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自從天氣變暖以來,身邊人裡牙痛、口腔潰瘍、唇炎等類似的口腔類疾病越來越多。
根據中醫天人相應的思想,天氣變暖了,地下儲存的釋放出來了,人體的陽氣也在生發。
但人體是一個融融貫通的整體,有升也得有降,如果我們的陽氣生發過度,收斂不足,相火下降受阻,這樣就會在人體上部産生火熱之象。
最近我收治了一個老病人,前段時間一不小心摔傷了盆骨,手術後一直吃着活血化瘀的藥,由于心情不好,人很煩躁,幾乎每個晚上都雙眼盼天亮,有一天起床後上颚起了一個大膿疱,張嘴都會牽扯着痛,隻能一日三餐吃流食,但是腿腳不便又不能去醫院,于是家屬找到了我。
脈細數,寸脈亢,尺脈弱,舌尖紅,苔薄白,通過綜合判斷我開出了兩副引火湯。
處方:拟方引火湯加減
大熟地、鹽巴戟天、天門冬、麥門冬、五味子、茯苓、春砂仁、生石膏、 懷牛膝。
并叮囑病人親屬備好“蒙脫石散”,如果病人一天拉肚子超過三次的時候就給病人服用下去。
口腔潰瘍,即中醫的“口瘡”,它的病機可為實邪,亦可見虛火,但其本質多是火熱上沖于口舌而起,故引火下行則是治療的大方向,所以引火湯正是治療口腔潰瘍的特效藥。
引火湯解
引火湯最早見于清代陳士铎《辨證錄·咽喉痛門》,方中并無天門冬一藥,後至清代顧世澄《瘍醫大全》加入天門冬一藥,用治陰虛喉痛。
到了現代李可老中醫通過臨床使用,積累了大量的經驗,進一步豐富這個方子。
李可老中醫(1930年~2013年),是山西靈石人,李老為救危亡,殚精竭慮,探索仲景《傷寒論》六經辨證論治的理、法、方、藥;并借鑒後世百家的成功經驗,搜集了大量的針灸、救急藥方;超常破格用藥,獨闖新路,在治療急危重症疑難病上戰績卓著,人稱“霹靂大醫”,被國醫大師鄧鐵濤贊為“中醫的脊梁”。
藥物組成:熟地、鹽巴戟肉、天門冬、麥門冬各、茯苓、五味子。
現代應用時多加肉桂以實現引火歸原。李老的經驗裡如果病人素體脾胃虛弱的話,熟地用量過大易緻滑洩,就會加上姜炭,砂仁(與熟地拌搗)。
這個方子的功效正如方名所言,引火歸元,主治龍雷之火上炎。
什麼是龍雷之火?
中醫認為五髒皆有陰陽,腎為水髒,但是又寄寓命門之火,同時蘊含着元陰元陽,所以腎是水火之髒,兩者平時是平衡相處的,腎陰(腎水)有腎陽的溫煦,就不會寒冷,腎陽有腎陰的收斂才不會過亢。
這在《周易》的思想裡也有體現,“坎中虛,離中滿”,坎卦主火,離卦主水,但是水中有火,陰中有陽,火中有水,陽中有陰,這才能達到平衡狀态。
可是,如果一個人腎陰不足了,就好比水池裡面的水不足了,那麼水池裡面的龍,也就是那個腎陽,離卦中的陽,就會無所依托,于是就飛升而上。
由于肝腎同源,腎水既虧,肝失滋榮,肝中所寄雷火,勢必随腎中龍火上燔,而成燎原之勢,這就叫龍雷之火上炎。
就像開頭的病人一樣,病人年齡偏大,腎精虧損,又過食活血化瘀之品,活血就會耗血,進一步傷陰,又因為心情抑郁失眠,陰陽氣、榮衛氣不能相交,所以陰不斂陽,陽氣上亢于頭面齒龈部,形成癰膿。
所謂急則治其标,故我選用大劑量引火湯兩劑,加砂仁顧護胃氣,牛膝引火下行,取玉女煎之意,先求病者解除痛苦。
除了上述病證以外,火不歸元還有以下表現:
①頭面五官赤痛:證見頭痛、頭量、面赤像喝醉酒了一樣、耳鳴像海邊潮水、鼻衄、咽痛如火燒、舌尖出血、口舌生瘡,齒痛、牙肉浮、目赤、白睛溢血(眼底出血)、心悸暴喘等。
②火熱上攻:病人可能會說熱勢如潮水,或由腳底,或由臍下,上攻頭面,或者是手心腳心的發熱。
③在下的沉寒:下寒常見膝冷、尿頻尿多,口不渴,還見腰背困重、足膝酸軟等腎虛之證。
④舌紅無苔,脈洪大無根,或細數。
解析
方用熟地為君藥,大補其腎水,直接往水池裡降一場雨,麥冬、五味子為佐,滋養肺金,金水相生,金為腎之母,不單隻給水池裡加水,更為水池裡引入更多水源,子母同時得到補足,水旺足以制火矣。
又加入巴戟天之溫,溫腎中之水,讓熟地不至于太過寒涼,則水火既濟,水趨下,而火已有不得不随之勢,更增之茯苓之利導趨向下焦,則水火同趨,共會于腎宮。
巴戟天的使用,好比有琴瑟之和諧矣,引火歸元又何須使用肉桂、附子呢?
雖然桂附都是引火歸原之聖藥,但為什麼棄而不用,是因為虛火上炎這種病,是因為水之不足,導緻火氣沸騰。
如果補水之餘仍用大熱之藥,即使引火于一時,但是無形之中也消耗了津液,所以引火湯不用桂附而用巴戟天,取其能引火而又能補水,就沒有了再傷腎水的擔心,而腎經薰行于咽喉,咽喉之病宜清不宜溫,此巴戟天所以勝桂附也。
▋那怎麼判斷這個在上的火是不是虛火呢?
李可老中醫認為龍雷之火屬于髒腑内生的虛火,與六淫外邪實火大不相同。有以下5點,可資鑒别:
1.上盛下虛:雙膝獨冷,上下溫度如常,獨膝蓋部其冷如冰。
2.火勢兇猛:來勢暴急跋扈,如迅雷閃電,頃刻生變,外感多漸變,火不歸元多突變;
3.季節發病:火勢的強弱,随陰陽盛衰之年節律、日節律演變,體現明顯天人相應的規律,如冬至陽生則病,春令陽升轉重,夏至陰生漸緩,太陽一出來疾病就發作,中午病甚,傍晚病緩,入夜自愈;這也與《黃帝内經》記載的“旦慧晝安,夕佳夜甚”不謀而合。
4.火性上亢:熱勢轟轟,或由腳底,或由臍下,上攻頭面;
5.下元的虛衰:尿多,渴喜熱飲,腰酸膝軟,畏寒怕冷等腎陽虛之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