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仁杏?”
“嗯?”
“依你看,徭與役該是什麼含義?”
“原地的勞作是傜,流放或遠征為役。”
“區别在哪呢?”
“斷氣的約定俗成與連貫的文化内核,不一碼,——前者是規矩或規則。”
“‘斷氣’又是指啥呢?”
“不顧根本,單據主觀的任性随意。”
“噢——……诶,約定俗成有沒有可能成為未來的文化?”
“有可能。”
“那你這說法豈不是自相矛盾?”
“矛和盾是一家的,又忘了,噷噷噷噷。”
“哦對對對對,有矛盾卻不沖突,絕對真理!”
“沒錯。”
“隻是…我想知道如何使用……”
“就拿文字的釋義來說,古代造字、用字的六書法即象形、會意、形聲、指示、轉注與假借,如今不可亂使了,但引申不出意外地會成為将來豐富文化的方式或手段。”
“約定俗成的解釋相當于文字的引申義?”
“對。倘若約定俗成能夠自成一體,就會被吸收作文化。”
“隻是在出現的時候,判斷不了是否能夠自成一體,不可不交給時間去驗證。”
“正确。”
“保護好百花共放的狀态,方向定在發展上就行了!”
“能不能給我留兩句?”
“哈哈哈哈,行行行,你說兩句!”
“呃…我同意……”
“被我說完了?不好意思,呵呵呵呵呵呵呵……”
“沒有。”
“哦?”
“文化内核是指什麼?”
“是嚎,我尚不明白……”
“根本與方向就是文化内核,——不需要區分古今中外。”
“我先理一理,琢磨琢磨。”
“想搞清楚,不難,把握、拿捏因果與邏輯就可以。”
“謝謝!”
“再會再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