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我們一般分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如果讓我們排序哪一個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影響最大,恐怕很多人都要把學校教育放在首位吧。
如果不信,下面的話,看看你熟悉不熟悉。
你們老師沒有告訴你,要有禮貌,見了人要打招呼嗎?(上幼兒園時候針對幼兒園) 你們老師怎麼教的你,連這麼簡單的問題都不會,回來還好意思問我?明天問你們老師去。(針對開始學習知識的初高中) 你在學校的時候,專業知識學成這樣,就讓你畢業了?(大學畢業工作了,針對大學)
你瞧,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有理由把責任推給學校,推給老師。
但是,我請你一定要搞清楚, 在人這輩子所接受的所有教育中,家庭教育占首位,沒有一種教育能夠超越它帶來的影響。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要把這塊大理石雕成一座雕像需要6位雕像家:家庭、學校、兒童所在的集體、兒童本人、書籍及偶然出現的因素。除去幼兒自身,家庭對幼兒的影響是居于首位的,家庭對幼兒的影響無以替代。那麼何為家庭教育呢?
鑒于我們在教育孩子時候,大多數是處于“主導”地位,所以我們在這裡讨論的家庭教育指的是: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長輩對未成年人所施加的有意識的教育。它主要是長對幼的單方面而有意識的教育。
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到底有何意義呢?
1、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個體發展具有天然優勢家庭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自然的生态環境。首先我們知道兩歲左右的孩子進入第一個發展階段,喜歡模仿,而這個時期他所接觸到的主要就是自己的家庭,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孩子言行舉止非常像自己的父母。
比如我們看新聞,明星的孩子天生好像就具有表現力,特長方面發展的特别好,其實這一方面是因為家長的刻意培養,其次是生活環境,父母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會在家中體現,所以孩子就會自然而然的模仿。
2、家庭教育對孩子有先入為主的作用。心理學家埃裡克森認為,父母對孩子的态度為孩子以後對社會的态度奠定了基礎。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那麼,在我們知道了家庭教育具有重要意義以後,應該用什麼具體的教育方式,來進行我們的家庭教育呢?
(一)環境熏陶法
這種辦法是父母在有意識地創設家庭教育環境,正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樣,在日積月累的環境熏陶下,孩子長期耳濡目染,他的行為、認知、性格等都會不斷接近父母的期望值,但是應該注意的是,這種教育方式絕對不是強制性的,而是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去進行的。
德國法學家威特的父親,特别注意住宅的布置,在住宅擺放上面特别講究,絕對不放置任何沒有情趣和與屋子不和諧的東西。牆上貼着使人心情歡暢的牆紙,挂着精心挑選的鏡畫。室内擺放着各種具有情趣的器具,并且在放在周圍種植着四季常開不敗的花卉,這些所有的東西都是具有情趣的,沒有任何不和諧的東西。
由于父親特别培養威特的文學愛好,結果是使威特成了了不起的文學通,幾乎背下了所有的名詩,而且很早就會寫詩。
父親還注意陶冶孩子的情感。威特小時候,有一次,看到一條狗跑過,他像其他孩子一樣,将狗的尾巴抓住,把它拉到自己身邊,剛剛好被父親看到,于是父親就拽住了威特的頭發,臉色吓人,揪住不放。威特大吃一驚,把狗放開了,這時候父親也把收松開了。然後對威特說:你喜歡被拽着頭發嗎?威特紅着臉說:不喜歡。父親說:如果你不喜歡,那麼對狗也不應該那樣。
在父親的指導下,威特終于成為了一個心地善良、情感豐富、情趣高雅的人。
(二)榜樣示範法
孩子天生就具有模仿的能力,如果能在這個時候給他正面的榜樣,教育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榜樣其實并不僅僅指的是父母自己去給孩子做榜樣,言傳身教很重要,尤其是身教。但是也有一些其他的辦法。 父母可以為孩子提供夥伴中的好榜樣,創造機會讓孩子去接觸品格、性格優秀的小夥伴。 父母也可以通過文學作品讓孩子去效仿,去學習。
(三)習慣養成法
著名教育學家葉聖陶曾經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其實家庭教育并沒有給孩子帶來過多的知識性,文化性的東西,家庭全部的任務可以歸結為一點,就是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生活習慣、衛生習慣、道德習慣、學習習慣等。
可能很多父母對于培養孩子習慣沒有特别行之有效的好辦法,我們可以從以下兩點去做。
第一,為孩子制定一定的行為規則。我們知道自制力很重要,但是在孩子小時候自制力是非常差的,非常容易受到外界不利環境的影響,我們适當的為孩子提供規則和要求,讓他們自己體驗遵守規則帶來的喜悅,慢慢的他就會自發的形成良好的習慣。
第二,習慣要反複去讓孩子實踐。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記憶遺忘曲線告訴我們,遺忘是有規律的,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并且遺忘的進程并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很快,以後逐漸緩慢。所以我們也應該遵循這一規律去反複讓孩子去實踐,促使孩子不斷鞏固良好習慣。
(四)說理教育法
說理,即給孩子講道理,可能在我們看來給孩子說理太抽象,但是我們可以把理和景結合起來,變成孩子喜歡的,樂于傾聽的方式去進行。這樣可以使孩子明确行事标準,正确辨别是非曲直。
(五)實踐探索法
在家庭中,引導、鼓勵孩子參與豐富多彩的有益的實踐活動,讓孩子自己融入到周圍的環境,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發現,讓他自己去構建自己的思想體系。
家庭教育的地位是沒有一種教育可以去替代的。
我們看《都挺好》,蘇大強比較懼怕蘇明玉,為什麼呢?他自己說過總覺得蘇明玉像她媽媽,我們知道蘇明玉在内心是讨厭她媽媽的,甚至可以用憎恨形容,自然來說是不會刻意去學習她媽媽的行為的,但是生活的環境就是這樣,每天接觸的母親,給她的影響在不知不覺中就形成了,就連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上有自己讨厭的樣子。
再看最近的《小歡喜》,方一凡家庭環境是輕松的,愉悅的,父母并沒有給他太多的限制,所以我們看到的方一凡性格方面最開朗,活的最輕松。
這些都在告訴我們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所占據的位置是極其重要的,對人的影響是不可磨滅的。
回想下我們自己,言行舉止有沒有自己父母的影子。
做好孩子的教育,第一步就在我們自己,别把責任歸結到學校,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