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家思想裡面,有和無的辯證關系非常經典,很多人都沒有看到本質,為什麼老子要不斷強調無的意義和價值呢?今天帶你認識背後的邏輯。
老子說:“三十輻,共一毂[gū],當其無,有車之用。埏[shān]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yǒu]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無用之用”,是道家思想的一個核心思想,這其實非常反直覺,無為什麼還有用呢?我分成兩個方面來解讀。上面老子這段話大概意思說:車輪有三十根輻條,彙集到一個車輪的輪毂當中,正是因為有了輪毂和輪毂之間中空的地方,車輪才能轉動起,才有了車的作用。同樣,我們糅合陶土做成器皿,正是因為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了器皿的作用。我們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正是因為有了門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給人便利,“無”發揮了它的作用。
首先,這裡我們要明白的是,這裡的“無”并不是完全沒有,而是相對于“有”來說的。在道家思想裡面,有無是辯證關系,有和無是相對相生的。就像一幅畫,我們看到的雖然是“畫的圖案”,這是“有”,但是正是因為有那些留白的“無”,才讓畫面呈現出來,如果沒有圖案中間和周圍的留白,那就不可能看到一幅畫,這就像蘇轼說的:“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你站到畫裡面,看不到留白,你就沒有辦法看到畫。所以,這裡的“有”和“無”是相對的,這是首先要明白的,無不是完全沒有,更重要的是,先有“無”才有“有”,這是第一層意思。
第二層意思,老子說,正是因為器皿有了中空的“無”,才能盛東西,才能發揮碗的作用;房屋有了中空的地方,才能住人,才能發揮房屋的作用。最後老子說: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看起來是“有”給了我們便利,看其實是 “無”的作用,這是什麼意思呢?這裡就要講到中國哲學裡面兩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體和用。體和用的思想,是中國哲學的基本範疇,就類似西方哲學裡面有唯物和唯心、表象和本質的二分法一樣,中國哲學也有自己的二分法,這就是:“體和用”。
在《周易》裡面說:“故神無方而易無體“,荀子在《荀子》裡面說:“萬物同宇而異體,無宜而有用為人,數也”,荀子說:萬物雖然形體各異,但都有各自的用處,這是客觀規律,萬物形态是可見的,而規律是無形的。
在中國哲學裡面:體,指本體、實體或者表象;而用,指作用、功用、意義、本質和規律。有了體和用的區分,我們再來看老子這裡說的“有和無”就非常好理解了。我們看到一隻碗,我們所見的是碗的形狀、大小、花紋配飾等等,這些都是“有”,這些是表象,我們能看到的東西。但是真正發揮作用的“無”,是碗有中空的地方,可以用來盛飯盛湯。有是指我們看得見的本體和表象;而無是我們看不見的作用、功能和意義。
從“體和用”來看“有和無”哪一個更重要呢?當然是“無”,無才是表象背後的本質,才是讓有得以發揮作用的根本。所以老子說: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看起來是有給了我們便利,但實際上是無發揮了作用。當我們看到車輛、器皿、房屋的時候,我們都去關注他的表象、表面的東西,而忽視了表象背後的本質。
本質雖然是看不到的,但它才是事物的根本。就像一個人有多少财富,财産,獲得了什麼成就這些是顯性的,看得見的,這些都是“有”,但這些“有”隻是結果和表象,這些“有”是以看不見的“無”為前提的,比如你的天賦本性、個人品性、時代紅利等等,這些是不可見的,但這些才是更重要的、更本質的,才是成就你“有”的前提。
我們往往更專注顯而易見的東西,卻忽視了它之所以表現出來,背後的本質,個人的成就往往都是平台和環境鑄就的結果,而很多企業家卻誤以為是自己的能力,這是沒有看到有和無的辯證關系。“有”就像結果和效果,而“無”才是導緻結果的根本原因,所以老子說“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