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寒濕的臨床調理?【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一百零七(更多精彩持續更新中……)】,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風寒濕的臨床調理?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風寒濕的臨床調理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一百零七。(更多精彩持續更新中……)】
“故春氣者,病在頭;夏氣者,病在臟;秋氣者,病在肩背;冬氣者,病在四肢。”——《黃帝內經•金匱真言論》
(接前文)我以前治過的尤其是類風濕或者是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這種表現就非常明顯:身體本身就會預報天氣。曾經有一個患者,女兒陪她來看病,女兒說:“我媽預報天氣,尤其是下雨、下雪的天氣,預報的超級準。看天氣預報說明天多雲見陰,但我媽就說明天一定會下雨。(今日頭條@中醫彭鑫博士)因為我媽身體關節開始疼了,果不其然第二天就降溫下雨,不差分毫,比天氣預報都準。”為什麼呢?因為人體的氣通于天氣。在這裡還要再次強調一下,不是說人體的血液、骨骼和自然界相通,而是人體的氣和天地自然之氣相通。氣的變化是同步的,即自然界變化,人體也這樣變化。
尤其是夏季的尾部,八九月份的時候,天地之間彌漫濕氣,氣壓低,濕度特别大,自然界就會很悶,我們身體會感覺很悶、很難受,有時候還很煩,晚上睡覺還睡不好。但一立了的秋之後,天地之間的氣就清爽了,我們身體就感覺很舒服,很清爽。這其實就是自然界的氣和我們人體的氣是合一的、同步的、互相影響的。所以,得了風濕、類風濕的人,身體有一個問題,就是他的陽氣不足,陰氣重,對自然界尤其是陰寒氣的變化感知力特别強。(今日頭條@中醫彭鑫博士)要是一般陽氣足的人,尤其是像小朋友,他們對天地自然變化的感應不強,他們不知道明天會不會下雨、下雪。他們陽氣充足,感受不到陰寒之氣的變化。或者陰寒之氣雖然有變化,但是影響不到他。為什麼?因為陽氣太足了。對他而言,一點變化就相當于細微的變化。但是随着年齡的增大或者人身體陽氣越來越弱之後,這種陰寒之氣細微的變化在人身上的信号就會放大,就會很敏感,很難受,這就是我經常講的“天人相應”。
《黃帝内經》尤其是這本書的上卷《素問》百分之五六十的内容是在探讨天人相應的問題,包括後面的七篇大論、五運六氣、南政、北政等等的這些東西,所探讨的一件事,就是“天人相應”。還有後面的二十四節氣、陰陽二十五人等等這些内容,也是在天探讨“天人相應”。為什麼分為二十五呢?因為五五二十五,因為有五行,東、西、南、北、中、春、夏、秋、冬,這些内容連貫起來是一整套的學問。(今日頭條@中醫彭鑫博士)所以理解了“天人相應”之後,再去讀《黃帝内經》,目至心明。就像劉完素做夢:神人刨開他的心髒,把書塞進去。從此之後,再看《黃帝内經》目至心明——眼睛看到哪裡就全明白了。我們把這個方法論掌握了之後,再讀中醫學的經典就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就能理解。
理解了中醫學,再去理解中國古典哲學、天文、地理、星象、五行、八卦、《河圖》《洛書》《周易》,就這些内容都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全都能為你所用,所理解。為什麼呢?因為核心在《黃帝内經》裡邊闡述的非常的到位。(今日頭條@中醫彭鑫博士)有一些内容,在《周易》裡闡述,在《道德經》裡闡述,在《孔子》《孟子》裡闡述,但都不如在《黃帝内經》裡闡述的這麼完備。客觀來講,《黃帝内經》不僅包容了人體生命科學這些内容,同時對天地自然和生命之間的呼應,尤其是在闡述陰陽五行這些道理的時候,是非常生動,而且聯系實際的。
“善言天者必有驗于人”,善言天道、天理、自然規律這些大道,必然是能在人身上得到體現和體驗。驗證很重要,很多人隻善言天道,但是找不到驗證,驗證明白了之後,天道自然就明白。天道就是自然規律。
“冬氣者,病在四肢。”我剛才講的這一系列病,風濕、類風濕等等,這些患者到了冬天都會加重。怎麼治療呢?就是用溫補陽氣、溫通陽氣、活血化瘀、補益肝腎、祛風濕止痹痛等方法治療。有時候是用中藥,有的是通過艾灸、針灸來調理,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還有人問,冬天我們喝什麼茶呢?喝黑茶。中國的黑茶分為兩種,一種是安化系的黑茶,就是湖南安化的黑茶。另外一種是雲南的普洱茶。黑色入腎,對應着冬氣。(今日頭條@中醫彭鑫博士)我還要補充一句,本身脾胃虛寒,或者身體體質虛寒的人,就不要單純喝這種茶,需要配一些生姜絲放進去會更好,就會消解寒涼之氣。有的人氣血虛,可以放點紅棗,就是把幹的紅棗切成片之後放進去,泡一泡、嘗一嘗,會感覺到更加可口。喝完了之後,會感覺身體的氣更足。這就是琴、棋、書、畫、茶、花、香,尤其是茶道,可以養生的地方。
通過茶道也可以養生,原理是學通了《黃帝内經》之後,我們的生活當中處處可以體現出中醫和傳統文化的智慧。
好了,今天的課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的收聽,我們下次課再見。(未完待續)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一百零七。(更多精彩持續更新中……)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産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關法律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