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4 月 14 日消息,據澎湃新聞報道,由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主導,多國科研團隊共同參與的首個非人靈長類動物 (猕猴) 全身器官細胞圖譜發表于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該圖譜将被用于物種進化、人類疾病以及藥物評價和篩選相關的研究,為生物醫學的發展提供基礎性的資源和工具,為疾病診療、靶向藥物開發提供助力,為人類更好地探究生命的進化提供可能。
21 世紀初,人類基因組草圖的問世為生命科學研究譜寫了一本生命“天書”,為生命的數字化提供了基礎。然而,遺傳信息是由細胞攜帶的,目前,人類對自身細胞的認識還很有限,全面解碼細胞的數字化特征将推動生命科學的研究,為生物醫學的發展提供基礎性的資源和工具。為此,研究人員将目光投向了和人的基因相似度高達 93% 的猕猴,繪制了一張猕猴的全身器官的細胞圖譜。
IT之家了解到,該研究于 4 月 13 日晚間在線發表于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題為“非人類靈長類猕猴的細胞轉錄組圖譜”( Cell transcriptomic atlas of the non-human primate Macaca fascicularis)。研究由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聯合北京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深圳國家基因庫、吉林大學、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英國劍橋大學、西班牙 ICREA 研究所、新加坡 ASTAR 等來自 6 個國家的 35 個科研團隊共同參與完成。
“這個圖譜就像一張‘地圖’,有了它就相當于有了一個探索生命細胞分辨率的高精度儀器,可以‘看到’每個器官都有哪些細胞,還可以精細到每個細胞裡具體的分子特征及與其他細胞的互作關系。”論文的第一作者、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韓磊博士介紹說,“這為我們更好地認識生命的基本結構,探究疾病和細胞的關系打下了基礎,也為疾病的精準治療提供了新的方向。”
研究團隊基于華大自主研發的單細胞建庫和測序平台對成年猕猴的 45 個器官的約 114 萬個細胞進行了單細胞測序分析,将其分成了 113 種主要的細胞類型和 463 種細胞亞類,并搭建了非人靈長類動物百萬單細胞交互式資源網站。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該圖譜,研究團隊還構建了包含新冠、乙肝、狂犬病毒等 126 種病毒易感細胞類型的病毒數據庫,這就像一本“病毒字典”,可以通過它快速查詢病毒最有可能侵染的細胞類型,同時看到該細胞類型可能分布的器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