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宋豆豆 深圳報道9月7日,平安銀行、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與羅蘭貝格聯合發布《2021中國二手車金融和生态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中國二手車市場未來五年仍将保持約10%的年化市場增速,2025年二手車交易量預計可達2340萬輛左右,中國的二手車市場仍是未來我國汽車價值鍊的高價值潛力環節。
中國二手車市場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
《報告》指出,過去我國二手車市場長期以來存在不規範、不透明的行業現象,且在稅收與二手車商品化未完善等因素的影響下,我國二手車市場整體發展緩慢。不過在供應端和消費端共同利好的影響下,未來二手車市場存在較大的發展潛力。同時,汽車行業的MADE(即移動出行、自動駕駛、數字化應用與電氣化)颠覆性變革趨勢也對二手車市場發展帶來一定影響。
一方面,汽車消費觀念的轉變和二手車市場的規範化推動着二手車市場需求的上漲,未來五年汽車消費人群中增換購比例将超過50%。另一方面,汽車保有量持續上升、機構車隊規模增長與數字化資産管理需求提升推動着二手車供應量上升。與此同時,MADE變革也将對二手車行業帶來影響,比如供應穩定、車齡較短的各類機構二手車車源增加;輔助/自動駕駛軟件叠代升級,提升二手車保值率;數字化應用帶來海量的車輛數據資産,疊加數字經濟賦能,二手車流通将更順暢透明;電氣化則加速新能源二手車交易與創新交易模式拓展。
此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曾公開表示,發達國家的二手車與新車流通量比例一般為1.5:1以上,美國、德國等更是超過兩倍,而我國二手車交易量僅僅為新車銷量43%。目前我國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2.87億輛,随着中國車市由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汽車消費中升級換購的占比逐步提高,二手車交易的需求以及市場潛力巨大。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上半年我國二手車市場呈現增長勢頭,二手車交易量達到843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52%,相比2019年同期增長也超過了22%,是近年來我國二手車市場的最好成績。目前我國二手車交易量與新車銷量的比例已經由2019年同期的0.55:1提升到0.64:1,但與成熟市場相比,中國二手車市場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
《報告》指出,我國二手車市場具有參與主體小而散、地域跨度廣且深、市場發展迅速、消費者訴求多元等顯著特征,當前我國二手車生态在供需兩端、流通環節和政策監管等環節面臨一定的挑戰。
首先在二手車車源供給方面,當前以個人車主銷售處置的車輛為主,供給整體穩定性較差、不成規模、地區差異明顯、質量參差不齊;終端需求方面,信息不對稱與交易過程複雜成為兩大核心痛點。其次,我國二手車流通環節包括車輛評估和定價、車輛整備、物流倉儲、車輛銷售、金融保險、延保維保、增值服務等各項環節均面臨相應的挑戰亟待解決。此外,我國二手車政策和監管存在管理對象分散、執行難度較高和數據互通遇阻等關鍵痛點。
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加,二手車産業鍊也面臨着新的挑戰,比如車輛保值率低、置換周期短,二手新能源充電樁産業以及智能電動車網聯數據在二手車行業的探索等均需要探索。
科技 生态助推二手車産業發展
作為提振二手車消費的重要力量,我國二手車金融也有長足的發展空間。據測算,2020年我國二手車金融滲透率(當年新增融資台數/二手車實際交易量)已達30%,相較2019年上升2%,國外成熟汽車市場該比例為50%。從結構上看,二手車貸款(含信用卡融資)占總融資筆數約78%,融資租賃占比約22%。
羅蘭貝格預計,在行業參與者與監管政策的共同推動下,我國二手車流通各環節将更加透明。到2023年,二手車金融滲透率可達38%;到2025年該數字達48%。
近年來,國内外二手車行業的參與者以消費者為中心,通過系列舉措為用戶創造價值。羅蘭貝格将其概括為“一個生态圈,一把金鑰匙”,即以消費者價值創造為目标的生态模式創新,并通過科技創新的“金鑰匙”,激活生态圈。
我國的二手車生态圈可由供需主體(車主與車源)、流通服務主體(包括車交易、車流通、車金融、車服務、車生活、賦能支持和出行等)和政策與監管主體(包括政策制定部門、金融監管部門、消費者保護部門、城市管理部門和行業協會等)三類參與者共同構成服務。
二手車生态圈的打造将滿足供需主體的核心訴求,提升流通服務主體的運行效率,并從政策與監管端協助解決行業規範化發展的痛點。
随着二手車生态圈的建立以及汽車進化為“輪子上的電腦”(Computer-on-Wheel),以“三個分離”(即“軟硬分離、人車分離、車電分離”)為特征的新型商業模式正在形成,而科技正是二手車金融相關商業模式與新型商業模式形成的關鍵動能。
羅蘭貝格汽車行業中心負責人、全球高級合夥人鄭赟表示:“到2035年,我國汽車價值鍊前端的利潤份額将從2020年的54%,下降至26%,而汽車後市場與出行業務的利潤份額将實現顯著增長。放眼未來,我國的二手車金融與生态,将有望迎來長足的發展。”
更多内容請下載21财經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