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9 16:43 | 衢州發布
俗話說,茶七酒八。茶倒七分,是對生活的一種分寸上的把握。浮生若茶,歲月靜好。
頭春茶曆來受衆人矚目,不僅是因為它的茶香,還蘊含着茶産地春天的芬芳和柔情。茶香氤氲裡閉上眼,仿佛一切美好觸手可及。
聽說,春天與衢州好茶更配哦!陽春三月,帶你在衢州找一杯好茶。
開化龍頂茶
錢江源頭水,開化龍頂茶
早春的這一抹鮮綠
從萌芽、生長、待到采摘、精制
就這樣不早不晚地抵達你我的面前
春雨綿綿,茶芽萌發。3月初,開化縣若雲茶葉基地的不少龍頂春芽穿着細細的 “白毛衣”,已經“露白”。
龍頂茶園
開化縣茶産業辦副主任、高級農藝師餘書平說,由于前期氣溫偏低,今年開化縣龍頂春茶萌發偏晚。3月7日左右可以少量采摘,中旬大量上市。
禦玺風情茶園
開化龍頂茶,是高山雲霧綠茶中的珍品。其産地開化,浙江省母親河——錢塘江的源頭,森林覆蓋率達80.4%,素有中國“亞馬遜雨林”和“浙西林海”之稱,是全國生态環境最優良的9個地區之一,有“萬畝森林秀大龍”之稱。
開化龍頂制茶工藝沿襲傳統,已列入浙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有攤青、殺青、揉撚、理條、初烘、提毫、提香和烘幹等多道工序。
開化龍頂新茶鮮醇回甘,蘭香馥郁,沖泡後,聞之幽香,品之醉人,更可見其芽尖浮沉有序,似金槍直立,片片樹立杯中,宛若森林,頗顯青山綠水的雅趣。
錢江源頭好水配上開化龍頂新茶,這杯茶,贊不贊?
江山綠牡丹
3月5日,江山春茶開采了
曆經盛夏、深秋、嚴冬,幾陣春風,
茶樹枝頭的萌芽預告
江山又将飄出縷縷茶香
一年的等待,即将等來春天裡的第一杯綠牡丹,那鮮翠欲滴,那鮮醇甘爽,最能喚醒記憶深處的鄉愁鄉味。
江山綠牡丹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江山綠牡丹茶曾名仙霞山茶、仙霞化龍茶,始制于唐代。北宋時期,仙霞山區所産之茶已成為江南名茶之一。
據《江山縣志》記載,大詩人蘇東坡在杭州任太守時,同僚毛滂(江山人)曾以仙霞山茶相贈,蘇東坡在《答毛澤民書》雲:“寄示奇茗極精,而豐南來未始得也,亦時複有山僧逸民可與同嘗,此外,但緘而藏之”。
蘇東坡詩友毛正仲(江山人)亦遺以仙霞山茶,蘇東坡賦詩《謝贈仙霞山茶》緻謝。大文豪蘇東坡先生的詩、書說明,仙霞山茶在宋代元祐年間(1086—1094)已是“色、香、味”俱佳的“三絕”珍茗了。
到明代,江山綠牡丹茶更是揚名天下,列為貢品。
相傳明代正德皇帝(公元1506~1521年)朱厚照巡視江南時,途經仙霞關,品嘗了“仙霞山茶”後贊不絕口,當即賜名為“綠茗”,并指定為禦茶。
生于天地之間,采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江山綠牡丹一般在2月底至3月初開采。
在初春采摘下最新鮮的茶葉後,最重要的炒茶環節開始了。綠牡丹炒制工藝主要分攤青→殺青→揉撚→初烘→理條→複烘→足幹(提香)等工序。
傳統的十字訣是火、炒、扇、抖、推、拉、烤、涼、烘、焙。一人炒制、一人搖扇,是江山綠牡丹茶傳統炒制特點。
在各道加工工序過程中利用扇風,迅速降低殺青葉、初烘葉、複烘葉的葉溫,加速水分的蒸發,減少茶多酚等内含成份在濕熱條件下繼續氧化,是保證牡丹茶色澤格外翠綠、香氣清鮮的關鍵技術措施。
江山綠牡丹茶屬細嫩名優綠茶,選用透明玻璃杯或白瓷杯泡茶為宜,而且無須用蓋,這樣一則增加透明度,便于人們賞茶觀色;二則以防嫩茶泡熟,失去鮮嫩色澤和清香滋味。
連蘇東坡都贊不絕口的好茶,你不想來一杯嗎?
龍遊黃茶
陽春三月的羅家
青山連綿,綠意盎然
在清新怡人的茶園
汲來泉水烹新茗,買盡青山當畫屏
沖走滾滾紅塵的浮躁與煩惱
3月14日,“龍遊黃茶産業化發展三年行動動員部署會”召開,《龍遊縣加快龍遊黃茶産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清新出台。
到2020年末,龍遊要按照茶旅一體化要求,創建或提升5個美麗茶園,謀劃建設1個茶業綜合體。三年擴種中黃3号面積1.5萬畝以上年産量達到240噸,産值達到1.5億元。
中黃3号是在龍遊縣羅家鄉發現的珍稀黃化變異茶樹品種。1999年,“中黃3号”的野生母本被發現,經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檢測,綠茶品質最重要成分之一的氨基酸含量特别高,達到10.4%,是一般品種的2倍以上,制成的幹茶——龍遊黃茶色澤金黃,滋味鮮爽、香氣濃郁。
龍遊黃茶産自海拔八百多米的龍遊縣羅家鄉聖堂山上,這裡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地處神奇的北緯30度附近,這裡四季分明,雨水豐沛,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常年雲霧萦繞,空氣溫和濕潤,境内山青水秀,十分适宜茶葉的生長,汲山水之靈氣,取天地之精華,一方水土養一方茶,這樣的環境産出的龍遊黃茶品質是不言而喻的。
關于黃茶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元朝末年,朱元璋率兵攻打金華府,吃了敗戰,負傷後在“三疊岩” 避禍。因傷病發作,饑寒交迫,支撐不住倒在一戶人家的檐下。善良的山民發現奄奄一息的朱元璋,趕緊将他擡入家中,用山泉水泡黃茶,喂入朱元璋的口中。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後,仍念念不忘聖堂山的茶葉救了他的性命,為此将産自聖堂山的黃茶禦封為“聖堂仙茶”,并列為朝庭貢品,加上當時遍布全國各地的“龍遊商幫” 的運銷,一時名聞遐迩。
黃茶的炒制絕對是技術含量最高的工序,茶的品質與這道工序休戚相關。明前茶因葉嫩量少,一般采用手工炒制,茶青從茶園采摘後,直接殺青、揉撚、造型、烘焙而成。
更為一絕的是用富含硒、鈣、鎂、鉀等天然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山泉水沖泡的黃茶,湯色微黃清明,滋味醇厚濃郁,一杯在手,香透齒舌,味沁胸腑,回甘綿長。
“‘中黃三号’是百姓發現的土生土長的茶種,在衢州好山好水的孕育下,從野丫頭長成了公主。
常山銀毫
好茶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綿延的細雨過後
常山何家鄉黃岡村的茶葉基地
忙碌的身影也多了起來
采茶工人開始采摘今年的新茶
百畝茶山面對着山塘水庫,周邊群山連綿。放眼望去,山上的茶園一片翠綠,令人覺得賞心悅目。仔細一看,茶園裡很多葉腋、茶梢頭都冒出了新芽。
常山黃崗山生态環境優美,空氣清新宜人,物種豐富,以瀑布和坐落于山頂的黃崗寺而得名。
現在采摘的茶葉屬于“明前茶”,也就是清明節前的茶葉。這樣的茶葉受蟲害侵擾少,芽葉細嫩、葉片緊實、色翠香幽,是茶中佳品。同時,由于清明前氣溫普遍較低,茶葉生長速度較慢,發芽數量有限,能達到采摘标準的茶葉産量就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貴如金”之說。
說起常山的名茶,就不能不說常山銀毫。常山銀毫形狀細緊圓直,顔色翠綠顯毫,香氣馥郁持久,湯色嫩綠明亮,滋味鮮醇爽口,葉底細嫩成朵。不僅口感極佳,品相也很不錯,頗受資深茶友的推崇。
當然,衢州的好茶遠不止這些。衢州擁有1800多年建城史的國家曆史文化名城,茶葉種植曆史悠久,起于唐、盛于宋,有着1200多年産茶史,像羅洋曲毫、龍遊方山茶等都非常有名。
龍遊方山茶明代列入朝廷貢品,“方山古刹白雲隈,紫茁蒙牙發石塔。忽遇道人天外至,幽香移入小壺來。”說的就是方山茶。衢江區烏溪江一帶盛産三茶,其主要品種有白毛尖、龍井茶、衢州玉露、苦丁茶、野菊茶等,其中“九龍神針”名榮已由省立項。此外,龍遊茗皇天然植物制品公司專業從事紅茶、綠茶、烏龍茶、花茶、普洱茶、磚茶等各種速溶茶有研究開發,年産速溶茶500噸,是中國最早實現速溶茶工業現代化生産和規模最大的速溶茶專業生産企業。
過去,茶一旦出了“名”,就經常會被當做古董珍寶來“炒”,導緻名茶貴族化、奢侈化。“尋常百姓難以消費,工薪消費者更是消費不起。”
一方水土,一方茶,好山配好水,好水配好茶。衢州這杯好茶,細細品之,回味甘甜。
(原标題《聽說,春天與衢州好茶更配哦!走,帶你找“茶”去》。編輯 徐蕾)
,