蘊含的文化記憶。黨的十八大以來,文物工作者與文藝工作者“強強聯手”,推出了一批内涵豐富、形式新穎的文博類影視作品和電視節目,受到觀衆廣泛歡迎。
平實從容、精益求精,《我在故宮修文物》通過貼近生活式的拍攝手法,将文物修複中的工匠精神娓娓道來;
吉光片羽、一眼千年,《國家寶藏》以現代視角解讀文物,讓曆史文化遺産生動述說過去,映照出中華文化的萬千氣象;
追根溯源、旁征博引,《中國考古大會》首創考古空間探秘形式,全景展現中國考古事業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發現……
十年來,文物工作者在做好文物保護工作的基礎上,積極推動文物與教育互動、與科技聯姻、與創意嫁接、與旅遊融合,讓人民更好地觸摸過往、感知曆史,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江山留勝迹,我輩複登臨。新時代新征程,奮力推進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開創文物工作新局面,必将為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凝聚共築中國夢磅礴力量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 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