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
——唐代:李白《秋浦歌》
愁無形,伴人而生,有時微,有時濃,沒有人喜歡,但是纏繞着人,驅散不盡,擺脫不了,直待與人同息止而罷休。世間有各樣的人,對待愁的态度或不同,但是愁之待人并無異。愁的滋味,無人不曉,但是沒有人說得清。
愁并是本就在那裡,而是人生活在世間,遇到許多人、許多事,又有着無止盡的欲望,又常常不順,不能遂意,俗謂:“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此所以愁不斷因之滋生。靜默時,略一思索,則覺人生無處不可愁,而又不能制止自己不去思索。惹起憂愁的人與事,也無法避免。日積月累,許多愁的苗芽貯存在人心中,仿佛愁本已在那裡,蟄伏着,潛藏着,不知覺間,就會為某些人,某些事引出,瘋狂滋長,無法抑制。
此四句詩,是李白《秋浦歌》組詩中的一首,專門言愁。意識中有無盡的煩惱事使人憂愁,而究竟有哪些事,又不願意去一一道來。如果說出來,都是是枝節,摸不透本質,則會覺得當不得那麼多愁,此正是一言難盡之處。愁狀若何,愁到頭發盡白。愁到白頭,白發又贈人愁,無盡的愁,所以“三千丈”不足以形容其長。而又照鏡子,仔細看,一覽所有的白發。不禁感傷:人生,何以就到了這樣!人生老去,夢都成空,本待轟轟烈烈做一場,誰知竟成虛度。如今這樣,再也沒有好再去追求,心已涼了。隻剩惆怅,無止盡的憂愁,伴人走向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