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教育
/
清華大學的土力學
清華大學的土力學
更新时间:2024-11-11 05:12:08

轉自:微信公衆号“中國青年雜志”

在北京五道口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寫字樓裡。

一個看上去設計普通、環境普通的工作室,不普通的是每一個人——這裡的四十幾位建築設計師,組成了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冬奧設計團隊,在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設計總負責人、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張利的帶領下,完成了包括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以及首鋼滑雪大跳台“雪飛天”在内的4個2022年北京冬奧會比賽場館的建築設計任務。

潘睿戴着一副厚厚的黑框眼鏡,坐在工作室最靠窗的位置,聚精會神盯着電腦,後背快弓成了一隻青蝦——這是這位“80後”建築設計師的工作常态。他從2016年開始參與本次冬奧會項目,在張利教授的帶領下主要負責國家越野滑雪中心的設計工作,以及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的概念方案設計。

其中,“雪如意”作為使用功能、競賽工藝最為複雜的場館,被打造為張家口賽區無障礙設計的示範場館,為其他場館的無障礙設計提供借鑒。

清華大學的土力學(讓清華大學的這支團隊大呼)1

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冬奧張家口賽區設計團隊

與2008年相比,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對于無障礙的要求更加全面精細。作為無障礙專項負責人,潘睿也是從業十幾年來第一次全程參與一個大型無障礙項目的設計和落地。

來自這位工科博士生的總結很簡單——“很受沖擊,也留下很多遺憾。”

細節

負責冬奧會場館的無障礙設計項目之前,潘睿覺得自己的設計“好像也考慮無障礙”——他加了“好像”,是因為經過這次的深度參與,他發現以前那些設計“還遠遠不夠”。

比如在2010版的無障礙設計規範裡,關于“緣石坡道”的設計要求裡有這樣一條:“緣石坡道的坡口與車行道之間宜沒有高差;當有高差時,高出車行道的地面不應大于10mm。”

放在以前,潘睿覺得僅僅1公分的高差,相比于輪椅50公分以上的輪輻直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在與中國殘聯副主席呂世明和更多殘障人士交流後,他意識到這個問題的緻命性。

他坐在辦公椅上模仿輪椅使用者向後退,一旦地面并非完全平坦,輪椅速度突變,身體就會由于慣性向後倒。如果使用者的軀體也并不靈活,整個人會像石頭一樣“砸”向地面,後腦勺着地。萬一摔倒後四周沒人,情況就更危險。

類似的細節問題還有很多。

比如門與牆距離多少合适?在之前做設計時,“美觀”幾乎成為最主要的考慮,後來設計團隊發現,門與牆的距離不同,直接決定着輪椅使用者開門時與門的相對位置不同,也就決定着用力方向不同——距離留得越多,對于殘障人士而言,可選擇的發力方向就越多。

由此可見,無障礙設計全都體現在細節裡。坐便器與牆面距離多少才更方便殘障人士取用配套設施、觸碰到報警器等設備?垂直安全抓杆、水平安全抓杆距坐便器多遠抓起來最省力?能否安裝側位洗手池?電梯轎廂是加大寬度還是深度才更方便輪椅使用者?能否在電梯中增加腳控開關?出入口大門能否采用電動感應式?入口坡度怎樣設計才足夠平緩?……

參照《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無障礙設計指南》等規範及書籍,加上來自國際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IPC)的要求和中國殘聯的建議,在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的支持下,團隊針對“雪如意”給出了相當理想化的無障礙設計方案,并應用了不少全新的無障礙設施和設計方法,試圖突破傳統。

清華大學的土力學(讓清華大學的這支團隊大呼)2

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

比如,考慮到冬季運動的運動員背負的雪橇、雪闆等設備較重,“雪如意”中坡道的坡度将“規範”中要求的1:12改成了1:14;再比如,在無障礙落客區的設計中,考慮到車輛類型及輪椅使用便捷等因素,将規範要求的7m通道延長至8m……

然而,哪怕隻是讓常規的無障礙設計落地,大家依然覺得困難重重。

障礙

施工團隊由于普遍沒有經曆過專業的無障礙培訓,會導緻翻改問題頻繁出現。“說到底,建築需要多種專業協同配合,包括施工單位、材料商、設備商……大家不是都有無障礙意識。”作為設計師,潘睿也對每個環節工作人員的不同考慮表示理解。

比如在無障礙衛生間,坐便器旁邊的水平安全抓杆應該是可以擡起或者平推開的,卻常會被安裝成“死的”。“看上去好像是做了無障礙設施,但用不了,或者很難用。”潘睿說,“就是因為沒有理解到使用者的需求。”

再比如下水管道的位置。施工隊以健全人的思維早在距牆500mm處安裝了下水管,但對于殘障人士而言,這個距離宜為700mm——在無障礙設計規範中,幾乎所有标準都有“應”和“宜”兩組數據,前者代表必須達到的底線,如衛生間的面積不“應”小于4平方米——但4平方米真的舒服嗎?

清華大學的土力學(讓清華大學的這支團隊大呼)3

典型無障礙衛生間設計示範

“一些殘障人士是沒有上肢的,如廁的時候,很可能需要依靠腿部幫忙,所以需要更大的伸展空間。”潘睿解釋道,“但這又和建築的一些内在邏輯有矛盾,比如它的經濟效益。”

于是,造價問題成為諸多無障礙設計落實到“雪如意”實際建設中的最大障礙。在這一點的考慮上,設計團隊發現,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與其他城市在意識、标準執行等層面的參差。

團隊去水立方調研時,發現場館會專門安排一位業主負責無障礙設施建設,包括和奧組委、IPC、設計單位等對接。除此之外,在“應”與“宜”的權衡方面,大家普遍發現,北京的各場館也都遵循着“不僅僅滿足規範,而且高于現行規範”的要求。

北京冬奧組委規劃建設部部長劉玉民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北京2008年奧運會為城市留下了寶貴的奧運遺産,極大促進了城市無障礙環境水平的提升。”北京冬奧組委殘奧會部部長楊金奎也曾表示,此次舉辦冬奧會、冬殘奧會,讓北京和張家口兩座城市的無障礙建設提高了10年的水平。

這也是整個設計團隊此番最大的感受——在無障礙建設的層面上,2022年冬奧會更大的意義,便是把這種理念從一線城市推廣到了如張家口這樣的四線城市。

而對于潘睿自己,他個人的設計理念也被這次對于無障礙設計的實操過程極大地颠覆了。

“開始非常注重細節了,也開始下意識地向同行普及這個觀點。”潘睿說,“以前一直覺得,隻要滿足規範就可以了。其實遠遠不夠。這是最有沖擊力的一點。”

“為所有人”

早在2019年,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中國殘聯副主席呂世明就曾在兩會上提議,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盡快制定《行業無障礙專項評審審查認證認可機制》,避免無障礙設施的缺位、形同虛設或是先建後拆。

作為建築設計師,潘睿也有相同的想法。在他看來,中國如今并不缺乏無障礙設施,隻是在建設和使用中幾乎達不到無障礙的基本要求,出錯和被破壞現象嚴重。

“畢竟建築這個行業,會涉及到建築、結構、水、暖、電等很多領域。作為牽頭的專業,隻有自己先慢慢重視起來,才能帶動整個行業無障礙意識的提升。”潘睿覺得解決問題的源頭,就是建築教育。除了從注冊建築師培訓教材、考試制度入手之外,配套的強制性規範、懲罰力度也要跟上。

除此之外,美、英、北歐等西方國家倡導的無障礙設計理念,也給了團隊很多啟發。這些理念在IPC無障礙工作組編寫的殘奧會無障礙指南中都有體現,即“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包容性設計”(Inclusive design)和“為所有人的設計”(Design for all)。

僅僅根據字面意思,也能看出這幾種理念本質上的相似——并不将殘障人士當作特殊群體對待,而是通過“普适”的設計,讓他們覺得自己也是正常人中的一個。

清華大學的土力學(讓清華大學的這支團隊大呼)4

潘睿想到國内很多建築會專門把殘疾人入口設在一個偏僻的角落,或者在入口處專門鋪設一條又長又繞的z字形坡道……“都像是在刻意提示說——看吧,我給你設計了,放那你自己用吧。”潘睿覺得,這樣的設計也許确實在物質環境上提供了無障礙,但卻會讓使用者在心理感受上障礙很大。

如何弱化這種由于過分強調帶來的“施舍感”?這對于工業品的設計也許相對簡單——比如左右手都方便用的小型工具等,但對于建築設計而言,潘睿覺得難度不小。

好在他從此有了這方面的意識,通過對無障礙設計更密切的關注,還有對生活環境的細微觀察,決定開始做一些建築設計上關于無障礙的小發明創造。

“如果對于大空間的改變暫時有限,那就先從小設施開始,這也會很有意思。”他說。

來源: 共青團中央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