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使用成人演員配童聲好,還是選擇适齡的小演員去配童年的角色更好?這不隻是一個選擇性的問題,也關乎對配音工作的不同理解。
每天下班回家,或雙休日上午,都是電視集中播放動畫片的時段。這種時候,不管大人們喜歡還是不喜歡,童年的味道都會撲面而來。它們似曾相識,又有些不太一樣——與一二十年前相比,不少後來制作的動畫片,比如三維版的《大頭兒子與小頭爸爸》,顯然比之前的同名老動畫片多了一點眼前這個年代特有的數碼味道。
又比如《百變馬丁》,第一季剛開始播的時候,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引進的國外動畫,因為故事的小主人公都是外國人。後來看了幾集,才發現是國産動畫,這讓人不勝感慨,聯想到20世紀80年代引進的譯制動畫《花仙子》和《三千裡尋母記》(都是日本制作、港台配音,片中的主人公都是歐美人)。國内電視業的繁榮,不僅催生了電視劇和綜藝制作的發達,也使得電視動畫片在取材和制作的眼界上,漸有追趕亞洲第一動畫片大國日本的趨勢。這無疑是市場化所起到的積極作用。
不過,雖然電視動畫片的制作取得了進步,但和記憶中那些頂級動畫片,還是存在差距的。單指配音這一項,國内動畫片目前所采取的配音,多數還是由成人配音演員來為動畫中的角色配音。這麼配音的好處是成人演員的理解力、主動性、執行力強,有助于出活兒。不足之處則是無論成人配音演員的聲音多麼富于變化,大人和童聲之間的區别還是比較顯著的。國内傳統的做法是起用女性演員用假聲來配童聲。幾十年來,雖說也先後留下了上譯丁建華配“龍子太郎”、央視李真惠配“鐵臂阿童木”、遼甯人藝李韫慧配“聰明的一休”、梁穎配“懶羊羊”等經典個例,但絕大多數情況下,成人配童聲的效果還是擺脫不了刻意和造作的硬傷。
到底是使用成人演員配童聲好,還是選擇适齡的小演員去配童年的角色更好?這不隻是一個選擇性的問題,也關乎對配音工作的不同理解。國外早年采取的方式基本上和内地一樣,也是成人配,但近年來出現的各類動畫影視作品,越來越傾向于使用與角色年齡段接近的聲線去配音。比較近的例子是央視幾年前引進的BBC益智類系列動畫片《花園寶寶》,裡面的衆多角色雖然沒有什麼台詞,隻會發一些感歎詞和叫自己的名字,但“烏希迪西”等孩子在原片裡的發音,一聽就是同齡孩子發出的,那種活潑,尤其是那種“鬧騰裡的煩人勁兒”,不是成人所能模拟的。這種真實性在吸引小觀衆方面會給動畫片加分,他們會更信服動畫片裡演的故事,而不會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去看。我們都知道,信賴感的培養——無論是對于一部動畫片,還是兒童心理成長本身,都是極其重要的。
動畫片的聲音與角色契合,從指标上細分,其實可以分成許多方面:氣質個性上、年齡段上、劇情中的心理活動上……多數優秀的成人配音演員或許能夠把握住其中幾個方面,但有些地方卻是帶有年齡時效性的。比如最近各上星頻道陸續播出的兩部以小雞為主人公的動畫片——《小雞彩虹》《萌雞小隊》,小雞們難得都選用了兒童來配音。那種幼兒和兒童聲音中特有的毛茸茸的感覺,不是任何一個成人的聲線所能抵達的。當作品需要強調這方面的屬性,起用小演員,就成了唯一正确的選擇。話說回來,又有哪個動畫中的兒童角色不需要強調年齡屬性呢,即便是那種真人和動畫一起完成的作品,像《捉妖記》,如果“胡巴”的配音不是一個孩子,而是成人模拟的孩子的聲音,那會是一件多掃興的事!
還是讓孩子的聲音回到屬于他們的形象,回到屬于他們的播放時段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