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畢業的校長?文 | 郭英劍(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哈佛大學畢業的校長?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哈佛大學畢業的校長
文 | 郭英劍(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6月8日,哈佛大學校長巴科突然宣布将于明年6月卸任校長一職。消息一出,震驚了整個哈佛校園。
而事實上,巴科并不是美國高校中唯一一位宣布明年離任的校長。今明兩年,至少有6位美國知名高校的校長将要離任,八所“常青藤”盟校中,至少有一半要換校長。如此多的高校幾乎同時進入校長換屆期,引起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
哈佛校長突然宣布明年卸任6月8日,巴科以《我的計劃》(My Plans)為題,給全校師生員工寫了一封信。信中,他出人意料地提出自己打算在明年,即2023年6月30日卸任校長一職。這一消息讓該校師生感到十分突然。
該校師生對于巴科的離職消息感到驚訝,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其任期很短。哈佛校長的任期一般都比較長。而對巴科來說,加上其曾在哈佛最高管理層——校董事會的任職時間,他為哈佛工作的時長雖達到了12年,但他擔任校長卻隻有短短4年時間。
要知道,巴科的前任福斯特校長2007年上任,直至2018年才卸任,任期11年,這屬于正常任期。而巴科到明年離任時,任期僅有5年,與本世紀初因為言論不當而不得不辭職的哈佛原校長薩默斯的任期一樣。由此,這兩人并列成為現代哈佛大學曆史上任職時間最短的校長。
第二,未說明緣由。在巴科的離任信中,他并沒有提及卸任的具體緣由。他在信中隻是表示,放棄這樣一份好工作從來沒有恰當的時機,但對自己來說,當下的決定是正确的選擇。
第三,對他的評價很高。在哈佛校報的采訪中,大家對于巴科4年來的工作評價很高,尤其是對于他帶領哈佛應對新冠疫情所帶來的困難與挑戰,大多數受訪者均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此外,對于他聯手麻省理工學院抗衡并反對此前特朗普政府針對國際學生的政策,大家也表示印象深刻。
事實上,對于巴科任内的諸多政策,大家都給予了高度評價。
2018年,年屆70歲的巴科被選為哈佛大學第29任校長。4年中,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包括哈佛在内的所有高校都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沖擊。而巴科帶領這所世界頂尖高校迎難而上,革新了因疫情而徹底改變的大學運營模式,也順利度過了特朗普政府後期所引發的政治動蕩期,并在國家層面倡導了高等教育的正确方向與道路。
他是“一位熟練的水手”在巴科宣布卸任的同時,哈佛董事會也發表告全校書,一方面确認巴科即将卸任的消息,另一方面也對他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在這個充滿挑戰和變化的時代,哈佛不可能要求一位更好、更有智慧、更有思想、更敬業、更有經驗和更為人道的領導者了。
對自己這4年來的工作,巴科自己總結說,“通過我們集體的努力,找到了度過新冠疫情大流行時期的新道路。通過各種變革和措施,我們以各種方式使哈佛變得更好、更強大。”
在公告信中,哈佛董事會将巴科稱為“一位熟練的水手”,認為他在這個動蕩的時代,穩穩地掌握着舵柄,為幫助哈佛不斷壯大作出了非凡的努力和貢獻。
公告信着重評價了巴科4年來高水平的領導力,強調他作為領導者的品格和所兌現的承諾,使他在這個極具挑戰性的時期成為了一位傑出的“掌門人”。
公告信稱,巴科帶領哈佛度過了前所未有的公共衛生危機,通過不懈的努力,使哈佛的教育、研究和服務等核心活動在難以想象的條件下向前發展;他将注意力集中在哈佛如何更好地整合資源來塑造新的學術前沿,并幫助應對世界上一些最複雜、最重要的問題;他鼓勵教育創新,并尋求擴大哈佛教育資源的影響力,不僅使校園内的學習者受益,也使其他學習者獲益。
他呼籲哈佛變得更具包容性,将多樣性視為卓越的源泉,并正視很多現實問題;他一直強調人員和思想跨界流動的重要性——無論是在哈佛的學院和系部之間,還是在更廣闊的世界中跨越國界;他敦促所有人考慮,在整個社會普遍存在分歧和不和諧的時代,像哈佛這樣的大學應如何樹立榜樣,鼓勵不同觀點的人就一些分歧嚴重的問題進行坦誠、相互尊重的讨論。
他一直在追問,哈佛該如何增強自身實力,哈佛的學術和人力資源該如何為世界變得更美好作出貢獻;他通過自己的行動幫助哈佛的每個人思考,如何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更偉大的事業中。
換屆高峰期來臨巴科并不是美國高校中唯一一位宣布明年離任的校長。事實上,美國很多高校都進入了校長換屆期。
今明兩年,至少有6位美國知名高校的校長即将離任。除哈佛外,還有賓夕法尼亞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塔夫茨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也就是說,八所“常青藤”盟校中,至少有一半要換校長。
賓夕法尼亞大學校長古特曼已經于今年2月辭去校長之職,并接受了美國總統拜登的任命,擔任美國駐德國大使。2004年,古特曼在普林斯頓大學教務長的任上被遴選為賓大校長。從那時開始到2022年,她的任期長達18年,這使她成為了賓夕法尼亞大學曆史上任期最長的校長。
達特茅斯學院院長漢龍在今年1月25日宣布,将于2023年6月卸任校長之職。他2013年上任,到明年剛好10年。
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博林格爾在今年4月14日宣布,将于2023年6月卸任校長之職。他2002年上任,擔任校長之職長達21年之久。這使他不僅成為了八所“常青藤”盟校中任期最長的校長,也成為美國曆史上任期最長的校長。
2月20日,麻省理工學院校長雷夫宣布,将于2022年年底卸任校長一職。他是2012年履新校長崗位的,到今年整整10年。
2月14日,與哈佛、麻省理工學院同城的塔夫茨大學校長莫納克宣布,将于2023年夏卸任校長之職。他從2011年擔任校長一職,到明年離任剛好12年。
除此之外,美國還有不少高校的校長在今年宣布即将卸任。
6月10日,普渡大學董事會宣布,華裔學者蔣濛将接替于2023年1月離任、已擔任該校校長10年之久的丹尼爾斯。蔣濛是該校現任工程學院院長兼戰略計劃執行副校長。此次任命使蔣濛成為極少數擔任美國大學掌舵人的華裔學者。
與此同時,阿默斯特學院、伍斯特理工學院和伊曼紐爾學院的校長也都宣布他們将在未來幾個月内卸任。
緣何同步進入換屆期美國高校具有相當的自主性,校長并無任期要求。但今年以來,如此多的高校幾乎同時進入校長換屆期,還是引起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大家普遍認為,造成今年大學校長頻繁換人的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是持續至今的新冠疫情大流行。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對全世界的高等教育産生了巨大沖擊。當它剛剛出現時,誰也沒料到它會一直持續至今,這遠超人們的想象與預期。俄亥俄大學前校長麥克戴維斯現在領導着一個高等教育的獵頭公司。他表示,新冠大流行所帶來的挑戰導緻大學校長離任的時間比最初的預計要早。這被普遍認為是大學校長大規模外流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政治格局的動蕩。自特朗普下台、拜登總統上任以來,美國社會各界在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存在着嚴重的撕裂現象。社會危機不斷湧現,自然也對高校産生重大影響,特别給高校管理層帶來了巨大挑戰。
再次是個人承受巨大的壓力。由于疫情持續不斷,政治風雲變幻,社會危機頻現,這給那些領導着成千上萬人的大學校長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與身體健康的威脅。
早在去年9月,美國媒體就曾報道有超過20所高校校長的新冠檢測結果呈陽性。
其中就包括哈佛大學校長巴科、佛羅裡達州立大學校長斯拉舍爾,以及羅格斯大學校長豪洛維。在麥克戴維斯看來,就人們所承受的壓力而言,過去這兩年多的高等教育,抵得上三到五年的時間。因此,許多原計劃再任職幾年的大學校長,都走到了決定卸任的地步。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全國性的趨勢。
最後,年齡因素不可忽視。美國教育委員會在2017年的一個研究報告中指出,大學校長的年齡要比五年前的同行“年紀大一些”。因此,當時該報告就預測,大學校長的職位将在未來幾年内出現頻繁換人的現象。
應該說,大學校長頻繁換人,管理隊伍發生變化,自然會對高校産生巨大的影響,但也會給高校發展帶來新機遇。
校長的人選是一所大學的标志,但大學本身總是會超越校長這一個體。因此,校長換屆是一個分界點,标志着一個新時代的開始,而大學本身所具有的超強的自我維持能力,也會讓它繼續朝着正确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