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去世後,因其子周成王尚在襁褓之中,武王之弟周公恐天下聽聞武王駕崩而叛亂,“乃踐阼代成王攝行政當國”,成王與周公這對君臣組合留下佳話。千年後,漢武帝令宮中畫師作畫《周公輔成王朝諸侯圖》,将其賜給霍光,幾乎明示要霍光如周公一般輔佐幼帝劉弗陵。從二十餘年無一差錯到手執帝國最高權力,生前令皇帝都要望其項背,死後更是為曆代漢帝尊奉祭祀,霍光是怎麼一步步走上巅峰的呢?
一、強大外戚,如履薄冰
誰能想到,不過是歌女的衛子夫竟然能夠入漢武帝的眼中,背有平陽侯府撐腰,加上衛青、霍去病戰功赫赫,在漢武帝的有心提拔下,衛、霍二族搖身一變成為西漢數一數二的大家族。霍光正是在衛、霍崛起之時随兄長來到帝都,并見到了傳奇皇帝——漢武帝劉啟。然而皇帝的寵幸終有一天會消散,霍去病、衛青的相繼離世,皇後衛子夫朱顔辭鏡,風光無限的衛、霍二族走向滑坡。漢武帝在位末年,發生了震驚朝野的巫蠱之禍,太子劉據、皇後衛子夫、衛青之子衛伉等人受到牽連而死,衛氏在朝中的勢力“悉滅”。
在哥哥的推薦下,十餘歲的霍光先任郎官,随後遷任各曹官、侍中等。與日漸驕奢的衛氏族人不同,僅有哥哥撐門面的霍光可不敢學習權貴子弟那般飛鷹走犬,官海沉浮多年的他靠着過人的堅韌先後出任奉車都尉、光祿大夫等職。伴君如伴虎二十餘年,霍光未嘗出現一次錯誤,加上霍去病英年早逝,在愛屋及烏的光環作用下,霍光竟然成為衛、霍青年一輩中最受漢武帝信任和器重的人。要知道,漢武帝的丞相可是先後換過十餘位,且大部分沒有好下場,而且巫蠱之禍可是和衛氏有直接關系,同氣連枝的霍光竟然屹立不倒,還一躍成為輔政大臣之一,這就很耐人尋味了。
二、托孤重臣,深谙世故
巫蠱之禍的影響太大了,盛極一時的衛氏勢力被悉數摧毀,就連下一任帝國繼承人的選擇都成為了問題,漢武帝二子劉闳慈惠仁德而短壽,三子劉旦直言請求太子之位而被駁斥削地,四子劉胥沒有做皇帝的實力而沒有入選,五子劉髆因為舅舅李廣利和丞相劉屈氂的謀劃失敗而失去資格,成為皇帝的好事落到了幼子劉弗陵頭上。為了避免下一個呂後幹政,漢武帝殺了劉弗陵的生母鈎弋夫人,并“召畫工圖畫周公負成王也。於是左右群臣知武帝意欲立少子也”,霍光為大司馬、大将軍,接受遺诏輔政。
在巫蠱之禍中摘得最幹淨的兩人卻迎來完全相反的結局,本能母憑子貴而更進一步的鈎弋夫人被處死,與衛氏最親密的霍光卻因禍得福,得到了邁向權臣的台階。漢武帝最後的平衡之術可謂恰到好處,欽定的四位輔政大臣的勢力都不龐大,金日磾是一位笃厚謹慎的外族人,霍光還得靠自己給衛霍撐門面,家大業大的桑弘羊同霍光是政敵,上官桀與霍光雖是親家,但也是依附後者的存在,避免了霍光一家獨大的局面。劉弗陵登基為漢昭帝後,霍光做了兩件極其重要的事,一是始終尊敬金日磾,并與之結為親家;二是摒棄前嫌向漢昭帝靠近,甚至不惜與桑弘羊、上官桀鬧翻。霍光如此深谙事故,成為他屹立三朝不倒的最大依仗。
三、侍奉幼帝,殊榮不斷
能侍奉漢武帝多年還躲過殺身之禍,霍光靠的不僅僅是謹慎,還有懂得揣摩上位的心思。霍光在拉攏隊友的同時也在刻意為自己樹立敵人,營造出“我需要陛下為我撐腰”的假象,所以在面對桑弘羊的發難時漢昭帝才會保護霍光。與霍光結仇的桑弘羊率先發難,拉攏上官桀一起向漢昭帝求情誅殺霍光。本來互為政敵的大臣相互嘴炮也沒什麼,但桑弘羊不該将燕王劉旦拉入自己的陣營,因為劉旦不僅曾經十分高調向漢武帝求太子之位,還有散播昭帝非武帝親生這類謠言的嫌疑。一邊是需要自己撐腰的股肱重臣,另一邊是篡位野心昭然若揭的皇位繼承人之一,況且此時還沒有發生過例如曹魏、西晉那樣外姓取而代之的例子,桑弘羊等人的結局可想而知。
元平元年(前74),漢昭帝病逝駕崩,霍光迎立漢武帝孫昌邑王劉賀,然而劉賀品性敗壞,于是霍光奏請太後廢黜了劉賀,改立武帝曾孫劉病已為帝。霍光接來劉病已,因為他是戾太子劉據之孫,是武帝皇後衛子夫的曾孫,二人是天然的盟友。從巫蠱之禍隐忍至今的霍光在親眼見證了皇權回到戾太子劉據和衛霍手上後,決定急流勇退,上奏歸政于帝。然而這位天子“盟友”絲毫沒有給霍光面子,哪怕“内嚴憚之,若有芒刺在背”,也要将他留下,營造一番“君臣和睦”的假象。霍光果然被迷惑住了,他繼續把持朝政,縱容自己的妻子和兒子們的胡來,結果卻是在他死後滿門被抄斬,自己連名字都無法留下來。然而霍光的功績又是何等耀眼,在國家大亂之際力挽狂瀾,寵辱不驚以安社稷,死後哀榮不斷,也算對得起他的盡忠盡責了。
若是衛青、霍去病沒有死在漢武帝之前,也許戾太子劉據能夠順利登上帝位,霍光如履薄冰的命運可能也會改變。霍光與漢昭帝相輔相成,因為兩人需要對方的助力來抵抗敵人,但換成是有親緣關系的漢宣帝後,未嘗犯錯的霍光松懈了,他卸下了自己的武裝,卻沒有意識到位高權重的自己成為皇帝的頭号大敵。不過好在漢宣帝沒有一棍子打死霍光,雖然将謀反的霍氏滿門抄斬,但他高度肯定了霍光的所作所為,霍光不僅陪葬茂陵,還得到後世尊奉祭祀。“受襁褓之托,任漢室之寄,匡國家,安社稷”,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将傾,霍光當得起如此殊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